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阅读教学有效性杂谈的讲座
 时下教学中提得非常多的是有效性教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更是重中之重。有幸听了许爱华副校长关于阅读教学有效性杂谈的讲座、受益匪浅。

在教学中,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效,我觉得做法应是多方面的。在备课中,你制定的目标是否有效?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你是不是花了最少的时间,也就是一个效率问题,最后你是否达成了目标,学生学习的收获如何,也就是效果问题,这些都是教学有效性的体现。许校说,要使教学有效,首先得关注学生。是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不知道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又怎能使我们的教学有效?其中提到的几个学习状态,我觉得也很重要,要让我们的孩子处在缩短距离状态是十分难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老师一般都要求学生把知识弄懂、弄清楚,很少会提倡学生再留点疑问到课后思考,仿佛让所有的孩子把所有的知识都弄清楚了那就是成功的教学了。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学生心中还有疑问,才能调动他们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他们到课外去学,主动去学。

其次是关注教材,许校给我们举了许多例子,并给我们教师读书指了一条路: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二要站在语文教师教学的角度,三要站在编者的角度。无论站在哪个角度我们都得学会思考与提炼,要努力使自己的理解与文体相一致,使文本的内涵思想与语文教学相联系,使文本成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在阅读中我们才能一点一点地发现,一点一点地体悟,经过教师的引导,最终学生才能学得深刻而有效。

再次是关注课堂生成,这是一个灵活机智的生成状态,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文,课堂的生成都是不一样的,这也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记得自己在上《月亮的心愿》的时候,一个聪明的学生发现了一个知识点:“两天后”的一个艳阳天,孩子们一个都不少,排着队,愉快地走在郊游的路上。为什么用“两天后”,而不是“第二天”呢?当时马上让学生思考,哦,原来第二天是下雨天啊!在备课的时候根本就没发现这个问题,还是学生的眼睛“尖”发现问题了,经过集体探讨,一个当堂生成的问题也就当堂解决了。

最后是关注自己,也就是要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我的认识是不仅要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力,还要加强对文本的感悟性。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举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老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观摩课,邻校的教师问:“你的每一句话都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可能不止一个小时吧!”历史老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也可以说在教研室里的准备,则仅花了15分钟。”这个“一辈子”就是经常性阅读和积累,爱读书爱思考是语文教师能够胜任阅读教学的“本钱”。如果我们一味地模仿,一味地等待,那我们的收获永远要比别人少,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谛,当然,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和思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生有效阅读的策略研究》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文本细读,让语文课堂充满芳香——浅谈如何挖掘文本价值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国培计划2019——小学语文送教下乡项目
语文教学方法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方法研究
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