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二章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种急性皮肤病。本病皮疹出现前常有发热、倦怠、食欲不振及局部皮肤知觉过敏、灼热、针刺样疼痛等症,然后皮肤出现红斑、水疱,簇集成群,互不融合排列成带状。皮疹常沿外围神经作带状分布,以肋间神经和三叉神经区多见,有附近淋巴结肿大。本病能自愈,愈后不复发。但可遗留局部神经痛,经久不能消失。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缠腰火丹”、“蛇串疮”或“蜘蛛疮”的范畴,治宜泻火解毒定痛。患者应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皮肤保持清洁干燥,防止继发感染,饮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忌辛辣刺激之品。

验方大全

验方一

【组成】地榆30克,紫草80克。

【用法】以上2味共研细末,再用凡士林调匀,摊于消毒纱布上,敷于脐部,再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适用于肝气郁滞、郁而化火所致的带状疱疹。  

验方二

【组成】雄黄15克,大黄15克,柏树枝50克,冰片3克,麻油适量。

【用法】将柏树枝烧灰,再与前2味共研细末,另将麻油烧沸,然后倒入药末,凉后加入冰片,搅成糊状,均匀地敷于患处,外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每日可涂药2次。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瘀。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三

【组成】龙胆草6克,柴胡6克,泽泻12克,车前子9克,木通9克,生地9克,当归尾3克,栀子9克,黄芩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功效】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适用于肝胆实火或湿热所致之带状疱疹。

验方四

【组成】雄黄加克,冰片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用时将上药用茶水调成稀糊状,局部外涂,每日2次。

【功效】清热解毒,止痛。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五

【组成】蜈蚣2条,冰片5克,醋适量。

【用法】蜈蚣用瓦片焙干,与冰片共研细末备用。用时将上药面用醋调成稀糊状,局部外涂,每日2次。

【功效】清热解毒,通络止痛。适用于带状疱疹水疱少、疼痛重者。

验方六

【组成】马齿苋30克,大青叶18克,紫草12克,败酱草15克,黄芩12克,酸枣仁12克,煅牡蛎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平肝。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七  

【组成】鲜仙人掌适量。

【用法】将鲜仙人掌去掉其表面小刺,捣泥后加适量糯米粉或面粉搅匀为糊状,敷于患处约1厘米厚,用麻纸覆盖,绷带缠裹,每日1次。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习于带状疱疹。    

验方八  

【组成】王不留行子适量。

【用法】上药焙黄研细粉,用温开水调成糊状外敷病变部位,每日2次。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九

【组成】生半夏9克,生南星12克,雄黄6克,半边莲12克,白芷12克,冰片3克。

【用法】分别研细过筛,充分混合均匀,装瓶备用。若患者局部红肿疼痛有小泡者或未溃破流水者,可用白酒将药粉调成稀糊状,用鹅毛或鸡毛蘸涂患处。若出现破溃处,一般用植物油调涂。每日用药3—4次。

【功效】解毒化瘀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十

【组成】藤黄30克,95%酒精70克。  

【用法】藤黄研末,加入95%酒精浸泡。取药液外涂患处,每日2次。注意不要过量用药,过量会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全身中毒症状。

【功效】清热解毒止痛。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十一  

【组成】青柿果1个。

【用法】取白露前后7天的青柿果榨烂浸泡于适量水中,3天后过滤取液备用。药液外涂患处,每日3次。

【功效】收敛解毒除湿。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十二

【组成】雄黄15克,冰片9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过筛,装瓶密封备用,先用温开水洗息处,后将药粉同冷开水调成膏,涂敷患处,如干痛或痒痛,用植物油调成膏擦患处,每E1擦2—3次,连续用药3天。

【功效】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十三

【组成】蜈蚣10条(切碎晒干),明雄、白芷、甘草各9克,麻油60克。

【用法】前4味药共为细末,用麻油浸一宿后外用。

【功效】解毒止痛,祛腐生肌。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十四

【组成1赤小豆30克,绿豆、黑豆、白茯苓、生薏苡仁各15克,生甘草、泽泻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利湿止痛。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十五

