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建华:应用经方合方加减辨治冠心病的体会
                 现代医学认为,血液内脂质不断在血管内沉积,进而产生动脉硬化及斑块,甚或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乃至阻塞,血流障碍,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就叫冠心病(IHD)。

在我国古代医学文献里虽没有冠心病病名的记载,但对其证候却早有明确论述。冠心病属中医心痛、心痹、胸痹等范畴。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胸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说:“厥心痛,痛如以锥刺其心,心痛甚者。”又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也说:胸痹“胸痛彻背,背痛彻心”。

1 、冠心病病因病机

冠心病属于心脏与荣养心脏之血脉的病变。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包括心脏),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心、脉、血三者共同组成一个循环于全身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心之阳气起着主导作用。《素问·痹论》认为,“心痹者,脉不通,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这与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有极其类似之处。人与天地相参,自然气候的变化与人体息息相关。气血在体内血脉中循行是得热则流畅,得寒则凝滞,因而寒邪侵袭人体,必定影响血脉中气血的运行;如《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卷,缩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王叔和在《脉经》中明确指出:“厥心痛者,乃寒气客于心包络也。”由于寒冷致使血脉挛缩绌急,气血循行不畅,营养心之血脉出现瘀滞之病变,故而发生胸痹心痛。无论外来的寒邪或内生的阴寒,都会影响血液的流通,引起血流不畅,“不通则痛”。在临证实践中,我们确实经常观察到冠心病心绞痛多在寒冷的冬季气候变化时发病或加重。

冠心病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年老体衰,阳气亏虚,脏腑功能损伤,阴阳气血失调,加上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寒冷刺激、劳逸失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胸阳不振,气滞血瘀,痰浊内生,痹阻心脉而发病。《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将本病病机高度概括为“阳微阴弦”,认为“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医门法律》也说:“胸痹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阳微”指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阴弦”指下焦阴寒浊邪过盛。由于上焦阳虚,阴邪上乘侵占阳位,邪正相搏,进而形成了冠心病。可见本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阳虚,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脏气已虚,特别是阳气更显得不足,因此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憔,发始堕”;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因于阳虚生内寒,寒主收引凝滞,进一步导致气滞血瘀,湿浊生痰,形成心脉痹阻等病理变化。总而言之,冠心病是个“本虚标实”之证,五脏阳气虚损是病之本;气滞、血瘀、痰浊、阴寒是病之标。

2、基本方药

中医学有关胸痹的记载颇为丰富,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证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方药。笔者根据仲景有关胸痹发病的病因病机,采用经方合方的办法辨治冠心病,临证疗效满意。

方药组成:人参10g,干姜15g,白术15g,炙甘草10g,桂枝15g,当归15g,白芍15g,细辛10g,通草10g,半夏10g,瓜蒌15g,薤白15g。

本方系由理中汤、桂枝甘草汤、当归四逆汤和瓜蒌薤白半夏汤等组合而成。方中桂枝甘草汤温补心阳,理中汤补脾益心、扶子益母,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温经散寒,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化痰宣痹。诸方合并后,则有补阳祛寒、化痰通痹、通脉止痛之功。
在临证应用经方合方过程中,还要特别强调辨证论治,随症加减。若证见心胸满闷胀痛不适,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脉弦细者,证为气滞心胸,酌加枳壳、厚朴等药;若证见心痛如刺,痛有定处,舌质暗红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者,酌加桃仁、红花、丹参、赤芍等药;若证见胸中闷重疼痛,痰多气短,肢体肥胖沉重,纳呆脘胀,恶心欲呕,舌苔厚腻,脉滑者,证为痰浊闭阻,加茯苓杏仁甘草汤化裁。

当冠心病出现并发症时,要辨明轻重缓急,然后遣方用药。如出现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等并发症时,可见心肾阳衰、水气凌心射肺等表现,如胸痛憋闷,气喘难卧,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小便不利,下肢浮肿,唇舌青紫、舌体白滑,脉虚大无力等症;急当回阳救逆,紧急应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救治,中药如选用参附注射液30—100mml静脉滴注,并投四逆汤合生脉饮加减或投李可破格救心汤口服。

3、病例介绍

宋某,男性,55岁,主诉:发作性胸中憋闷疼痛5年。

现病史:患者缘于5年前劳累时出现发作性心慌、胸中憋闷疼痛等症状,每次发作不超过15分钟;嗣后病情逐渐加重,近半年来患者在安静状态下病情也会发作,并且症状加重,发作时间也增长,且发作频繁。经ECG和冠脉造影等相关检查后,诊为心律失常型冠心病。曾多方求治,病情无明显好转。心内科建议患者行介入术治疗,患者因恐惧手术有风险而执意不允,要求服中药治疗。查体:P100次/min,,BP160/100mmHg。现证见:胸中憋闷疼痛发作频繁,心悸心慌,头晕乏力,喘不得卧,遇寒及天阴加重,小溲清长,夜眠多梦,颜面浮肿,肢体发凉,舌质淡胖、边有瘀斑、苔薄白腻,脉结代。患高血压病史10年。辨证属心阳虚损,血脉痹阻,心神不安。治拟温阳益气,通脉开痹,养心安神。

拟方上述经方合方加五味子:人参10g,干姜15g,白术15g,炙甘草10g,桂枝15g,当归15g,白芍15g,细辛10g,通草10g,半夏10g,瓜蒌15g,薤白15g,五味子15g。水煎服,每日1剂。

先后按此方加减共服药3个月余,心绞痛近期未再发作,伴随症状显著好转,ECG正常。

4、体会

多年来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所谓的“法宝”,一直在医疗行业中流行着;他们见到动脉硬化不经辨证,均采用活血化瘀疗法治疗。当然有些确实是单纯的瘀血证患者,可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并无瘀血指证。以动脉硬化为病理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并不等于瘀血证,只有具备瘀血指征时,才可选用活血化瘀疗法。如果不经辨证,滥用活血化瘀疗法治疗冠心病等血管疾病,未能及时温通心阳,祛除痰浊或阴寒之邪,结果会进一步损伤脏腑阳气,使心功能愈加减退,最终导致不治的不良后果。一位冠心病患者经长期用活血化瘀药物后,出现心绞痛症状频繁发作,伴体倦无力、动则气喘、心胸烦闷、四肢不温、不能久立、步履不稳等症状。经诊察后,考虑活血化瘀法有损正气,加重阳气虚损;后用经方合方后,症状逐渐好转。我们认为活血化瘀是一个良好治疗方法,但是还要把它放到恰当的位置;若长期滥用活血化瘀药物,特别是对正气衰弱的患者是有一定危害的。因此,单靠活血化瘀法包打天下是极不合理的,还应辨证地把活血化瘀与扶正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临证疗效。

重温中医大师张仲景有关胸痹的文献,我们会更加感到《伤寒杂病论》理法方药的周全和辨证论治的重要性。胸痹一病主要论及代医学之冠心病,还涉及呼吸道等疾病。根据学习体会,认为冠心病主要是因阳气虚损,阴寒邪气上乘阳位,痹阻心脉所致;据此笔者选用经方桂枝甘草汤、理中汤、当归四逆汤及瓜蒌薤白半夏汤等共同组方,通过多例患者应用表明,近期和长期疗效都比较理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阳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扶阳三法
心脑血管病诊治经验
国医大师刘渡舟十法辨治胸痹心痛
病机与临床·下篇·第二章·心悸心痛
从温扶肾阳论治冠心病心绞痛(全文)
★经方辨治冠心病 作者:毛德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