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议“圆环”




↑体重100公斤以上的育肥猪体表大量红疙瘩。



↑同场母猪



2009年拍摄的临近出栏的育肥猪。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圆环???


又到猪满身疙瘩的季节了,从2009年开始,气温一到30°左右时,多是100斤左右的育肥猪身上开始长“疙瘩”随着时间的推移,疙瘩会変紫色。圆环病毒!我相信很多人会这么说,可是大家注意,图中的猪已经很大了,并且两头猪膘情都非常好。得了“病毒病 ”膘情还这么好,有点说不过去吧。

我还有以下是我的几个疑问。

1.蚊虫叮咬???

大家注意,视频和图片中不是所有的猪都这样,只是个别的,难道蚊子跟某些猪有仇,只叮它一个;还有,请注意拍照时间,现在是6月中旬,的确有蚊子,但还没有达到秋季那么多;再说,什么蚊子能给猪后备叮出这么大的包,该不是蚊子和马蜂的杂交品种吧?

2.圆环病毒???

此现象多发7/8十斤以上的架子猪或育肥猪,之所以有人说是圆环是有一个“皮炎肾病综合症”。可是病毒病能让猪在出现明显病变后的一周甚至更长时间内食欲不减,精神状态不变?圆环还有个症状“多系统衰竭综合症”,难道圆环发病时有明文规定,得“皮炎”时不许得“衰竭”,得“衰竭”时不许得“皮炎”,如果没规定,为什么发病猪不消瘦。经过百度反复查阅,圆环病毒是死猪的,急性的10%,如果并发其它疾病,死亡率在25%或更多。

3.霉菌毒素???

每年北方3月开始解冻,到6月大约有三个月时间是玉米容易霉变的时候。现在谁也不喂明显发霉的玉米了,况且现在脱霉产品满天飞,但个别的霉变玉米还是存在的,可引起肝脏蓄积性中毒,大家注意长疙瘩的猪水门并未发现水肿和外翻,百度“猪霉菌毒素中毒”也没有身上长疙瘩这一项,所以,霉菌可能性也不大。
我本人偏向于“过敏性皮炎”这个结论。以下是我“百度”“过敏反应”的结果。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过敏常常发生在一部分相对固定的人群中,因为是具有过敏体质的人, 属于先天免疫功能异常,往往由遗传而来,也就是说,具有这种体质的人,发生过敏性的可能将伴随终生。

当然,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并非一定会发生过敏,这是由过敏发生的机制决定的。当具有过敏体质的人首次接触到致敏原(抗原)后,机体并不会产生过敏的症状,但是体内便会产出一种相应的特异抗体,当这种特异性抗体,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如果再次接触到这种抗原,特异性抗体便会与其相结合,使机体介质细胞脱颗粒,释放多种介质,从而产生一系列过敏症状。可见过敏的发生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能够多次接触同种过敏原。知道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对某种花粉过敏的人为什么只在春天发生过敏,而在其它季节就不会发病,这正是由于这些花只在春天开放,只有在春天才可能接触到它的花粉的缘故。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有些人接触到过敏源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由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有些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

机理

  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是一个复杂和抽象的过程,将I型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划分为三个阶段:

1、致敏阶段:过敏原进入机体后可选择诱导过敏原特异性B细胞产生抗体应答,此类抗体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即课本上所说的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的某些细胞,其中肥大细胞分布于皮下小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和黏膜下层,而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中)的表面相结合,而使机体处于对该过过原的致敏状态。通常这种致敏状态可维持数月或更长,如果长期不接触该过敏原,致敏状态可自行逐渐消失。

2、激发阶段:指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通过与致敏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抗体特异性结合,使这种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除了组织胺以外,还可以是前列腺素D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但它们的作用都相似,都可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和通透性增强,腺体分泌物增多。

3、效应阶段:指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的阶段。根据反应发生的快馒和持续的时间长短,可分为早期相反应和晚期相反应两种类型。早期相反应主要由组织胺引起,通常在接触过敏原数秒钟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晚期相反应由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引起,在过敏原刺激后6~12 h发生反应,可持续数天。

过敏原

诱发过敏反应的抗原称为过敏原。过敏原是过敏发生的必要条件。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常见的有2000-3000 种,医学文献记载接近2万种。它们通过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触等方式使机体产生过敏现象。

常见的过敏原如下:

1、吸入式过敏原:如花粉、柳絮粉尘螨虫、动物皮屑、油烟、油漆、汽车尾气、煤气香烟等。

2食入式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海鲜、动物脂肪、异体蛋白、酒精、毒品、抗菌素、消炎药、香油、香精、葱、姜、大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

3、接触式过敏原: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辐射、化妆品、洗发水、洗洁精、染发剂、肥皂、化纤用品、塑料、金属饰品(手表、项链、戒指、耳环)、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

4注射式过敏原:如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等。

5自身组织抗原: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受微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烧伤等生物、理化因素影响而使结构或组成发生改变的自身组织抗原,以及由于外伤或感染而释放的自身隐蔽抗原,也可成为过敏原。

临床表现

1、过敏性休克反应:

(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喉头水肿、气管支气管痉挛及肺水肿引起。表现为胸闷心悸、喉头有堵塞感、呼吸困难及脸色涨红等,伴有濒危感、口干、头昏、面部及四肢麻木。

(2)微循环障碍症状:由微血管广泛扩张所致。表现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畏寒、冷汗、脉搏微弱及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由脑部缺氧所致。表现为意识丧失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4)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荨麻疹以及其它各种皮疹等。