【组成】青黛25克,细辛、薄荷各15克,板蓝根30克。

【用法】后3味药研细过筛去杂质,与青黛混合搅匀后备用。疱疹发生发展期,将疱疹散用植物油调成糊状,敷于患处,用纱布、胶布包扎固定。疱疹恢复期,将疱疹散加凡士林调成20%膏剂敷于患处,纱布胶布包扎固定。一般病情隔日1次,严重者每日1—3次。疱疹已溃破感染者不宜。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十六  

【组成】铁锈适量。

【用法】将生铁锈刮下,用自来水浸沉淀的铁锈外敷疱疹,或将锈铁烧红,刮下铁锈,自来水调敷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十七

【组成】鲜扛板归50—100克(无鲜品时干品亦可)。

【用法】将新鲜生草捣烂加醋调成泥状,敷于患处,再用干净塑料膜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2次。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十八

【组成】新鲜仙人掌若干片,炒粳米粉、米泔水适量。

【用法】将鲜仙人掌去刺,入石臼中捣烂。再加入炒米粉、米泔水,捣和均匀使成粘胶状以备用。将制好药物敷患处,外盖油纸、绷带包扎。每隔3-4小时换药1次(或在原药上加米泔水湿润再敷亦可)。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十九

【组成】杉木炭(或松毛瓜)若干,冰片少许,麻油适量。

【用法】将杉木炭研细,加冰片用麻油调成糊状。以棉签或毛笔蘸敷患处,每隔2—3小时局部干燥即擦敷1次。

【功效】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二十

【组成】龙胆草20克,黄芩20克,金银花30克,延胡索20克,蜈蚣2条(去头足)。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儿童用量酶减。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行气止痛。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二十一

【组成】生大黄30克,鸡蛋清20克。

【用法】生大黄研细末,与鸡蛋清调成糊状。局部外涂。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二十二

【组成】石灰30克,50%酒精100克。

【用法】将石灰浸入盛有50%酒精100克之瓶内,密贮24小时,使用时振荡摇匀,外敷患处,每日4—6次,敷后待干包扎即可。

【功效】杀虫蚀疮,收敛。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二十三  

【组成】鲜地绵草、醋各适量。  

【用法】将鲜地绵草洗净,加入少许食醋,捣烂敷于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二十四

【组成】七叶一枝花(蚤休)根茎30~60克,米醋适量。

【用法】以上前1味磨米醋,取汁涂敷于患处,每日可涂药2—3次。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瘀。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二十五

【组成】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各30克,胡黄连6克,生地、赤芍、金银花各15克,野菊15~30克,马齿苋30~6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二十六  

【组成】菟丝子50~100克。  

【用法】菟丝子焙干研细粉末备用。将上药末加麻油调成膏状。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洗净患处,再将菟丝子膏涂上,每日早晚各涂1次。

【功效】补肝肾,壮筋骨。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二十七  

【组成】鳝鱼1条。

【用法】活鳝鱼砍头后立即取血涂于疼痛区的皮肤上,每日1次。待鳝鱼血干后半小时将血洗去。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舒筋。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二十八

【组成】银花15克,连翘、花粉各12克,防风、当归、赤芍、牡丹皮、大黄、生甘草各9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功效】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二十九

【组成】鲜海金沙茎叶30一60克。  

【用法】鲜海金沙茎叶用凉开水洗净后捣烂,加适量烧酒调均备用。敷患处,用带包好,每日1次。一般用药1天。2天疼痛即可消失,3—5天后疱疹干枯结痂脱落,5—6天即可治愈。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三十  

【组成】季德胜蛇药适量。  

【用法】将季德胜蛇药片研末,水调糊状涂于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三十一

【组成】桑螵蛸(不拘多少,蛹未出史好)。

【用法】放小火上烧焦,研成细末,加适量麻油调匀,用羽毛涂患处,每日3—4次。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三十二

