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起床之后》

一、事件经过

大二班的张烨在午睡起床时,请求老师让他在建筑区上修建大桥。老师说:“你先起床,吃完午点洗完手再修好吗?”说完转身就去帮助其他幼儿整理被子了。张烨的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故意将建筑区搭好的桥梁搞塌,边笑边大声喊着: “不好了桥塌了!”说着就穿着内衣开始搭起桥来。其他幼儿的眼睛也被这声巨响引到了建筑区,本来很有秩序的起床环节被搅了。老师严厉的说:“张烨,我刚才说的话没听懂吗?你居然诚心将桥搞塌,太不象话了。”并提出了“长针指向10之前(10分钟)将建筑区的积木收拾整齐,地面上不要有任何积木,完事后来找我”的要求。十分钟后,张烨带着胜利完成任务的自信的表情真的来找老师了,一边指着表一边说:“长针都过10了”。老师用严肃的表情看着张烨:“你觉得今天你做的对吗?起床之后应该做什么?”两句话吓得张烨不再自信,一脸无辜的还时不时的看看老师的脸色。

 

二、理论分析

(一)背景:张烨自211个月至今在园生活已经四年,现在是6岁男孩,在美术及建构方面有着特殊的才华,空间和时间知觉发展水平比一般幼儿要高出许多。语言表达及友好交往能力略显不足,特别的爱发脾气,特别是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制造很大的噪音来引起别人的注意。特别喜欢在建筑区搭建房子、桥梁等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上午室内区域活动结束的时候,张烨就曾请求老师将未搭完的大桥完成,但老师以该喝奶了为由拒绝了张烨的请求。

(二)背景提供信息:

1.张烨小朋友是一个个体发展差异明显的幼儿。

2.教师没有关注到张烨的需求,第二次拒绝了张烨的请求。

(三)事件过程

1.幼儿的反应:张烨在事件中经历了“请求——被拒绝——创造机会——被制止——被惩罚——兴奋的完成任务——被批评时的不安”的过程。在整个事件中,张烨在前半段采用的都是比较积极主动的行为,后半段则处于被动和不安的状态中。

积极表现:在整过过程中尝试使用语言与教师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能够采用一定的策略促成自己目标的达成;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指令做事;能够正确理解时间概念。

消极表现:提出要求的时间不适宜、大喊大叫、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使用不当策略。

问题分析:

1)张烨语言发展滞后影响了他的交往水平。

2)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较弱,不会以积极的交往方式与他人沟通。

3)张烨有交往和被关注的的需要。

2.教师的反应:教师在整个事件中经历了“说明原因——被激怒——严厉批评——提出与个体需求完全相反的要求——继续批评”的过程。教师被突发的巨响反映极大,不能理智的对待,始终以一种负面的情绪来应对,比较片面。

积极方面:能够说出拒绝的原因,并能够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连续提出三个要求。

消极表现:不能够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灵活的施以教育,容易被突发的事件所影响,而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采用适宜的方法去处理事件,应激能力差。

自身改进:教师应注重观察幼儿的需求,特别是发展差异较大的儿童,站在孩子的角度适当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注重引导和使用正面的教育方法;学会真正的和孩子商量。

(四)我的建议:

1.等待孩子的反应。老师既然征求孩子的意见了,就应该等待孩子的反应,是同意还是继续坚持,在做后面的决定。说完话后不等孩子有任何反应就转身走,可以看出老师的武断、命令性口吻是相当强的。

2.教师要特别关注发展差异明显幼儿的表现。在交接班时,教师要及时了解这些儿童上午的表现,很显然,教师在交接班这个过程中忽略了这个细节,导致张烨的两次请求均被拒绝,对于孩子来讲是多么的残酷。

如果以上两点教师都注意到了,那么后面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就小了。

3.教师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引导儿童认识自己的问题 ,尽量不使用简单粗暴的批评教育。在张烨找老师的时候,可以从尊重孩子的角度不质问张烨,而是先肯定张烨的优点,能够认识钟表、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后面可以再说张烨做的不好的地方,一定要具体,比如:故意将搭好的积木搞塌,大喊大叫影响了大家;不收拾完自己的床、不穿上衣服,那样做一是会感冒着凉,另外利用大班幼儿迫切想成为小学生的愿望来教育张烨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就要上小学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那样才能当小学生呢!这样帮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进而内省,达到教育的目的。

4.了解孩子的特点。十分钟孩子始终在尽力的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当他按时完成任务找到老师时,渴望的是得到老师的褒奖与肯定,而非质问与批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学案例研究
一封值得幼师反思的幼儿行为教育记录(深度好文)
浅谈幼儿园教师的“微笑”
【家园共育】三个家长工作案例分析
力荐园长、教师、家长一起看||家长怀疑老师打孩子。家长怎么办?幼儿园又怎么办?
【你问我答】如何让孩子远离坏老师的伤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