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长高了

我 长 高 了

教学目标:

    1) 在活动中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厘米、米的认识;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量物体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渗透简单的统计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1、温故铺垫:比划出1厘米、1米的长度。

2、谈话创设情境:

同学们能猜一猜讲桌大约有多长?窗户的宽大约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猜测,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这时教师提出大家的猜测是否准确这一疑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验证猜想,总结方法。

小组活动:测量课桌宽度、门窗宽度。学生按每组46人,并且记录测量结果。

师:请每组同学先讨论一下每个人做什么,然后再测量。

生:分组测量讲桌长,窗户宽。汇报测量结果。

师: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

生:学生分析原因。

小结: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尺要拉直放平,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我们测量出的结果。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首先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测量同学的身高,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准确;然后教师将学生测量的结果收集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为什么有的会不一样?学生思考后发现有的同学在测量时方法不对,因而出现了误差;最后教师针对这一问题指导学生思考,正确的测量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在学生叙述后再用课件展示加深印象,从而使每个同学都能掌握测量的正确方法,并将此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记录数据。

三、测量身高,渗透统计内容。

1)、师:猜一猜同学的身高大约是多少?怎样知道猜测结果是否正确?

2)、请同学演示并叙述测量身高的正确方法。

3)、分小组开展活动,测量自己的身高。

4)、将同学的身高数据收集整理成一张表,引导学生学习看统计表。

5)、让学生讨论后再说一说自己了解到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通过统计表可以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逐步渗透统计初步知识,建立对统计初步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四、自由测量,深化发展。

师:你还想测量什么?

生:生自由发言。

讨论:怎样测量步长和手臂伸开的长度?

生:分组自由测量,记录数据。

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巡视指导。

生:汇报测量结果。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放手让学生去自由测量,想测量什么就测量什么,通过对各种不同实物的测量,巩固正确的测量方法,学会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同时也可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性的数据。)

五、总结回顾,巩固应用。

今天这节课开展了哪些活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1121一课研究之《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人教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精品)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认识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