【组成】冰片15克.生石灰15克,食醋100克。

【用法】将冰片、生石灰研末,以食醋拌成糊状,平摊于纱布敷在疱疹上,以胶布固定,每日1次。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三十三

【组成】乌蛇、防风、当归各15克,荆芥、赤芍、白芍、黄芩、柴胡各12克,  黄连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2次,早晚分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三十四

【组成】地龙15克,僵蚕12克,土鳖虫12克,蜈蚣2条(冲服),乳香、没药各12克。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三十五    

【组成】活蟾蜍皮适量。

【用法】患处局部消毒,取活蟾蜍剥皮贴在患处,外盖敷料并固定,每日更换3-4次鲜皮。眼部带状疱疹不能外敷,如不慎将蟾蜍毒液误入眼中,用紫草汁洗可以消肿。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三十六

【组成】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白芷、大黄、雄黄各10克,冰片1克,蜈蚣4条。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加入500克无水酒精中,浸泡2周后备用。用时将浸泡液涂患处,每日3—4次。本品有毒,只可外用,不可误服;疱疹已溃者不宜用。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三十七

【组成】侧柏叶、地龙各20克,黄连、大黄各25克,雄黄15克,轻粉10克,松香6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疮局部用盐水洗干净(如有痂可将痂洗掉),取上药粉适量(视病灶大小),麻油调成糊状,外敷,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黄水疱可洗后上药,暴露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三十八

【组成】雄黄、枯矾、血余炭各33克,冰片4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先将患处用灭菌生理盐水洗净,取适量药粉加麻油调成糊状涂敷患处,然后盖上油光纸,并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亦可用暴露疗法)。每日换药2次,结痂为止。若水疱破溃流水,可直接将药粉撒敷。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三十九

【组成】生南星10克,山慈菇12克,蚤休10克,白酒200克。

【用法】白酒倒入粗糙的瓷碗内,分别将上药入粗碗中,轻轻地在碗中来回磨擦后,搅拌药汁与酒,外搽患处,每日3次。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四十

【组成】水飞雄黄10克,青黛10克,冰片8克。

【用法】上药分别研末,过100目筛,再将3药混合浸入75%酒精175克中备用。每周外涂3次于已洗净之疮面上。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四十一  

【组成】雄黄、白矾各等份。  

【用法】上药研末,茶水调敷患处,厚约2毫米,每日4次。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四十二  

【组成】苍术、白术、地榆各等份。  

【用法】上药研极细末,加适量麻油调成糊,敷患处,每日1次。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四十三

【组成】川乌10克,冰片5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混匀后加适量麻油呈稀糊状,敷于皮损及疼痛区域,用薄层纱布覆盖,严禁入口,每日3~5次。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四十四

【组成】红升丹、冰片、煅膏、蛤粉各适量。

【用法】上药用量按3:10:7:4的比例,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根据皮损面积的大小,取适量红冰散,麻油调成糊状,敷于患处,外用无菌敷料,胶布敷盖固定,隔日更换1次。无不良反应。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四十五

【组成】蜈蚣2条,雄黄、明矾各12.5克,冰片3克。

【用法】以上4味共研细末备用。以食醋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2次,连续治疗6天。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四十六  

【组成】板蓝根注射液。  

【用法】用无菌棉签蘸取板蓝根注

射液局部外擦,视病情轻重每日3~6次。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四十七

【组成】紫草与麻油按3:25比例配制。

【用法】紫草油放入锅内,加热至138℃,50分钟后滤出油备用。以油涂患处,每日3~5次。

【功效】凉血解毒。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四十八  

【组成】七星剑适量。

【用法】以上1味加水煎煮,去渣,温洗患处。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止痛。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四十九

