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现《系辞传》“三陈九卦”的象数奥妙
Re: 发现《系辞传》“三陈九卦”的象数奥妙——《系辞.[2014-09-03 07:39:14]
 字号:  

发现《系辞传》“三陈九卦”的象数奥妙——《系辞下传》第七章解读(文:李守力)

2013年1月17日 

2013年1月18日 22:20:57字数:5696

2013年1月19日 10:14:28字数:6951

2013年1月19日 18:33:38字数:7200

2013年1月21日 17:28:44字数:7387

2013年1月26日 20:26:22字数:7477

2013年1月29日 19:11:32字数:7984

2013年1月31日 18:37:44字数:8085

2013年2月2日 22:40:26字数:8143

2014年5月23日 15:20:08字数:8275

 

一、通行本《系辞传》与帛书《易传》“三陈九卦”释义,巽与涣差异之谜

通行本《系辞下传》第七章(按朱熹《本义》分章)有“三陈九卦”之说,所谓三陈九卦,指三次陈述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九卦

通行本《系辞下传》第七章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帛书《易传》也有“三陈九卦”篇,该篇虽见于帛书《衷》篇,实为帛书《系辞》母本脱简所致(见《从帛书《易传》母本竹简脱落与还原说起》)。

帛书《衷》:

易之〕興也,於中古乎?作易者,亓(其)又(有)患憂與?上卦九者,赞以德而占以義者38h也。履也者,德之也。谦也者,德枋也。复也者,德之本也。恒者,德之固也。损也者,德之修也,益〔也者,德〕之誉也,困也者,德之欲也。井者,德之地也。涣者,德制也。

是故占曰履,和而至;39h谦,而光;复,少而辨於物;恒,久而弗厭;损,先难而後易;益,长裕而與;困,窮而達,井,居亓(其)所而遷;〔涣,散(釋)〕而救

是故履以行也;谦以制禮也;复以自知也;恒以一德也;损以遠害也;益,以興40h禮也;困以咎也;井以辯義也;涣以行权也。子曰:“涣而不救(),则比矣。”

“三陈九卦”大意(蓝字为帛书《易传》释义):

第一陈,赞卦德:

【白话】:

《周易》的兴起,大概在殷商之末的中古时代吧?创作《周易》的人,大概心怀忧患吧?《周易》有九个上等卦,幽赞神明之德而占断卦义,它们是:《履》卦(履礼),是德之基础;《谦》卦(谦虚),是德之枋柄;《复》卦(复),是德根本;《恒》卦(恒久),是德之巩固;《损》卦(损),是德之修正;《益》卦(益),是德充裕;《困》卦(困穷),是德之辨别;《井》卦(井),是德处所;《巽》卦(申命),是德规范。

【解读】:

以上第一陈,是按照卦象以述卦德。履,《说文》“足所依也”,故曰“德之基”。基,帛书作,同基;亓同其。谦古文兼,兼《说文》“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故曰“德之柄”。柄,帛书作,读柄。复,初九为卦主,初,本也,故曰“德之本”。恒,《大象传》曰“君子以立不易方”,故曰“德之固”。损,《大象传》“君子以惩忿窒欲”,损为减损、修正,故曰“德之修”。益,饶裕,故曰“德之裕”。裕,帛书作誉,当是“裕”的假借。困,“德之辨”,困井判分卦序,释义见下文。辨,帛书作“欲”,或是误抄。井,古人依井而居,《通典·食货典·乡党》云“昔黄帝始经土设井以塞诤端”,《大象传》“君子以劳民劝相”,故曰“德之地”。巽为申命,为制度,故曰“德之制”。巽,帛书作涣卦,义不协。

第二陈,断卦义(正反果,训诂):

【白话】:

所以,《履》卦,和顺而到崇高;《谦》卦,尊敬他人而光大其德;《复》卦,针对微小的征兆辨析事物;《恒》卦,在任何系统皆居中持之以恒而不厌倦;《损》卦,是先有减损之难而后成获益之易;《益》卦,长久充裕而不虚设;《困》卦,困穷时守正而求得亨通;《井》卦,是依据井而迁居邑所(改邑不改井);《巽》卦,只是称扬号令而不自我显露

