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尾 闾 痛

201.尾 闾 痛

  尾闾上连腰脊,下接尾骨,尾闾部位的疼痛称尾阊痛或尾骶痛。<灵枢。骨度)篇称尾闾为“尾骶”。《素问。刺腰痛篇》称尾闾为“尻”或“尾尻”。尾阊痛与腰痛关系较为密切,因腰痛而牵掣尾阊痛,或因尾闾痛而掣及腰痛,临床则称为腰尻痛或腰骶痛。
  常见证候    
  血瘀气滞尾阊痛:有明显挫伤史,尾闾部剧痛,疼痛掣及腰部,功能活动障碍,不能俯仰转动,行走步履困难,不能平卧及翻身。并多伴有大便秘结,食欲减退,舌黯,
脉紧。.
  肾气亏虚尾阊痛:疼痛症状较轻,不影响功能活动,多有尾闾部酸楚不适感,因损伤而诱发者,症状较明显,疼痛以骶部为甚,或有遗尿,舌淡胖,脉沉细弱。

  血瘀气滞尾闾痛常见于中年体胖的妇女,有明显的跌扑挫伤史,起病突然而疼痛剧烈,尾闾部尤其是尾部压痛明显,急性期,瘀血内聚,不但疼痛剧烈,而且疼痛持续时间较长,这是因为挫伤时尾骨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骨折的缘故。多伴有大便秘结。治疗以活血祛瘀止痛通便为主,可用鸡鸣散,

   鸡  鸣  散
槟榔7枚 橘红30克 木瓜30克 吴茱萸9克 苏叶9克 桔梗15克 生姜15克 
1.若见自汗恶风,脉浮缓,属风湿偏盛者,加桂枝、防风以祛风胜湿;
2.若见无汗身痛,脉沉迟者,属寒湿偏盛宜加肉桂、附子以温散寒湿;
3.若脚气冲心,胸闷,泛恶者,可去紫苏、陈皮、桔梗之升散,加用肉桂、沉香、附子、制半夏以温散寒湿,降其逆气。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卷1)
    [组成]  槟榔七枚(15g)  陈皮  木瓜各一两(各12g)  吴茱萸二钱(3g)  紫
苏茎叶三钱(4g)  桔梗半两(6g)  生姜和皮半两(6g)
    [用法]  上为粗末,分作八服。隔宿用水三大碗,慢火煎,留一碗半,去滓;用水
二碗,煎滓取一小碗。两次以煎相和,安顿床头,次日五更分二三服。只是冷服,冬月
略温亦得,服了用饼饵压下。如服不尽,留次日渐渐吃亦可。服此药至天明,大便当下
一碗许黑粪水,即是肾家感寒湿毒气下来也。至早饭前后,痛住肿消,但只是放迟迟吃
物,候药力过。此药不是宣药,并无所忌。
  [功用]  行气降浊,宣化寒湿。
  [主治]
    1.湿脚气。足胫肿重无力,麻木冷痛,行动不便,或挛急上冲,甚至胸闷泛恶。
    2.风湿流注。发热恶寒,脚足痛不可忍,筋脉浮肿。
    [临床运用]    ,
    1。证治要点  运用本方以足胫肿大重着,麻木冷痛为辨证要点。    .
    2.加减法  若见自汗恶风,脉浮缓,属风湿偏盛者,加桂枝、防风以祛风胜湿;
若见无汗身痛,脉沉迟者,属寒湿偏盛,宜加肉桂、附子以温散寒湿;若脚气冲心,胸
闷,泛恶者,可去紫苏、陈皮、桔梗之升散,加用肉桂、沉香、附子、制半夏以温散寒湿,降其逆气。
    3。现代常用于治疗膝关节疼痛、水肿,丝虫病所致的象皮肿,慢性肾炎等而见上述症状者。
    [使用注意]
    1.干脚气以及湿热脚气不宜使用本方。
    2.服本方后泻黑粪水,乃槟榔之力。《本草纲目》卷31记载:槟榔能“治大小便
气秘”。因其有缓泻通便的作用,用量稍重即可引起腹泻,故脾虚便溏者,又当慎用。
    [源流发展]  本方出自《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又称为《集验方》,是指书中所载之
方多为选录各家验方,及来自民间的验方。朱氏在原书注明本方为“淮头老兵方”,说
明是来自民间,而非朱氏本人所制。追本溯源,唐.王焘《外台秘要》卷19脚气门中载
唐诗中治脚气攻心方,其药物组成与本方相比,仅差一味桔梗,唯无方名。由此说明,
后世所录的鸡鸣散,实从此方化裁而来。清代王子接指出:“《经》以脚气名厥,汉名缓
风,宋、齐后始名脚气,按前贤论,皆由风寒暑湿乘虚袭人三阴经,宜急为重剂以治
之。《外台》疗脚气,惟唐诗中方为最验”(《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中)。明代王肯堂《证
治准绳.类方》卷4亦载有鸡鸣散,其组成与朱氏方基本相同,只是方中吴茱萸的用量
比朱氏方重一钱,王氏在文中指出:“上哎咀,只作一遍煎,用水三大碗,慢火煎至一碗
半,去滓,再入水二碗煎滓,取一小碗,两次药汁相和,安置床头,次日五更分作三、
五服。”显然与朱氏用量不同,有八倍之差,补充了朱氏用量的不足。现代临床上更扩
大了本方的治疗范围,用其加减治疗五更泄、丝虫病象皮肿、水肿、膝关节肿痛等属寒
湿所致者,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

