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邦为什么能驾驭比他厉害的人?

刘邦自己认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抚百信,征饷馈粮,我不如萧何;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三位人杰都能为刘邦所用,是我能得到天下的原因!

看来,在刘邦自己看来,能驾驭一帮比自己厉害的人,是其成就大业的最关键原因!

那么,这些为何比刘邦厉害的人,为何心甘情愿为刘邦效力呢?

刘邦在各个方面都不如相关领域的顶级人才。

然而,论综合能力,刘邦就是最强的。

萧何本为刘邦上级,精通律法,机敏好学。

然而,刘邦与之交往,萧何见其气宇轩昂,有大贵相,遂“常左右之”。

作为领导,居然对下级“常左右之”,可见刘邦确实表现出了令萧何敬佩之处。

张良本为韩国贵族。

在前去投奔景驹的途中遇到刘邦,相与交谈。

张良所说的《太公兵法》,一般人常常听不懂,但刘邦却能吸取、采纳。

张良由此改变主意,不再去投景驹,改为为刘邦效力。

郦食其年已六十,为地方名士。

来来往往十几个将领,郦食其皆隐居不出。

他表示:这些将领都以苛法自奉,不是成大事的人,刘邦虽然看起来对人傲慢,但却有大谋,是我想要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无人引荐罢了!

于是,郦食其想办法主动吸引刘邦···

萧何看中刘邦表现的“大贵相”,可能使其镇抚之才得以发挥;张良看中刘邦“能悟”太公兵法,其谋略可以得到贯彻;郦食其看中刘邦“有大谋”,可使其纵横术游刃有余···

除此之外,刘邦的将略不及韩信,但在遇到韩信前已经军功大立;其阴谋不及陈平,但早有“大谋”之名···

总体来说,刘邦在各个方面都不如相关领域的“大神”,但其综合能力却是最强的。

今天,许多职场中人不觉得自己的老板有多厉害,觉得他在专业领域并不强。

其实,之所以人家是老板,你为其打工,不是无缘无故的。

人家可能在某些领域不如你,但人家的综合能力一定强于(至少暂时强于)员工。

如果到了你手下,却不能得到放手使用,那大才既无法施展其能,更可能转身而去。

刘邦对人才的放手使用,是”超出常规“的。

比如:刘邦让陈平去行反间计,就直接拨款四万斤黄金,“不问其出入”,让他放手去干。

要知道,陈平有“盗嫂昧金”的“前科”,并因此长期受到众人攻击。

让一个“手脚不干净”的人,拿着巨款去办事,却“不问其出入”,这绝对是不合常理的。

再比如:韩信。

韩信初投刘邦时,“上未之奇也”,刘邦并没有发现韩信有神那么特别的地方。

然而,由于萧何的坚决举荐,刘邦居然真的拜韩信做了大将军。

直到拜了韩信作大将军,刘邦才咨询韩信: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

“上未之奇也”,自己“面试”没有发现他的才能,但萧何推荐后,他又直接拜其为大将军,并在先拜其为大将军后才咨询“何以教寡人”···

这既是对韩信的放手使用,更是对萧何的放手使用!

萧何、韩信,又怎么能不肝脑涂地呢?

正是在刘邦的放手使用下,萧何、陈平、韩信,才能完全、彻底地释放自己的才能,建功立业。

如果到了你手下,也得到施展之地,但如果激励不到位,人也是要“寒心”的。

天下平定后,刘邦询问众人:我怎么会得到天下呢?

王陵(后来为相)、高起等人回答:陛下虽然待人轻慢,但派人攻城略地,就将地盘赏赐给他们,说明陛下与天下人共享其利,这是最大的美德!项羽虽然仁厚,但对有功之人却多加猜疑,所得利益都自己独占,不愿与人分享,这就是陛下得到天下的原因!

虽然刘邦认为这种说法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但这至少说明:功臣视角看,刘邦“舍得”赏赐,是大家愿意为之驱使的关键原因。

早在民间时,刘邦就“善施”,出手阔绰,创业后,他更是舍得拿出惊人的赏赐来激励人才!

彭城之战战败后,刘邦表示:谁能为我打败项羽?我愿意把函谷关以东全部“捐”出来,赏赐给这些人才!

在这一激励下,英布、彭越等人纷纷为之驱使!

一位著名投资人(*东方创始人)曾说:他在教一个学生“怎么开始创业”时,专门拿出钱来,让他“学会”请人吃饭,而且是没有功利目的的请人吃饭,并表示“小气的人成不了大事”。

放手用人,舍得激励。

然而,形势是复杂的,人心是多变的。放手用人,是放开手脚,让其充分施展才能,但绝不是对隐藏的致命风险不作防范。

比如:刘邦对韩信是放手使用的。他一般不会多韩信的发挥横加干预。但是,与此同时,刘邦时刻留着一手,随时可以控制韩信。

韩信军的主要将领,一般由刘邦的亲信曹参、灌婴担任;刘邦曾经两次突然闯入韩信大营,夺走其军队!此后,刘邦又使用“伪游云梦”等手段,屡屡控制韩信。

在刘邦年事已高,考虑接班人问题时,他又开始对彭越、英布等人下手。

韩信、彭越、英布,皆是一时良将。

然而,由于刘邦控制到位,韩信、彭越未及起兵即被除,英布起兵后也孤掌难鸣,这些隐患没有放大就已基本平定!

此外,即便是旧时老友也受到控制:樊哙险些被杀,萧何只能“自辱其名”以保全···

高祖除功臣,受到后世指摘,但刘邦打下的天下要稳定传承,不得不如此。

当然,时代不同了,如今,不可不必非要“铲除功臣”。但是,防范风险,始终是必须的,否则,造成混乱,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务,也是对兄弟不负责任。

任何时代,要作强作大,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张良”、“韩信”。

所以,学习刘邦的驾驭之法,或许是值得多加学习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识人之明与用人之量
刘邦是一介平民,为何能驾驭很多厉害的人,看刘邦手段就知道了
这个流氓不简单:他用7年打天下,开创400年大帝国
刘邦为什么能驾驭很多比自己厉害的人?
刘邦是如何用人的?
汉初富豪孙女因克死五丈夫无人要,一穷小伙不嫌弃,娶后立马翻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