【解读】:

以上第二陈,都是按从正训推广到结果和反训的方式陈述卦义。履,上乾为禾(见于彝族后天八卦,《归藏·说卦》),下兑为口,故履为“和”,上乾为天,故曰“至”。谦,谦卑则尊他,故谦为尊,因普敬众庶而彰显光明,故曰“光”,“谦尊而光”后被编入《彖传》。复,冬至一阳生,阳气萌芽,故曰“小”,上坤为牛,故曰“物”,物从牛,《说文》“天地之,起于牵牛,故从牛。”恒,恒古文呈周帀形(见恒卦解读),杂通帀(匝为帀的俗字)(王引之《经义述闻》)《易传》凡言“杂”,皆指互体、中爻(杂物撰德,中爻不备,《杂卦传》论中爻)。《周易》、帛书《易》、《杂卦》卦序皆以恒卦为中。“杂”,帛书作“久”,是直述“恒”的字面含义(《彖传》《序卦传》:恒者,久也),不及通行本用“杂”含义深刻。损,“先难而后易”,是从正训到反训。益,“长裕而不设”,是从正训到结果,帛书长裕而与是顺训。困,“穷而通”,帛书“穷而达,皆从正训到反训。井,“居其所而迁”,从正训到结果,即卦辞“改邑不改井”,古人围井而居也。巽,“称而隐”,正训而反训,实皆正训:巽为申命,故称扬巽为入,《杂卦传》“兑见而巽伏也”,故曰隐称而隐”,帛书作“,釋而逑。”帛书《缪和》:“子曰:涣者,散也。”帛书《衷》“师者,得之也。”救,读为鸠、,训为“聚”。意为:涣卦是因涣散而聚集

 

第三陈,言应用(九卦在人事上的应用):

【白话】:

所以,《履卦》,用来调和人的行为;《谦卦》,用来调整礼节;《复卦》,用来自知过失:《恒卦》,用来专守一德;《损卦》,用来远离祸害;《益卦》,用来增加福利;《困卦》,用来减少尤怨;《井卦》,用来明辨道义;《巽卦》,用来行使权变。

【解读】:

履为和,故“履以和行”,和,帛书作“果”,和,歌部匣纽,果,歌部见纽,音近假借。谦,自卑而尊,礼制尊卑,故“谦以制礼”。复为返,故“复以自知”。恒《大象传》曰“君子以立不易方”帛书《易》(属《连山易》体系)、《杂卦》(属《归藏易》体系)、《周易》三《易》皆以恒卦为卦序之中,“恒以一德”。损,《大象传》曰“君子以惩忿窒欲”,故“损以远害”。益,利也,《大象传》曰“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故“益以兴利”。利,帛书作“礼”,音近假借。如字释:兴盛典礼。《周易》履字,帛书皆作“礼”,唯归妹初九“跛能履”作“跛能利”。困,困穷之至,小人则不生怨(小人往往嫉妒、怨恨飞黄腾达之人),故“困以寡怨”。寡怨,帛书作“辟咎”,如字释:避免咎害,与“寡怨”义近。井,困井判分卦序,释义见下文。巽为风,为时节(《说文》“鸡,知时畜也”,故巽为鸡),为申命,权变必因时,故“巽以行权”。巽,帛书作涣卦,另加补注:子曰:“涣而不救(),则比矣。”帛书《衷》:“比者,得(之)鲜也。”鲜,善也。帛书《二三子》:“[孔子曰]:奂(涣),大美也。”意为如果涣卦不能聚集,就有大美之义,此似释权变之义,因为涣兼有涣散和美奂之义

由于先秦没有印刷术,竹简携带又不方便,所以古人传经大都是口耳相传。如《公羊传》从春秋时期子夏开始口传于公羊高,“高传子平,平传子地,地传子敢,敢传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共弟子齐人胡母子都著于竹帛”。汉初伏胜所传《尚书》,也是“口以传授”,经晁错笔录成书。帛书《易传》与传本《易传》“三陈九卦”的差别,就存在音近假借的原因。

