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给孩子们一个理想课堂
 约翰?霍特的《孩子为何失败》一书已经反复翻阅,几十年前美国教育中的问题正在中国蔓延。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必须思考、探究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不再生活在失败中,怎样才能发现问题存在的原因。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对音乐方面的内容会格外关注。霍特先生曾经学过七年半的大提琴,在音乐课上由于老师的逼迫而产生的幻觉,觉得耳际嗡嗡作响,突然变得看不懂乐谱,课本上的音符好像一个接一个在移动,霍特几乎要歇斯底里了。而这种现象许多人甚至是职业音乐人中也有类似的经历。霍特先生认为,脑部组织和结构的问题只是“文盲”阅读困难的原因之一,而对于字形或符号的分辨能力多半是感情和心理上的立即反应,不是属于精神上的认知,是由于精神受到过度紧张和压力所产生的反应。在后来的音乐学习中,霍特从一次只能看一个音符,到一次可以阅读一组音符,得出一个结论:焦虑会降低认知范围。

我们需要教师的权威,需要学生按照老师的安排完成每堂课的教学,完成每天的作业,完成学校安排的每件任务。但是我们不能利用害怕和不安来作为控制学生的工具。

霍特先生在书中这样描绘他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你对着黑板讲解题目时,他们个个心有旁骛。我始终观察着乔治,我发现他一直在做自己的事——用铅笔在课桌上画一个范围,然后在里面钻洞。后来被你发现了,他一口否认,但是当我指出他所挖的洞时,他哑口无言了。格兰显得心不在焉,若有所思;南希更是大部分时间在做白日梦,幸好她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时,神智能够及时清醒;唐恩只有一半的时间在听课;罗拉的情形也差不多;马莎则用手比划成各种动物形状自娱,并且让手形动物在桌上乱爬。”这样的情形,60年后的今天仍然在重演着。那些善于伪装自己的学生使出各种“诡计”,与大人斗智斗勇。

我们的孩子为何需要伪装?是因为需要取悦大人。我们会对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期望值。那些真正有思考能力的学生,并没有必须去取悦大人的感觉,因为他们能很轻松地达到要求。而那些所谓“低能儿”,可能刚开始也会很努力,希望获得一个好的成绩,但是几次努力后不能扭转局面,他们就会就会采取另一种方式——把自己伪装的不才、无能。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降低别人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让自己的压力小一些;另一方面也能降低自己对自我的期望和要求,逐渐学会得过且过。当一个人准备失败时,他一定不会失望。

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所擅长的方面也是不同的。就拿我自己来说,小学和初中的课程都是很轻松地完成的。那是在别人的眼里,我就是一个优等生。可是上了高中,现实与理想的距离让我产生了逃避感,最终的结果就是成为了“低能儿”。如果不是艺术方面的特长拯救了我,让我最终成为了艺术系的“高材生”,我是否也就成为了可怜的失败者呢?

将心比心,我们是否该还给我们的孩子一个自由理想的教学环境,让他们愉快地学习,自信地学习,至少让我们的课堂不再让学生感到害怕!这是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也是孩子们心目中的理想课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小口琴校园游,开心同学不释手——阜南濛洼的孩子享受美妙音符
因为热爱,奔赴心中理想
如何训练孩子的音准
思维都能可视化,音乐教学呢?
音乐教学中音乐软件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被逼”练琴20年后,我希望现在的孩子们能不那么“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