严重者用桃仁承气汤或大成汤。急性期后。

桃核承气汤
桃仁8.5克 大黄12克 桂枝6克 炙甘草6克 芒硝6克 
1.若用于跌打损伤,瘀血留滞,疼痛不能转侧者,可加赤芍、当归尾、红花、苏木以活血祛瘀止痛;
2.月经不调或经闭属实者,可加当归、红花以活血调经;
3.用于内火热上工攻之目赤、齿痛、头痛、吐衄等,可加黄芩、黄连、栀子以泻火解毒。
    (《伤寒论》)
    [别名]  桃仁承气汤(《伤寒括要》,录自《医方类聚》卷54)。
    [组成]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12g)  桂枝去皮二两(6g)  大黄四两(12g)  甘草炙
二两(6g)  芒硝二两(6g)
    [用法]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
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功用]  破血下瘀。
  [主治]  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甚则谵语烦躁,其人如狂,至夜发
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等。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应用本方,不论何处的瘀血证,只要具备瘀热互结这一病机,均可
加减治疗。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若用于跌打损伤,瘀血留滞,疼痛不能转侧者,可加赤芍、当归尾、
红花、苏木以活血祛瘀止痛;月经不调或经闭属实证者,可加当归、红花以活血调经;
用于内火热上攻之目赤、齿痛、头痛、吐衄等,可加黄芩、黄连、栀子以泻火解毒。
    3.现代临床应用本方治疗的疾病  涉及各科、多系统,有数十种之多。如精神分
裂症,反应性精神病,癔病;跌打损伤,各种外伤肿痛,早期胸腰椎骨折,脑震荡后遗
症;血管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坐骨神经痛,高血压病,动脉硬化,蛛网膜下腔出
血;前列腺肥大,单纯性前列腺炎,肾、输尿管、膀胱结石,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手术后尿潴留,血淋,糖尿病;肠结核,粘连性肠梗阻,痉挛性便秘,弛缓性便秘;雀
斑,湿疹,青年痤疮,冻疮,荨麻疹;盆腔炎,附件炎,继发性不孕症,子宫内膜炎,
宫外孕,葡萄胎,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痛经,闭经,阴道血肿,产后恶露不
下,产后血栓性静脉炎;慢性轴性视神经炎,中心性视网膜炎,水泡性结膜炎,虹膜
炎,眼底出血等。
    [使用注意]    ‘
    1.如表证未解者,当先解其表,而后再用本方。
    2.本方功能破血下瘀,对孕妇忌用。