2血液病样反应。本组反应类型的区分主要取决于血象检验的改变。主要症状有:颗粒性白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3血清病样反应。其反应症状主要为血清病样改变,临床以突发的广泛性红斑及荨麻疹样发疹常见,并可伴发热、关节痛及淋巴肿大。

4、其它全身反应。由药物引起的皮肤黏膜发疹大部分属于此型。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过敏性药疹主要有:固定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湿疹皮炎型药疹、多型红斑及重症多形红斑药疹、光敏感性药疹等。

为什么说每年5月-8月末育肥猪身上的“疙瘩”大多是“过敏性皮炎”我们先研究一下猪的散热方式。

猪的散热有幅射,蒸发,对流及传导等形式。
1
辐射散热:由温度较高的物体表面(一般为皮肤)发射红外线,而由温度较低的物体接收的散热方式。经该途径散发的热量约占总散热量的70%85%。辐射散热与环境温差及辐射面积有关。当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时,无法靠辐射散热。
2
传导散热:将体热直接传给与机体相接触的较冷的物体。传导散热量除了与物体接触面积、温差大小有关外,还与所接触物体的导热性能密切相关。
3
对流散热:紧贴身体的空气由于辐射的结果温度升高,体积膨胀而上升,冷空气接着来补充,体表又与新移动过来的较冷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因而不断带走热量。
4
蒸发散热:是指体液的水分在皮肤和粘膜(主要是呼吸道粘膜)表面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当周围温度低于体温时,辐射是主要的散热方式,其次是体内热量传导至皮肤周围空气层,经对流散失。但当周围温度超过体温时,人可以通过出汗后蒸发散热,但猪因为汗腺不发达,只能是人为给猪身上淋水或滴水,然后通过蒸发散热。

就说6月份,白天最高温度能达到30℃左右而晚上却在15℃左右,对于猪来讲最适宜的温度是20℃-25摄氏度,当超过30℃低于10℃就会对猪产生应激反应。这样的话,在同一天当中,在中午炎热的时候,猪为了降温会通过加速体表血液流通和快速呼吸散发自身产热;而到了夜间,15℃左右的温度又比较凉,猪会收缩皮肤毛细血管降低流速,保持体温。这样长此以往,不但皮肤承受不住强烈持久刺激,猪体内调节系统也会产生紊乱。如果圈舍环境不好,有积水的话,猪为了散热会去积水的地方“打腻”,圈舍中的细菌很容易通过毛孔感染皮肤,综合所有因素在一起很容易造成皮肤的过敏反应。长势比较快的猪由于自身代谢功能强盛,皮肤表面洁净没有过多死皮覆盖,这样对刺激更敏感,所以就像视频中的一样,长势越好的猪“疙瘩”越严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夏天洗完淋浴后,躺在有凉风的地方睡觉,很容易起“风疹”,而冬天很容易感冒,之所以产生不同的后果,主要是刺激不同。一个是冷热刺激,一个是冷上加冷。
本人通过两年多的详细观察及跟踪,发现真正的圆环病毒出现“皮炎肾病综合症”的几率很小,“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比较多,并且在诊断时往往被忽视。 圆环诊断上需要综合考虑,从哺乳仔猪阶段就需要开始着手观察。通过两个案例跟同行们探讨一下我对圆环在临床表现上的看法,仅供参考。


↑大家注意,新生5日龄仔猪腹股沟淋巴结发青,如果发现几率比较高的话看看大群乳猪是不是稳定,这批乳猪进入保育时腹沟淋巴结是否能恢复正常或者如下图: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或者出现其它异常症状,猪群很不稳定,呼吸道,副猪,链球,腹泻等常见疾病两三种或者更多混感,同时个别保育猪出现无原因消瘦,剖检周身淋巴结苍白肿大外翻,且各脏器无明显可见异常病变,即可以考虑圆环病毒。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消瘦



↑下颌淋巴结肿大苍白




↑下颌淋巴结肿大,切开有黄色液体。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直径和空肠差不多。



↑心肌苍白



↑皮下脂肪变薄,肌肉没有血色。



↑各脏器浆膜未见异常。



↑肺尖叶有部分肺间区坏死。



↑肾表面未见异常。


我们在看下2013年的一个案例


↑如图连剖了5头保育猪,仅从肺脏就出现了明显不同的4种剖检表现,但5头保育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淋巴结异常肿大,如下图。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切开外翻多汁。



髂内淋巴结肿大数倍



↑髂内淋巴结切开后多汁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直径如空肠。



↑脾肿大。


2014年病例,认为是真正的皮炎肾病综合征。


↑保育猪腹下臀部大面积的出血斑。


↑肾脏的集合管有白色栓塞,肾盂内有白色结晶。


↑另一头小猪的肾情况更加严重。

↑两头小猪肾脏放大后



↑如图所示,真正的圆环“出血斑”与其它三头的“疙瘩”有明显不同。

以上仅是通过多年的林场经验对圆环病毒诊断的体会,而做到真正的确诊必须经过实验室诊断方能确定。由于条件的限制,可能有些养猪朋友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诊断,以上仅供此种情况下的诊断参考和交流。
如确实感觉有圆环病毒发生的可能,治疗方法以增强体质,促进代谢,防止继发感染为主。而彻底解决办法是做苗。
所以,请大家一定要看清事实,不要只片面追求一点而妄下结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猪病总结]疥螨的识别区分及防治方法
猪圆环病毒病临床上的七种表现形式
99条养猪技术问答,助你成为养猪专家!(五)
你真的清楚吗?猪皮肤出现丘疹红疙瘩是得了什么病?
这三种病夏季高发,而且症状相似,养猪人学会诊断才能对症下药
细述临床上三种猪圆环病毒病类型及治疗及防控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