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议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歌唱表现力

  作者:江苏省南京市扬子三小 刘婷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以音响为媒介,作用于人的听觉。艺术化的人声能让学生沉浸在充满艺术美的音响氛围中,打动人的心灵,激起人的情感共鸣,愉悦身心,满足情感的需求。构成人声的音响一般就是指唱歌。唱歌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方式。现行的小学音乐课堂中,唱歌教学是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最能显示学科特征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


  新课标中提到: 唱歌教学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方法,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自信而富有情感地演唱,从而感受、体会、理解音乐的美,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以“趣味性”为原则,重视音乐知识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本常识是使学生与音乐终身为伴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歌唱表现力的必备条件,这就如同学习语文的识文断字,只有在真正了解每个字正确的书写方法,又明白了字词和句子的含义之后,才能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年龄特点决定了应避免定位过高及单一的教学方式,以“趣味性”为前提,采用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把音乐知识有机地渗透到歌唱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掌握它。


  1. 音乐要素


  每首歌曲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我尝试通过让孩子们感受其节奏、音准、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逐步加强其对各种音乐要素的敏感反应,从而更好地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赋予歌唱以感人的魅力。我分别用走、跑、快跑来形容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让学生用观察瘸子走路的节奏来感受符点节奏,用跳高的动作让学生体会切分音的强弱感觉,用“回声”练习来感受轮唱的魅力……


  2. 创作背景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音乐作品风格也是各异的。真正演唱好一首作品,一定要知道是谁写的,是哪个年代,在那个年代有什么生活背景,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收集歌曲背景资料,并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或重组,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案


  二、以“接受性”为原则,渗透歌唱技巧


  歌唱技巧包括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和吐字等,对于小学生来说,歌唱技巧练习一定要在演唱活动中结合歌唱实践,并根据各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避免脱离歌唱活动的“专业化”、“成人化”的技能训练。


  1. 正确的呼吸


  女高音歌唱家梅尔芭说过: “要有完美的歌唱,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学习声乐的人,可以说已经成功了90%。”掌握初步的歌唱呼吸的方法,对于歌唱力度和气息的变化就能比较恰当地进行控制,使歌唱具有较强的表现力。由于歌唱的呼吸需要隐藏在身体内部的横膈膜运动,在初学阶段是一个很难用语言来形象、描述的问题,所以对于低年级学生我使用了一些气息游戏——用“闻花香”来训练吸气: “这儿的花真香啊,让我们闭上眼睛,深深地闻一次”; 用“吹肥皂泡”来训练歌唱的呼气: “肥皂泡像涌泉一样连续吹出,但当心——用力太猛会吹破; ”用伤心时的抽泣体会急呼吸( 偷气) 。运用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歌唱呼吸训练融入到歌唱实践中去,让学生更加易于接受。


  2. 轻声弱唱、以情带声


  这里的轻声弱唱是有气息支持的、音量较小而声音集中的一种歌唱方法,是符合少年儿童生理、心理健康发展规律的。“弱唱”能让学生养成聆听自己声音的习惯,将自己的声音与别人进行对比,有效改善班级歌唱时的音准问题。拉威尔曾说: “我认为伟大的音乐总是心灵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训练孩子的音准
小学音乐教案
我的低段音乐教学手段
苏万霞 小学音乐课教学训练学生歌唱能力导学方法新思考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小螺号教学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