【组成】白芷10克,雄黄10克,醋适量。

【用法】将以上前2味共研细末,再用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2—3次。

【功效】祛风散湿,解毒。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五十

【组成】五倍子、黄柏、伸筋草、生半夏、面粉各等份,食醋适量。

【用法】将五倍子与面粉炒熟,再与黄柏、伸筋草、生半夏共研细末,每次取适量药末,用醋调成稀糊状,大火煮熟,捣匀,涂敷于患处,每日3次。

【功效】清热收湿,祛风止痒。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五十一

【组成】蕹菜适量,植物油少许。

【用法】将蕹菜去叶,焙焦研成细末,用植物油调匀成糊状,先用浓茶汁洗净患处,再将药糊敷于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五十二

【组成】蚕砂30克,雄黄10克,麻油适量。

【用法】以上前2味共研细末,用麻油调成膏状,涂敷于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五十三

【组成】青黛50克,滑石30克,炉甘石15克,黄连20克,冰片3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过100目筛,贮存备用。冰片或麝香另研另存。使用时上药调成糊状,敷于防渗纱布上。面积较疮面稍大,再均匀撤上少许冰片或麝香,敷在疮面上,胶布固定。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五十四

【组成】雄黄7.5克,朱砂5克,蛇蜕3克,冰片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以鸡蛋清调成糊状放于敷料上贴于患处,用胶布固定,隔日1次。药量及比例应根据皮损面积大小及疼痛程度来调整。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五十五

【组成】金银花10克,野菊花10克,凤仙花10克,白鲜皮12克,蛇床子10克,水杨酸5克,石碳酸2克,75%酒精 1000)克。

【用法】以上前5味放入酒精中浸泡5~7天,滤取上清液,再加入水杨酸和石碳酸,混匀,涂擦患处,每日3—5次,至愈为度。

【功效】清热解毒,消炎止痒。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五十六

【组成】黄连30克,琥珀90克,七叶一枝花(蚤休)50克,雄黄60克,蜈蚣(焙干研末)20克,明矾90克,麻油适量。

【用法】以上前6味共研细末,过100目筛,每次取适量药末,用麻油调成膏状,涂敷于患处,外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每日用药1次,连用3-6天为1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瘀。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五十七

【组成】大青叶12克,延胡索6克,板蓝根15克,黄芩12克,防己,白芷9克,紫草6克,银花12克,党参12克,白鲜皮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行气止痛。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五十八

【组成】红藤18克,忍冬藤30克,络石藤15克,地丁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地15克,虎杖20克,连翘20克,牡丹皮10克,贯众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通络止痛。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五十九  

【组成】青蒿草500克。

【用法】以上1味加水煎煮,去渣,用药液反复淋洗患处,每日1次,连用5-7次为1疗程。

【功效】清热凉血。适用于带状痢疹。

验方六十

【组成】黄连9克,黄柏9克,姜黄9克,归尾15克,生地30克,青黛1克,麻油360克,黄蜡120克。

【用潮以上前5味用麻油炸枯,去渣后下黄蜡120克(冬季80克),溶化后过滤,用时取20克膏,加入1克青黛,拌匀,涂敷于患处,外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每日用药1次。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瘀。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六十一

【组成】大青叶15克,柴胡15克,粳米30克,白糖适量。

【用法】将前2味加水煎汁,去渣后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和白糖一同煮粥。日服1剂,连服5-6天。

【功效】清心泻肝火。适用于心肝风火型带状疱疹。

验方六十二

【组成】虎杖15克,板蓝根20克,牡丹皮13克,赤芍13克,蝉蜕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分2次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六十三  

