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舌诊微课二:舌诊的外感辩证

舌诊很微妙的,舌质红不一定就是热,舌质淡白也不一定是寒。不要简单地舍舌取脉或者舍舌取症,要仔细地推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舌相。内经中“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就是这个意思吧。

——中医纪元

2010年8月7日

上面那段话是邹老师在七年前总结的。

在学习舌诊之前,我们先在心中存一个这样的认识,带着这样的认识,我们开始今天的舌诊辩证微课之旅。我们先给今天的舌诊课限制一个范围,就是外感病的舌诊辩证。

我们知道中医有四诊,望闻问切,其中望诊中的舌诊与脉(切)诊都非常重要。既然舌是人体的全息,脉也是身体情况的全息,那么四诊合参的意义在哪里,这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第一,按照全息理论,一个窗口就可以看到整体情况,为什么中医诊断上有好几个窗口呢?主要是为了互相印证,其次是不同的窗口对不同的身体部位的状态信息强弱会有不同。第二,窗口的诊断信号并不是窗口特有的;第三,懂得信号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要知道信号是如何产生的。

上图是五脏在舌上的反映,这里强调一点,五脏不是指五种脏器,而是五种功能,具体内容大家可以去看邹老师的《什么是中医》这本书。

症状和气色舌脈等都是宏观病理现象,西医的各种实验室指标及病理报告实际上都是微观病理现象。宏观现象和微观现象都是疾病的表象,疾病的本质就是机体状态的失衡。中医诊断就是通过疾病的表象判断身体失衡的情况,机体失衡情况既可以通过宏观表象来判断也可以通过微观表象来判断,故疗效显著的中医并不一定就要懂西医的各种检查指标。

这也是为啥我们群里很多朋友带着小孩去医院检查,拿了一堆体验单,开了许多药甚至挂水,却治不好病的原因。我们普通人掌握一些外感病的舌诊方法,对于照顾自己和家人是非常有好处的。很多朋友已经和我们反馈,用中医辩证的方法处理感冒,非常有效、非常迅速、非常舒服。

当然这里强调一点,我不是反对大家去医院检查化验,相反在情况不明朗的时候,我们建议大家去医院检查,以排除舌诊及症状不能表达的隐患。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正常的舌头是怎样的: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介绍了舌头在中医视角有两大重要的部分:舌体和舌苔,而舌体和舌苔又由各自颜色、形态的不同,而以各种组合形式呈现,从而反映出人体外感寒邪、湿邪、温邪等的不同情况及程度。

我们今天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实在找不到一条好舌头的照片,反而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的舌照是很多,这个还能勉强看一用。上图中,上面一层薄白的就是舌苔,是可以刮除的,舌苔下面粉色的就是舌体(也就是舌质)了。

对比上图,这张图显示舌苔厚腻,就说明身体出了问题。 大家看一下正常人的舌头是怎样的,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之后舌头的变化,都可以与正常情况对比:
正常的舌头,舌体饱满淡红,不大不小不胖不瘦;舌苔薄白分布均匀,舌面不干不湿。  下面我们按照人体感染不同邪气后,一一详解其在舌上的呈现: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各种不正常的舌头的颜色和形态。

一、风寒——舌体淡白(舌体颜色浅于正常)

舌体淡白考虑外感寒邪或者体质偏寒。如果是外感寒邪,可用通宣理肺丸或者邹老师研制的散寒茶。如果同时有咳嗽可加祛痰茶,感冒好了之后加服几天祛痰茶更好。 如果体质偏寒,这个说明外寒入体较深,需要用到附子理中丸,如果服药期间感觉上火,就需要加馨口茶以散郁火,老群友都很清楚,搭配吃不怕冷且不会燥。 如果是鼻炎(我们前期了解过,鼻炎是外感风寒未正确治疗,导致寒邪长久停留在鼻以上部位而造成的),需要用到温阳茶。清涕可用温阳茶+散寒茶,黄涕可用温阳茶+散寒茶+清阴茶(很快就会出),这样坚持一段时间,鼻炎很快就会好。

二、风热——舌体偏红

舌体偏红考虑外感温邪(风热感冒)或者体质偏热。

邹老师在感冒三篇的温邪感冒中讲过:“人受热以后会出现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出汗,口渴,发热等情况。寒邪伤阳气,热邪伤阴津……血液受热邪鼓动,脉搏跳动快而有力,面赤,舌红,鼻腔内的血管受热邪影响而膨胀,鼻息出现鼾声等。”外感温邪可以用银翘散、桑杏颗粒等,热邪重者可加清阴茶。体质偏热者除饮食上注意,平时也可饮用清阴茶来调理体质。温病后期,舌苍老,是为阴津严重受伤。

