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繁育与育种| 多产多赚!第1胎影响母猪一生窝产仔猪?

?? '硕腾猪业'



作者:单妹,凌宝明,蓝天,陈昌林,曾文彪

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猪群繁殖力水平是规模化猪场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在育种、生产中,后备猪的合理选留是保证猪群繁殖性能、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环节,对整个基础群生产潜力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目前中国养猪业主要依靠生产经验,从外形特点上对后备母猪进行选留。本研究以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清新分公司太平种猪场2011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8—8.5月龄开配后备母猪的第1胎分娩窝产仔数为基础数据,研究母猪早期生产性能与其后期繁殖性能的关系,希望明确后备母猪饲养的重要性,以期为后备母猪的选留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

试验动物

  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清新分公司太平种猪场长大二元杂种母猪。

试验方法

  2011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8~8.5月龄开配的后备母猪正常分娩的有968头,以窝产仔数为基础,分为高产仔数组、中产仔数组和低产仔数组,并连续跟踪到6胎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健仔数及分娩利用率。试验母猪分组情况见表1。


统计项目

  窝产仔数、产健仔数(初生体重≥0.8kg)、产活仔数(包括健仔、弱仔和畸形仔)、配种时间、分娩时间、断奶时间、母猪死淘数。各阶段统计时,没有剔除标准差以外的基础数据。

饲养管理

  日常饲养管理遵照公司内《种猪饲养管理指导书>条例。妊娠母猪饲养在半漏缝地板,实行单头限位栏饲养;哺乳母猪舍采用高床全漏缝地板,封闭猪舍,小单元高床饲养,哺乳期21d,哺乳单元实行全进全出。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发生重大疾病和疫情。

配种方式

  全部采用人工授精方式3次配种。早上接受试情公猪爬跨的母猪当天下午进行第1次输精,次日上午和下午各输精1次;下午接受试情公猪爬跨的母猪则第2天早上进行第1次输精,第3天上午和下午各输精1次。

统计分析

  先用Excel2003对数据进行整理,再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Dun-can7s法进行均数的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数±标准误表示。

结果与分析

不同胎次繁殖成绩

各组不同胎次窝产仔数情况

  由表2可知,第1胎各组窝产仔数差异极显著(P<0.01)。从各组2~6胎窝产仔数情况来看,高产仔数组的窝产仔数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产仔数组和低产仔数组;中产仔数组与低产仔数组间在2胎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但3~6胎间差异不显著(P>0.05)。

各组不同胎次窝产活仔数情况

  由表3可知,第1胎各组窝产活仔数差异极显著(P<0.01)。从2~6胎分娩的窝产活仔数来看,2~4胎高产仔数组与低产仔数组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6胎高产仔数组与中产仔数组窝产活仔数达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中产仔数组与低产仔数组,在第2胎依然保持显著性差异,但3~6胎次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注:同行肩标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字母相同或未标注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


各组不同胎次窝产健仔数情况

  由表4可知,窝产健仔数与窝产活仔数表现的趋势相似,在第1胎各组间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情况下,从2~4胎的成绩来看,高产仔数组极显著高于低产仔数组(P<0.01);2~5胎高产仔数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中产仔数组;3~6胎中产仔数组与低产仔数组差异不显著(P>0.05)。


各组不同胎次分娩情况

  从后面几胎的利用率来看,高产仔数组的利用率略高于中产仔数组和低产仔数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从各胎次淘汰的情况来看,除5胎外每胎淘汰率约10%~15%,但5胎淘汰率大幅提高,死淘率接近30%(表5)。分析发现,4胎分娩日期主要集中在2012年3、4月,5胎分娩日期主要集中在2013年8、9月,猪群处于高温期间,母猪死淘增加,也反映出该猪场现有环境条件或饲养管理方式尚存在不足,因此在生产中要加强母猪饲养管理,尽量为猪群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提高其繁殖性能。


讨论

  (1)目前中国养殖业主要依靠生产经验,从外形特点上对后备母猪进行选留,但由于后备母猪自身的生产性能与繁殖性能还没有充分表现,易造成优质母猪的错误淘汰。郑先瑞等(2013)研究发现,台系大白第2、3、5胎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认为第2胎韵繁殖性能可以作为台系大白后备母猪选留的重要依据[2]。从本研究各胎次繁殖情况的结果来看,高产仔数组后面几胎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窝产健仔数都高于低产仔数组和中产仔数组,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中产仔数组与低产仔数组间虽然不同胎次有一定的差异,但部分胎次还是表现出了规律性,这表明在受繁殖力遗传性状影响的同时,可能也与其他影响因素有关。因为产仔数本身是一个复合性状,遗传力低,一般只有0.1左右,其计值的变动范围为0.05~0.3[3],易受品种、季节、饲养管理等影响因素的干扰。本研究表明,母猪第1胎繁殖表现与以后各胎有显著相关性。

  (2)从各组不同胎次的利用情况来看,高产仔数组的利用率相对较高,可能一方面与猪群繁殖遗传性状好有关,另一方面与猪群身体状况、生殖系统发育状况有关,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原标题:母猪第1胎与后面几胎繁殖成绩的关系

对于上述话题,您有话要说?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一起来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头母猪年提供30头断奶仔猪的营养管理技术(摘录1)
权威文献||决定母猪终生生产水平的关键因素
浅谈提高母猪繁殖利用率的几点措施
兽医临床 | 妊娠母猪的健康管理(一)
权威机构解读背膘管理在后备、初产、二胎母猪中的重要意义
提高母猪繁殖力之技术良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