巽,帛书《易》作“”。筭,《说文》发音“苏贯切”[suàn]古同算。

涣卦,传本《归藏》作“奂”,帛书《二三子》亦作“奂”。“奂”,当为“涣”之本字。奂,《说文》“取奂也。一曰大也。从廾,夐省。奂读“[xuàn] 涣。楚简《周易》作[睿爰/]其实就是奂字古籍中睿与夐多互用。

巽,文部心纽;筭,元部心纽;巽的孳乳字:,元部心纽;撰,元部崇纽。奂、涣,元部晓纽。

可见帛书《易》学派读巽为元部心纽,读涣为元部晓纽,两者发音十分接近,很难分别,所以容易混淆。

帛书《易传》“三陈九卦”巽作涣,除了音近假借的因素外,另有象数的原因。见下文。

二、通行本《系辞下传》第七章“三陈九卦”象数奥妙

易学史上,最先尝试探索“三陈九卦”的象数规律的是陈抟,《道藏·周易图》(元·张理)说:

希夷曰:龙图天散而示之,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默而形之,三陈九德(卦)探其旨,所以知之也。故《履》,德之基,明用十;《谦》,德之柄,明用十五,亦明五用在於谦。《复》,德之本,明用二十四也。故三卦属上经,明《乾》之用统於《坤》,六卦属下经,明《坤》之用兼於《乾》也。斯则天三三、地二二之义耳。

陈抟认为“三陈九卦”与龙图(河图洛书)有关,如履卦是《周易》第10卦,十为河图数;谦为《周易》第15卦,十五为洛书数;复卦是《周易》第24卦,二十四节气。天圆,直径一则周长为三,天为阳,三三得九;地方,边长一则周长为四,地为阴,二二得四。履卦、谦卦、复卦,三卦属于《周易》上经,谦复二卦含坤,故曰“三卦属上经,明《乾》之用统于《坤》”;其余六卦属《周易》下经,六数等于地二乘以天,故曰“明《坤》之用兼于《》也”。

实际上陈抟的说理多具建设性和假设性,并没有实质性象数内容,陈抟的尝试显然失败了,因此一千年来无人再去探究“三陈九卦”的象数规律了。

到南宋,朱熹干脆认为“三陈九卦”没有象数规律,《朱子语类》说:

因论《易》九卦云:圣人道理,只在口边,不是安排来。如九卦,只是偶然说到此,而今人便要说,如何不说十卦又如何不说八卦?

圣人论处忧患,偶然说此九卦耳。天下道理只在圣人口头,开口便是道理,偶说此九卦,意思自足。更添一卦也不妨,更不说一卦也不妨。

三说九卦,是圣人因上面说忧患,故发明此一项道理,不必深泥。如‘困,德之辨’,若说蹇、屯亦可,盖偶然如此说。

元·胡炳文发现九卦按上下经排列井然有序,非偶然”:

上经自《乾》至《履》九卦,下经自《恒》至《损》、《益》亦九卦,上经《履》至《谦》五卦,下经《益》至《困》、《井》亦五卦。经《谦》至《复》又九卦,下经《井》至《巽》又九卦,上经自《复》,而后八卦而为下经之《恒》,下经自《巽》而《未济》,亦八卦复为上经之《乾》,上下经对待,非偶然者。(见《周易本义通释》

近代潘雨廷教授继承陈抟、胡炳文的探索,又对九卦有新的见解。潘先生认为,下经“取恒者,恒序数二,二者,阴成形也,故恒能固于一德。取损益者,损益序数为十一、十二,对履十而言,所谓盛衰之始。衰则修以远害,盛则不设以兴利。取困井者,困井序数为十七、十八,对谦之十五言,……取巽者,巽序数二十七,对复之二十四言,……二十七者,三九也,三陈九卦取义焉”,又发现九卦间隔或隔八,或隔四,或隔七(见:潘雨廷《周易表解》(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201页——202页)。

潘先生的解读极有启发。古时传《易》,有经有图有传,愚颇疑帛书《易传》多出的上卦九者,赞以德而占以义者也这句话是针对其卦图而发,意为:上图中的九个卦,是文王幽禁羑里监狱时,因忧患自身与天下,演义六十四卦,幽赞于神明而占断《周易》卦序、卦象、卦德、卦义、卦用也。

