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柴胡汤治中风眩晕 – 经方派

柴胡24g,黄芩、人参各9g,炙甘草6g,半夏(洗)、生姜(切)各9g,大枣4枚。

痰浊上蒙在方中加茯苓、白术、陈皮各9g;气血虚亏方中加当归6黄芪30g、葛根12g;肝肾阴虚加枸杞、山茱萸肉、熟地黄、菟丝子各9g;肝阳上扰加天麻、钩藤各9g;肝火过旺加栀子9g、龙胆草6g;血瘀阻窍加赤芍、川芎、桃仁各9g。

眩晕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多发于中老年人,病情易反复。中风患者特别容易出现眩晕,可能原因为脑动脉硬化、高血脂等引起脑供血不足,致使脑局部组织因缺氧缺血变性坏死。

中医较早便有对眩晕证方面的记载,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认为无痰不作眩。《素问·至真要大论》曾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认为眩晕和肝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中认为肝伤导致疏泄失常气郁犯上,脾虚不运而生痰产生眩晕。其病主因虽然为痰,但外因却是气机升降失常。因此治疗眩晕,化痰贵在健脾,调气重在疏肝,肝脾同治,化痰调气并举则眩晕自愈。

小柴胡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组方为柴胡、黄芩、半夏(洗)、人参、大枣、生姜(切)、炙甘草,主要功效为和解少阳、扶正祛邪,主治伤寒少阳证,证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黄芩清热利胆,共获疏肝利胆之效,肝郁得疏则“木能达土”,胆腑通利则气不犯胃,肝脾调畅,胆胃安和则气机升降复常。党参、大枣、甘草健脾益气,顾护中州,既可使脾强不为肝乘,又可使脾运健而断生痰之源。半夏、生姜降逆止呕,又可化已生之痰。

在此方基础上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如遇患者痰浊上蒙在方中加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功效的茯苓,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痰饮眩悸之功效的白术以及燥湿化痰、理气调中功效的陈皮,一方面可加强小柴胡汤的健脾益气之功效,同时使得本方燥湿化痰的治疗效果增强。痰浊上蒙。

气血虚亏患者方中加当归可活血补血,治疗眩晕心悸;黄芪补中益气,生津升阳的葛根解决患者气血亏虚,加强脾胃调理。患者肝肾阴虚加治疗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不清的枸杞,治疗肝肾不足、头晕目眩的山茱萸肉,具有补血滋润功效,治疗肝肾阴亏、头晕目眩的熟地黄,补肾益精的菟丝子来弥补患者肝肾亏虚。

肝阳上扰患者加治疗头目眩晕的天麻,治疗肝阳眩晕的钩藤来抑制肝阳上扰,同时治疗眩晕。肝火过旺患者加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的栀子,主治清热燥湿、泻肝定惊的龙胆草来泻肝火治疗头晕目眩。血瘀阻窍患者加散瘀止痛之赤芍,活血行气之川芎,活血祛瘀的桃仁来治疗血瘀阻窍造成的头晕目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彦权对症用方经验失眠病位主要在心,病机...
逍遥丸调理肝气不舒
张洪春治支气管扩张经验
经验方子3
治疗气虚、气陷、气滞与气逆20+种中成药选择及解读
江红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痰瘀阻络型消渴病痹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