三、湿邪——舌体胖大水滑

人中湿邪反映在舌上就是舌体胖大水滑。

温邪会使舌体肿大,但是同时舌质变红,而湿邪则不同,湿邪使舌体变得胖嫩,大家可以想象一块豆腐,胖大质嫩。

如果是外感湿邪,可以用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

寒邪导致机体收缩发紧,使气血流动不畅,体内的热散发不出来。湿邪是慢慢渗透到你的机体里,让你的皮肤肌肉等组织的含水量大大增加,气血运行的阻力增大,体内的热量也不容易散发出来。

西医对湿邪没用任何概念,对这类感冒也就没有任何办法。病人浑身无力,低烧,持续好几个月都不能好。中医辨证论治,只要两三副中药就没事了。

寒邪的病人是全身酸疼,湿邪的病人是全身酸软无力;寒邪导致的发热是持续发热,湿邪导致的发热一般是午后加重;寒邪的病人一般脉象是紧而有力,湿邪的病人脉象一般是细软无力。在遇到发热很久,治疗无效,西医检查不出个所以然来的时候,一般要考虑到是否感冒了湿邪。如果的确是湿邪感冒,就用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

湿邪感冒一般没有夹温热之邪,其发热是体内的热量不能正常散发出来,利小便通阳热即能退。湿温是湿邪伤阳并有温热之邪伤阴,比湿邪感冒要凶险得多,必须利湿清热同时进行

以上内容摘自感冒三篇之风热感冒)。

四、寒邪+湿邪,

这种情况一般体质的问题,可以散寒茶+祛痰茶+附子理中丸,有郁热时加馨口茶。

然后再来清热即可。

五、温邪+湿邪:不一定会舌红

如果病人本身湿气重,舌头白胖,即使有热邪,也很难观察到舌红。这种情况即使中医高手也不一定当时就能判断出来有热邪,但是一开始没判断出来也没有关系,只要寒邪或者湿气去掉了,热邪自然就显露出来。

摘自邹时祯老师感冒三篇之湿邪感冒

如果是“湿人”,体质如此,就需要长期饮用祛痰茶来健脾利湿、调理身体。

六、寒湿温夹杂

今年冬天的小孩发热多为外寒严重,内热深藏。要散寒清热同步进行。

今年下半年的天气很怪异,影响到人体,内热重,但舌头多淡白,看不出来热像,而脈多有力而数,这种情况一定要加黄芩连翘等清热药。我体质本偏寒,很少用清热药,昨天不适,也用了,刚开始少量,效果不明显,加大量以后才舒服。发热时并没有口干舌燥的感觉,反倒觉得口中津液源源不断地生出,这应该就是为什么从舌头上看不出来热的原因吧。

今年冬天大家警惕出血热这类的属于温病血热证的流行病。如果感觉热自内蒸蒸而出可以用白茅根加馨口茶煮水喝。 

——中医纪元

此外,舌苔的厚薄、分布、颜色也可反应人体偏离平衡的情况。

如苔腻则湿重,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雨中雨后的青苔泥地,看起来就是湿腻的样子。

苔干燥则有内热,通俗说是把舌苔烤干了。

食积在儿童中比较普遍,这里就简单提一提。舌苔中间厚腻一般考虑有食积,可用大山楂丸或者保和丸。

舌苔颜色一般有白、黄、灰、黑四种颜色,白苔和黄苔较长见,黄苔多见于有热,白苔上附着一层黄苔则是寒邪导致的郁热。

中医诊断的本质实际上就是透过身体的一个窗口看身体整体情况,只有懂得每种不正常的情况是怎么产生的,才能够真正做出正确诊断。比如齿痕舌,如果你不知道齿痕舌是怎么产生的,只是记住中医诊断教材上的齿痕舌是脾虚的结论,很多情况下就是错误的。齿痕舌不一定就脾虚。

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开始时的那句话:

舌诊很微妙的,舌质红不一定就是热,舌质淡白也不一定是寒。不要简单地舍舌取脉或者舍舌取症,要仔细地推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舌相。内经中“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就是这个意思吧。

——中医纪元

2010年8月7日

此外要再次郑重强调,外感病的发展非常迅速,如果体质复杂,传变会更快更复杂。大家初掌握一些简单的判断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最开始以及拿不准的时候,一定要在群里咨询,详细地描述症状,不要耽误。

另外还要强调一点,西药如退烧药等对人体的影响,群友们都有所了解,所以希望大家在选择西药治疗外感病的时候,慎之再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你怎么看舌头,中医其实也很简单。
#舌苔 #舌头裂纹 #齿痕舌 #中医 #健康科普
长期出现“齿痕舌”,并不定都是湿气重,或许和几种问题有关系
怎么从舌头判断自己的体质?
中医舌诊能看出什么?舌苔胖大有齿痕,或是这6种疾病的信号
舌苔厚腻且有齿痕,是什么问题?教你看舌苔辨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