【组成】徐长卿30克。

【用法】以上1味加水煎煮,去渣,温洗患处。

【功效】祛风止痛,解毒消肿,温经通络。适用于带状疱疹等。  

验方六十四

【组成】黄连10克,黄柏10克,大黄10克,雄黄10克,红枣10克,明矾10克,食醋适量。

【用法】以上前6味共研为细末,用食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数次。  

【功效】清热消炎,除湿止痒。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六十五

【组成】飞雄黄30克,青黛10克.儿茶10克,朱砂10克,冰片30克,蜈蚣4条,麻油适量。

【用法】以上前6味分别研为细末,过100目筛后混匀,用麻油调成糊状,先用3%的双氧水清洗患处,再用药糊敷于患处,每日3次。

【功效】消炎解毒,祛风止痒。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六十六

【组成】蛇蜕1条,雄黄7.5克,朱砂5克,冰片1克,鸡蛋清适量。

【用法】以上前4味共研细末,再与鸡蛋清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除湿止痛。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六十七

【组成】大黄30克,黄柏30克,飞滑石21克,青黛60克,冰片5克,甘草10克。

【用法】将上药研末后混匀,过120目筛,取4份药末,加6份凡士林,调和为膏备用,外敷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六十八

【组成】鲜韭菜根30克,全鲜地龙20克。

【用法】上二味药捣烂,加少量麻油和匀,置瓶内放阴凉处备用。治疗时将药液敷于患处,每日2次,然后以消毒敷料包扎,以防药液外溢。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六十九

【组成】千里光30克,白芷30克,薄荷15克,冰片1克,75%酒精适量。  

【用法】以上前4味共研细末,用75%酒精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去腐生肌。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七十

【组成】黄柏20克,生大黄20克,五倍子10克,芒硝10克。

【用法】以上4味共研细末,过120目筛,用凡士林配制成30%的软膏,先用温开水洗净患处,再将药膏敷于患处,隔日敷药1次。

【功效】清热燥湿,解毒止痒。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七十一

【组成】杉树炭、鸡蛋清各适量。

【用法】将杉树炭捣碎,再与鸡蛋清调匀,敷于患处。

【功效】抗病毒。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七十二

【组成】龙胆草30克,丹参15克,川芎10克。

【用法】水煎服,早晚分服,每日1剂。

【功效】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七十三

【组成】龙胆草50克,板蓝根50克,当归100克,延胡索5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面,装入胶囊,每个胶囊含生药O.5克,每日服3次,每次2—6粒。

【功效】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七十四

【组成】雄黄15克,五倍子10克,乳香5克(去油),没药3克(去油)。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次敷药前温水清洗患处,用适量白酒将药粉调成糊状,涂于患处,用无菌纱布盖于表面,橡皮膏或绷带固定,轻者每日1次,重者日2次。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七十五  

【组成】鲜马齿苋100克。  

【用法】以上1味洗净后捣烂,先用温开水洗净患处,再将马齿苋糊敷于患处,每日敷药2次。

【功效】清热解毒,除湿止痒。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七十六

【组成】生马钱子数枚,醋适量。

【用法】将生马钱子去皮放在瓦上用醋磨汁,敷于患处,每日1~3次。  

【功效】散结消肿,通络止痛。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七十七

【组成】生大黄2份,黄柏2份,五倍子1份,芒硝1份。

【用法】将上药共为细末,过120目筛,加凡士林配成30%的软膏备用。常规消毒皮损部位,按皮肤面积大小将药膏平摊于纱布或麻纸上,约O.2厘米厚,贴敷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隔日换药1次。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验方七十八  

【组成】蛇葡萄根内皮适量。  

【用法】蛇葡萄根切成短棒状,水煎后剥去外皮,露出黄白色的内皮,除去内裹的木质杆,切碎,每500克鲜根内皮加2500克水,煎沸后用微火再煮60分钟,然后用铜药罐将煮烂的内皮捣碎,再煎煮30-60分钟,待形成糊状物(500克)即可。先在皮损处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局部,再涂搽2%龙胆紫溶液,干燥后将蛇葡萄涂抹在灭菌纱布上敷贴于皮损处,绷带包扎,每日1次。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适用于带状疱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皮肤科常见病防治秘方[02]
九个食疗偏方治疗失眠
生殖器疱疹中医验方集锦
防汗疱疹的方法
带状疱疹方验方
带状疱疹验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