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胃腹悸动中医辩证论治

    胃脘悸动又称心下悸动,即自觉胃脘部位跳动不安,如同脘中怀兔状。心下悸动在《伤寒论》中多处出现,凡伤寒误治或失治,水气内动,或阳气被阴邪所遏,或心血不足等皆可出现心下悸动不已,临床中单独以胃脘悸动不宁就诊者亦很多,有的病人称胃脘悸动不已,有的则称腹中跳动不安,还有的称胸脘部位跳动不已。总之,本病是以病人自觉脘腹跳动不宁为主要临床症状,有部分病人与西医的胃肠神经官能症相类似,有的则属慢性胃病的一个症状,大多经治疗后完全可恢复健康,但必须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为前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中所说的“发汗后其人其下悸动不已”,是指脐下跳动不宁,多因发汗后阳虚,水气上逆所致,治宜通阳利水,有的属功能性水饮上逆,也有的是属心脏实质性病变而出现水气凌心。治疗时要分别情况,区别对待,方不致误。
   
  【病因病机】
  
  1.脾肾阳虚,水气内动
人体水液代谢,主要由肺、脾、肾三脏相互配合完成。如三脏功能障碍,则造成水液运化失常而出现水气内停,水气内停则上犯心脏而出现心下悸动不已。

  4.心阳虚水气上逆
正常人体生理功能,水火既济,心阳潜降涵水,使肾水不上犯,而肾水内滋使心阳不潜越,使人体阴阳交泰,水火相既,从而保持阴阳之平衡。若心阳不足,不能镇水,而使水气上犯而成水气凌心,出现心下悸动不已。

  3.肝气上逆
人体气机以下行为顺,上行为逆。由于七情郁结,心情不愉快,思则气结,结则气不通,上干心脉而导致心下悸动,平其肝气,和其气血则已矣。

  4.心血不足
心主心脉,心血不足,血脉所养,则悸动不宁。如临床心血不足之病人,常称心下悸动不安,其部位或在胸膺,或在心下(胃脘),或在腹痛部,总其原因,皆为心血失养所致。补其心血,使血脉得其所养,则其悸动自平。

  【辨证施治】

  1.脾肾阳虚,水气内动
  主证:胃脘或少腹悸动,脘腹痞胀,恶心欲吐,腰酸膝软,小便不利,面足水肿,手足厥冷,苔薄白,舌质淡,脉沉小或沉弱无力。
  治法:温阳利水
  方剂:真武汤或苓桂术甘汤化裁
  加减:若水肿较甚者可加猪苓、车前子、冬瓜皮、桑皮以加强利水之功,水去则悸自止;若心悸较甚者可加枣仁、远志、龙骨以镇逆止冲;  全方均可加生姜、大枣以和营卫。

  4.心阳虚水气上逆
  主证:心下悸,欲得按始舒,或发奔豚,气从小腹上冲至心,以致心下如怀兔状,悸动不宁,面色黄白,或微水肿,舌淡,苔白滑,脉沉小。
  方剂:桂枝甘草汤合桂枝加桂汤
  加减:若冲悸较甚者可加代赭石,当归以平冲降逆;若水气较著者可加生姜、红枣、泽泻、以加强行水之功;若兼伴血瘀者可加丹参、泽兰、三七、桃仁、红花以消瘀滞。

  3.肝气上逆
  主证:腹中悸动,自觉有股气从少腹上冲至心下,发作欲死,复还止。以阵发性发作为主,伴有心下痞闷,常太息为舒,嗳气频作,苔薄白,脉弦。
  治法:平肝降冲止逆
  方剂:奔豚汤合四磨饮化裁
  加减:若气逆较甚,嗳气频作者可加代赭石、旋覆花;兼水气为患者加茯苓、白术、泽泻;若伴有心神不安者可加枣仁、龙骨、牡蛎。

  4.心血不足
  主证:心悸不宁,面色黄白少华,眼睑黄白贫血样,头昏,目眩,指甲苍白,妇女月经量多,或淋漓多日不净,舌质淡,脉濡弱。
  治法:补养心血
  方剂:归脾汤加味
  加减:若心悸动较甚者加柏子仁、丹参、琥珀、五味子;若兼血滞者可加桃仁、红花、三七、郁金;若妇女月经量多者加阿胶、旱莲草、仙鹤草。  
  

    【中药成药】
  1.金贵肾气丸(《金匮要略》)
主治 肾阳虚水气上逆,致心下悸动,水肿,小便短少,脉沉等症。
  4.柏子养心丸
主治 心血虚,心气不宁所致之心下悸动不宁,心慌,心下如有怀兔状。
  3.归脾丸
主治 心脾血虚,血不养心,心下悸动,头昏,失眠多梦,脉弱等。

    【单方验方】
  1.甘草小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甘草、小麦、大枣、煎水代茶。
   主治 功能性心下或脐下悸动不宁,汗多,失眠,而无其他器质性病变者。
  2.百合地黄汤(《金匮要略》)
   百合、生地
   主治 百合病心下或脐下悸动不宁,失眠,心神不宁者。
  
  【预防保健】
 
    此病不离寒、水、气所致病,故饮食上宜注意不吃生冷瓜果;注意个人保护,不受凉,平时多注意穿衣服,以免受凉后引起水寒内聚而发病;此外,本病与精神因素关系亦很大,因此,要做到精神开朗,少生气,使心气平和,则自无气逆上犯之奔豚病发生。
总之,此病调护最关键的方面,就是要注意保暖,不受凉和注意精神调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26 讲 水气病
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26
苓桂枣甘汤证方证标准
【水气凌心有什么症状?治法是什么?】
【针知识】针治心悸改善心功能,效果好
冬天心悸容易犯,艾灸缓解的6个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