三陈九卦图


笔者认为,“三陈九卦”是文王作《易》、序六十四卦的一个重要提纲。上图即三陈九卦,首尾加乾卦后,其象数规律则一目了然。

(一)“阳三阴四”卦序法则:

九卦在《周易》六十四卦的卦序:10,谦15,复24;恒32,损益4142,困井4748,巽57(涣59)。帛书《要》孔子“损益一卦”,因为损益、困井是成对的互覆卦,所以成为一卦。于是九卦实为七卦,上经有履、谦、复三卦,下经有恒、损益、困井、巽四卦,《周易·乾凿度》:“孔子曰:阳三阴四位之正也。故易卦六十四分而为上下象阴阳也。夫阳道纯而奇故上篇三十所以象阳也。阴道不纯而偶故下篇三十四所以法阴也“三陈九卦”正符合“阳三阴四”法则。

 

《周易折中》评九卦曰:“先儒以其卦推配上下经,皆相对,盖乾与咸、恒对,履与损、益对,谦与困、井对,复与巽、兑对,每以下篇两卦对上篇一卦,凡十二卦而二篇之数适齐矣。然十二卦之中,又止取九卦者,乾、咸其始也,兑其终也,略其终始而取其中间之卦,以著阴阳消息盛衰之渐,故止于九。

(二)太极法则:

笔者在《周易诠释·恒卦》中已经阐明:恒,太极也,中道也,“不易方”也。故帛书《易》(卦序与《连山易》有密切关系)、《杂卦传》(与《归藏易》有密切关系)、《周易》皆以恒卦为64卦之中。

《系辞传》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帛书《系辞》曰:是故易大恒,是生兩儀。兩儀生四馬(象),四馬(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六(業。

伏羲先天八卦图、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圆图,都是按照太极原理,一分为二的“加一倍”法画成的。我们再按照“原始反终”法则划分《周易》六十四卦,64卦中分为32,第32卦为恒卦,此上卦之一,这是一分为二(太极生两仪);然后再二分为四(两仪生四象),64×1/4=1615谦与16豫是一对卦,上经30卦中分为15,故取15谦卦,此上卦之一;64×3/4=484748井是一对,故取困井。所以恒卦是分64卦为两仪的太极,故帛书《系辞》称太极为“大恒”,谦豫、困井是分64卦为四象的两仪,故谦古文“兼”有“两”之义。“三陈九卦”第一陈说“《困》,德之辨也”,第三陈说“《井》以辨义”,“辨”与困卦、井卦的卦辞、爻辞、《彖传》、《大象传》、《小象传》皆无关,辨,《说文》判也。判,《说文》分也。从刀半声。”判,是用刀切割两半的会意,困井的半分之义显然出于太极、两仪法则。若言出乎《周易》经传,履卦《大象传》君子以辨上下最合“辨”义也,先儒从经传找“辨”的依据,只能是强做解人。困井二卦也是《杂卦》人组28卦的起点,故困井在《杂卦》与《周易》皆有判分“辨”的职能。

(三)太阳历、太阴历法则:

太古、上古时期先人发明太阳历,“近取诸身”,依据十个指头将一年分为十个月,每个月36天,这就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来历。从陶唐氏(尧帝)陶寺遗址看,当时是20个节气,可见在尧帝时仍然使用太阳历。大约到了夏代后羿摄政时,后羿的妻子嫦娥依据一年日月合辰12次,确立了太阴历。

既然尧帝时的太阳历有20个节气,那么太阴历应该有24个节气,西周的《逸周书》和《周髀算经》都记载了24节气,《周易》将24节气之首的冬至复卦置于第24卦说明西周时24节气业已确立。

所以在“三陈九卦”中,列第10卦履卦和第24卦复卦。若以32恒卦为起点,那么41、42损益卦就是第10卦,而第24卦是55卦,但损益、困井占了2个数,所以是57巽卦。如此九卦备矣。

损益对应履卦,巽卦对应复卦,这5个单卦都与时节有关系。巽卦最早有时节的含义,《连山易》《易本命》云巽为八,“八主风”。《尸子》“伏牺作八卦别八节而化天下。《太平御览》: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第三陈“巽以行权”,知时节以行权变也。巽为八节八风,复卦则乘三才为二十四节气

