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彩源于课前教学的思考
 这次,我有幸听了“嘉兴市小学数学教学带头人课堂展示活动”,听了6节数学课和专家的精彩点评,让我对数学教学这门艺术有了更深刻地认识。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独出心裁,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源于执教者对教材的深入解读,精彩源于课前教学的思考,读着他们的教学思考,每一个环节设计是那么有想法。对教材中的难点,突破的方法也是形式多样,充分体现教师的智慧。



平师附小的倪培培老师上的《克和千克》。让我感受最深就是本课通过丰富估测的参照物,运用感悟类推的方法,把克与千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倪老师从超市里一袋苹果的标签入手,10元/1000克。通过称一称让学生理解1千克等于1000克,数一数1000克有5个苹果,类推出一个苹果大约200克。让学生估一估一个苹果的质量与你桌上的什么东西的质量差不多。感知一本数学书的质量,通过类推,让学生充分感受几本数学书大约是1千克。接着以数学书为参照物先体验比数学书轻的一角硬币和一颗山楂的质量。感受1克、10克、50克。再以数学书为参照物先体验比数学书重的物品。一节课中,学生的体验是丰富的,估测物与参照物一一比较,在量的累加的丰富体验中,在头脑中增加了参照物的存量,更好的建立了克和千克概念的感知。当学生估一颗山楂60克时,学生马上用50克的香肠为参照反驳;当学生说书包50千克时,学生就用自己的体重反驳。这节课为日后的估测活动做好物质储备和方法支撑,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角形的认识》一课,自己也听过很多次。可海宁紫薇小学的高月琴老师的课却让人意想不到。源于高老师的课前思考,思考一:孩子是否已经建立三角形的正确表现;思考二:孩子是否理解三角形稳定性的本质;思考三:钝角三角形短边上的高是否要认识?在探究三角形稳定性环节,通过与平行四边形的对比拉一拉中感知三角形的稳定性后。高老师追问梯形有稳定性吗?五边形呢?六变形呢?在学生的争论中让学生操作证明都没有稳定性。接着让学生思考怎样使四边形也具有稳定性呢?五边形、六变形也具有稳定性呢?这样的设计形象易懂,给学生渗透了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平面图形,也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对稳定性理解上的歧义。因为学生经常看到一些多边形的框架也很稳定,其实它有很多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组成的而具有稳定性。钝角三角形短边上的高是否要认识?高老师是这样操作的,让学生认识高后,让学生从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开始,由一般到特殊,寻找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高,接着出示一组平行线内的一个三角形,通过顶点的移动,让学生感受高在哪里?在各种变化的情景中你有什么发现?加深了对高的含义的理解,对后续的探究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教师通过几何画板,在动态中引导学生想象,顶点A向左移动是什么三角形?有没有可能变成等腰三角形呢?等边三角形呢?进一步让学生感悟按角分与按边分之间的联系。《三角形的内角和》始终围绕“角”、“边”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三角形的各个角的度数判断是什么三角形,通过对“度数”的解读,让学生产生对三角形“形”的想象,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从这次听课中我深切体会到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首先需要具有数学学科专业素养,不仅要精通小学数学教材、精通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把握好教学大纲,还要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这样上起课来才能精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贲友林:知识之外,数学还能加点什么“元素”?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案例评析与教学反思 >>数学反思>>教学中心>>教师俱乐部
三角形的面积说课稿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如何构建有效课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