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数学教学网

  要:“学生现实”是课例研究的一个重要关注点。从具体的课例研究中,尝试剖析“学生现实”在学生学习中的“起点”“生长点”及“延伸点”的作用。从“学生的现实”去寻找教学的素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还能够更好地提示相关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数学,构建数学认知结构。

关键词:学生的现实  生活现实  数学现实


郑毓信曾指出:“数学的发展主要地表现为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去建构新的理论。”推广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可以说,学生是以已有的“现实经验”为基础,去建构新的认识。“学生现实”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回顾自己教学的情况,有时觉得对教材把握得还不错,但学生学习的效果却不够理想。反思其中的原因,当时还以为自己钻研教材的深度不够,现在看来,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现实这一起点把握不准。当笔者更多地关注“学生现实”,并以此为思考导入新课的切入口或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口,教学尝试均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生活现实,顺利导入新课

教学《认识负数》一课,我们先播放了中央电视台2012年一月份某天的天气预报视频,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你能说说天气预报中哈尔滨的最低温度是多少?它是怎么写的?最高温度呢?

  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零下16度,写成-160C;最高零下3度,写成-30C

  你能当当天气预报员,播报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吗?最高温度是多少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这个温度么?

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氏度,是欧美国家用的。(2)以0为界,0上面的温度表示零上,0下面的温度表示零下。(3)刻度。要注意一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

学生播报天气,同桌互相纠正,集体交流。自学第1页的内容。

  你知道无锡一年中的最高温度么?(38℃)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8的刻度。 你知道无锡一年中的最低温度么?(零下5度左右)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吗?

分别板书这三个温度。

为了强调这个温度在零上,38还可以怎么写?(写成+38℃)这个零下5度应该怎么写?(写成—5℃)

读一读:正35,负5

分别说说在这3个不同的温度你的感受……

上述教学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现实”,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趣味”。在设计教学预案时,笔者仔细斟酌后认为:学生有天气预报的生活经验,应当能从天气预报的读法中找到相对应的温度。只是现在处于夏秋之季,负数的天气预报比较难找而已。当笔者从网上找到资料后,对资料进行相应的剪切与拼贴:选取几个都是负数温度的城市,一个0摄氏度及负数温度的城市,一正一负两个温度的城市为代表,让学生从中学习正负数。课上用拼接好的视频导入新课后,效果正如课前预测的那样,天气预报的视频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他们顺利地完成零下温度的读写工作,对负数有了初步的感知;再通过对课本例题的模拟播报,学生对负数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之后的学习非常顺利,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妙用数学现实,把握内在联系

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中的“试一试”,我是这样利用学生的数学现实,组织教学活动的──

出示米尺图,引导学生看图。

  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10厘米。

  你是怎么知道它是10厘米的?

  图上标了“厘米”的。

  10厘米还可以看成什么?

  还可以看成1分米。

  还可以看成100毫米。

  10厘米看成1分米时,它是1米的几分之几?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1分米是1米的十分之一,是0.1米。

  0.10米是怎么看的呢?

  把它看成10厘米,就是1米的百分之十,是0.10米。

  0.100米又是怎么看的呢?

  把它看成100毫米,就是1米的千分之一百,是0.100米。

  你真的看懂了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含义了吗?请完成书上“试一试”的填空。

……

反馈时让学生从右往左一列列地读着检查,最后得出结论:0.100米=0.10米=0.1米。再让学生从左往右读,发现小数末尾的0去掉了,小数的大小不变;从右往左读,发现小数末尾添了0,小数的大小还不变。于是,学生总结出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数学学习总是循序渐进的。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所积累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就成为学生的“数学现实”,这些现实应当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素材。从课内反馈的情况来看,全班学生只有两人开始写错,但对照直观图后都能修正出答案,其余学生都是正确的。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小数的性质都有了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因而发现并揭示出小数的性质就显得非常自然、水到渠成。本设计中的“数学现实”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米、厘米、分米与毫米的关系,这是在三年级就已经具备的数学基础;二是将1分米、1厘米及1毫米转化成以米为单位的知识,这是前面两节课所具备的数学基础。由于习题中是将两个知识点糅合在一起,又由于0.100米是数学及生活中都不太可能出现的数据,学生读起来有陌生的感觉,因此在教学预案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学情,没有采取全部“放”给学生的形式,而是“半扶半放”,帮助学生“数形结合”,厘清三个小数与图的关系,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再让学生解决剩余的问题。这样,学生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找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关系上,突出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检查时,也是通过对新旧知识的沟通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如让学生从最右边一列读起,读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关系,再次厘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学生在做题时非常顺利,都能轻松地找到0.100米、0.10米和0.1米的相等关系。两次成功的教学预设,增加了笔者研究的兴趣,于是逐一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筛选,发现并非所有课例都有“学生的现实”存在,有的课例很难找到“学生的现实”,或者学生即使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与新学内容的联系不是很大,又该如何处理呢?笔者再次深度阅读教材,发现这些课例中都会有直观图等教学资源,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是不是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主动完成知识建构呢?

三、用足直观资源,再造学生现实

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一课,我是这样组织教学活动的。

师  (出示例3及相应的直观图)为什么左边的图上写0.6,右边的图上写0.06

  左边的正方形被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十分之几,所以写成一位小数;右边的正方形被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它的百分之几,所以写成两位小数。

师  你会涂色表示0.60.06吗?

学生涂色并回答图下面的问题。

  你为什么要涂6份?

  因为每一份是它的十分之一,0.6是十分之六,所以要涂6份。

  也就是说,0.6里有(6)个0.1,那空白部分是零几点?

  0.4

  它里面又有多少个0.1

  0.4里有40.1

  0.80.9里又各有多少0.1呢?

  0.8里有80.10.9里有90.1

  1里面又有多少个0.1

  1里面有100.1

  右图中,你能从中找到0.1吗?它又可以看成多少个0.01?说明0.1里有多少个0.01

学生从图中找答案:0.1里有100.01

这一内容的教学,借助直观图在学习中再造了学习现实:学生不仅体会到小数的计数单位,而且还把握了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初步钻研教材时,似乎学生拥有一定的“数学现实”;仔细钻研教材后发现:本例的教学重点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而这一内容是对小数计数单位的扩展,是新的知识点,也是学生所不具备的知识储备。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了直观图,在帮助学生解读直观图内在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十分位、百分位计数单位的意义,并用好直观图的直观性,让学生亲眼看到10.10.10.10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拓展十进制的内涵。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认为:“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帮助和促进人成长的努力。”意即教学工作是为了帮助学生参与知识建构,而非让学生记住结果。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完成建构的过程,必须以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等为基础的,教学需要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从“学生的现实”去寻找教学的素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还能够更好地提示相关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数学,构建数学认知结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课研究之《小数的意义》教学实践
借助直观学习小数加减法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案例
借助目录教学 开启学习之旅
破解手把手教你破解高考三视图难题——优秀微课视频《三视图还原直观图——嵌入标准几何体法》附微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打细算〉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