履卦除了在《周易》卦序是第10卦外,其它代表太阳历、五行、十天干的信息则很少,但是履卦的卦爻辞却是依据卦象对应的天象而得,历法的依据也是天象(见履卦解读:“履虎尾”天文溯源);又履卦有年岁之象,《尔雅》曰“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按第二陈、第三陈皆以履为和,前已述此彝族后天八卦(属《连山》体系)《归藏·说卦》逸象,和通禾,年从禾千声,故履卦有“年”象;岁,从步戌声,履为步,乾在戌位;履卦贞兑,兑为巫祝,故履有祀象。

 

秦简《归藏》:

履曰:昔者羿射陼,比庄石上,羿果射之,曰履□◇461

□曰:昔者羿毕十日,羿果毕之。思十日并出,以◇470

郭璞《山海经注》引《归藏?郑母经》:“昔者羿善射,毕十日,果毕之。”,奠也,奠为尊古文,故“郑母经”即尊母经,《归藏》首坤,尊母之义。

《淮南子·本经训》:

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

《易林·履之履》:“十乌俱飞,羿射九雌;雄得独全,虽惊不危。元刊《易林》旧注云:尧时十日并出,羿射其九日,九乌皆死。

《经义考》引元·吴莱云:“《归藏》今杂见他书颇类《易林》非古易也。”此《易林》引用《归藏》之文耳。

《归藏》履卦和《易林·履之履》都提到了后羿射十日,这样就把履卦与十日太阳历的关系拉近了。

《周易》六三武人为于大君”,武人或为羿,后羿之“后”为君之古称。蛊卦卦辞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彖》曰:“终则有始,天行也巽卦九五(即巽之蛊)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十天干属太阳历范畴,蛊卦帛书《易》作《说文》:“,数也。”巽卦帛书《易》作“筭”,《说文筭,计历数者。”可证蛊()、巽(筭)与历数有密切的关系。巽卦初六“利武人之贞”即履卦六三武人为于大君”之后羿也。

至于履卦对应的损益,孔在帛书《要》篇说:

《益》之卦也,春以授夏之时也,万勿(物)之所出也,长日之所至也,產之室也,故曰益。《授)》者,秋以授冬之时也,万勿(物)之所老衰也,长[夕]之所至也,故曰道窮焉,而產道[]焉。

现在终于恍然大悟,其理论根源在此矣!《杂卦传》“《损》、《益》,盛衰之始也。”损益《彖传》皆言“与时偕行”,全与“三陈九卦”之旨相合。

 

(四)对称法则:

九卦确定,三陈九卦图首尾加上乾卦,形成一副完美对称的卦图,体现了《周易》象数的美轮美奂!

上经自乾至履隔八卦,履至谦隔四卦,谦至复隔八卦;下经自恒卦至损益隔八卦,损益至困井隔四卦,困井至巽隔八卦,上下都是八四八。上经复卦隔七卦入下经,下经巽卦隔七卦又回到上经。七者,期也,切也(切从七,切换),“七日来复”。此与《周易》第64卦未济终而不终,《杂卦》第三组大过卦循环连互,第64卦夬仍返于乾,有异曲同工之妙!(详见《周易诠释·论《杂卦传》“互体”“三才”之道》

(五)九卦无离象:

九卦中的经卦,乾卦1见,坤卦2见,震卦3见,巽卦5见,坎卦2见,艮卦2见,兑卦3见,唯独没有离卦,离,明也,日也,暗无天日,文王拘于羑里之时也。离反坎,坎为忧,无离则有忧患,故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三、帛书《易传》“三陈九卦”巽改涣象数探秘:

上文说,帛书《易传》“三陈九卦”巽作涣,有音近假借的因素。现在探究其象数的原因。

笔者说过,古时传《易》是有画图的,今将九卦按上下经画卦如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易卦象如何看懂?
《易传》文白话解
[杨贤]帛书《周易》浅析
从帛书《易》说到传本《易传》(文:李守力)
第1-21节:《周易》巽卦卦德献疑:“巽,入也”或为“巽,逊也”(文:李守力)
关于易经,究竟是先有八卦,还是先有六十四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