大成汤
别名大承气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处方大黄120克 川芒消 甘草 陈皮 红花 当归 苏木 本通各6O克 枳壳120克 厚朴少许
制法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主受伤甚重,瘀血不散,腹肚膨胀,大小便不通,上攻心腹,闷乱至死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25毫升,煎10~15分钟,去滓温服。不拘时。
大小便未通者,加朴消。
注意孕妇、小儿莫服。
摘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尾闾部轻度疼痛,遇劳累寒冷则加重,可用坎离砂或寒痛乐等热敷。

坎离砂
    方剂来源  现代.《中药制剂手册}。曾改名风寒砂.
    组成与用法  麻黄  归尾  附子  透骨草  红花  干姜  桂枝
  牛膝  白芷  荆芥  防风  木瓜  生艾绒  羌活  独活  铁砂
    上药各等分,用醋、水各半熬成浓汁,再将铁砂炒红后搅拌制成。用
时加醋]0—15毫升拌匀,装入布袋内,自然发热,敷在患处。
    功效与主治  功能祛风散寒止痛。主治腰腿疼痛,.风湿性关节疼痛,扭伤。    ,
    现代临床  可用于治疗腰腿痛,腰椎肥大,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疼
痛,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痠痛,肩背痛,肩关节周围炎等病症。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寒湿痹痛。方用羌活、独活,荆芥、白芷、
防风等散风祛寒,附子、干姜、桂枝、艾绒、麻黄等温经止痛,两相配伍,
共奏散寒止痛之功,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肩周、腰背酸痛,关节
疼痛,得寒加剧,得温则止,为其辨证要点。
    本品用醋拌和,宜用布包裹2层后敷于患处,以免过热,难以忍受。
局部红肿者,忌用。
 
填骨万金煎
 药物组成 生地黄
主    治 内劳少气,寒疝里急,腹中喘逆 处方来源 《千金》卷十二

药物组成编辑;
生地黄30斤(取汁),甘草1斤,阿胶1斤,肉苁蓉1斤,桑根白皮(切)8两,麦门冬2斤,干地黄2斤,石斛1斤5两,牛髓3斤,白蜜10斤,清酒4斗,麻子仁3升,大枣150枚,当归14两,干漆20两,蜀椒4两,桔梗5两,五味子5两,附子5两,干姜8两,茯苓8两,桂心8两,人参5两。
主治;内劳少气,寒疝里急,腹中喘逆,腰脊痛。
制备方法;上药先以清酒2斗6升,纳桑根白皮,麻子仁、枣胶,为刻识之,又加酒1斗4升煮,取至刻,绞去滓,纳蜜、髓、地黄汁,汤上铜器煎,纳诸药末,半日许使可丸止,大瓮盛。
用法用量;
饮吞如弹丸1枚,1日3次。若夏月暑热,煮前转味,可以蜜、地黄汁和诸药成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不知,稍加至30丸。
  肾气亏虚尾阊痛,往往是因先天不足,骶骨未能完全闭合,常因劳累或损伤而诱发,起病较缓慢而疼痛症状亦不甚剧,有的伴有遗尿,治疗平补肾气,用填骨万金煎。
  二者鉴别的要点是,血瘀气滞尾闾痛有明显挫伤史,起病突然而疼痛较剧烈;肾气亏虚尾闾痛则无明显外伤史,或因劳累或损伤而诱发,起病较缓,疼痛亦不甚剧,伴有肾气不足的遗尿。
  [文献别录]
  <张氏医通.诸痛门>:“尻乃足少阴与督脉所过之处,兼属厥阴,若肾虚者,六味丸加肉桂,不愈加鹿茸。肥人属湿痰,二陈合二妙。有因死血作痛者,当归、赤芍、牡丹、桃仁、延胡索、生牛膝、穿山甲、肉桂之类清理之,不应,加地龙、生附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归配一物,巧行血】肉桂 当归——温经...
治病常用药酒及配方全收录
【当归配一物,畅通全身血脉】1,当肉桂邂...
董洪涛教授有效药方180条
尾闾痛
100.五积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