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谋算缜密的《孙子兵法》

陈敏昭 三门峡行政学院

 

公元前500年左右,正是华夏历史上的春秋末期。原有的社会秩序、道德规范土崩瓦解,而新的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争战,相互兼并,无不选贤用能,变法图强。就在这个时候,齐国出了一个杰出人物——孙武。孙武,字长卿(也有人写作“长庆”),具体的生卒时间已不可考,我们只是大概知道,其先祖是从陈国逃到齐国的陈公子陈完,到齐国后改姓田。陈完的五世孙就是田书,田书因功被封到孙地(今天山东的乐安附近)而获得田孙姓氏。此后,在齐国发生了“四姓之乱”(公元前532 年夏季,田氏联合鲍氏,趁执政的贵族栾氏、高氏宴饮方酣的时候,突然包围了他们。经过激战,栾氏、高氏战败,其主要人物架施、高强两人逃往鲁国),田孙氏在齐国获得了比较雄厚的势力和生存优势。但是不知何故,田孙氏一族却举族迁徙到了南方的吴国,隐居在吴国都城姑苏(今苏州)城外,彻底改姓孙。其时,孙武大约三十岁左右,正值壮年。家学渊源和浓厚的军事知识的熏陶,使得孙武完成了兵法十三篇的撰写。后来他的好朋友伍子胥(时为吴王谋士)将他举荐给吴王阂闾,孙武献所著兵法十三篇,吴王读后深为所动,于是任命孙武为将军,西破强楚,攻破其都城郢(今江苏徐州),北面,威镇齐、晋两个大国。后百余岁,孙武的后代孙膑也成为著名军事家,见用于齐威王,著有《孙膑兵法》。田忌赛马,围魏救赵等,讲的就是孙膑故事。

孙子作为伟大的兵学家,对兵凶战危有切身的体会。因此,忧患意识在孙武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孙子十三篇》自始至终都渗透着“慎战节兵”的价值取向,洋溢着“以战止战”的文化理念。在《作战篇》中孙子讲:“夫钝兵挫锐,屈力弹货,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在《火攻篇》中也讲:“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这都反映了孙武的慎战思想。

人们常常说的成语有一句“老谋深算”,是说经过长久思考和深入研究、深思熟虑形成的谋略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战场致胜的法宝,正如《孙子兵法》所指出的“上兵伐谋”、“多算胜,少算不胜”。因此,战争需要深思熟虑的智谋,反复多次的计算、谋划、比较。战场是这样,商场是这样,处世也是这样。很多指导战场的原则,也同样适合商场和企业管理。即便在处世生存中,《孙子兵法》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策略和技巧。孙子兵法早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本古人行军打仗的兵书,里面蕴涵的很多人生哲理智慧以及生活处世之道,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后撰写的旷世奇谋,其深邃的内涵、明哲的智慧和人类文化的精髓,深入的阅读,一定能够给予我们很多感悟与体会。

《孙子兵法》现存十三篇,它们是:始计篇第一;作战篇第二;谋功篇第三;军形篇第四;兵势篇第五;虚实篇第六;军事篇第七;九变篇第八;行军篇第九;地形篇第十;九地篇第十一;火攻篇第十二;用间篇第十三。每一篇都值得我们细细阅读,慢慢品味。

2019131日星期四,上阳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子与孙子兵法
yesuo聊历史||诸子百家之兵家孙武吴起孙膑
文史专论 | 从孙武到孙膑
孙子和孙膑是同一个人吗?1972年一个汉墓群的发掘,解开了秘密!
孙武与孙膑
孙武献吴王之兵法写于何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