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就是对孩子的教育

1、小国家如何办出全球最好的“大教育”,每个家长都该读一读

《45堂必修课,给父母和教师的世界最好的教育》

作者,陈之华,英国曼彻斯特都会大学视觉传播硕士,旅居芬兰六年,曾在美国开设个人工作室。西非洲卡拉巴大学艺术系客座讲师,担任芬兰赫尔辛基国际妇女会理事。现为自由作家与专栏作者,两个女儿在芬兰受教数载,著有《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等书。

对于芬兰,你们都不陌生吧!芬兰的圣诞老人,还有“愤怒的小鸟”。但是,芬兰不只有闻名世界的桑拿浴,呆萌的驯鹿,瑰丽的北极光,芬兰还有堪称世界第一的国民教育。

“不争”的教育,却让全世界看到了“教育奇迹”

1.芬兰是全球“成长竞争力”的第一名;

2.芬兰教育是全球最均衡、学生成绩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

3.芬兰的中学生被“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评为整体表现世界第一;

4.芬兰的高等教育,几乎被每一届世界经济论坛评为最佳;

5.教育已经超越 NOKIA,成为芬兰最炙手可热的品牌;

6.《经济学人》建议,欧洲领导人应暂时放下所有活动,“回芬兰的学校上课。”

看到这些成就,想想整个世界许多国家在拼的精英教育,还有畅销在我们周边的精英学,如《虎妈战歌》《哈佛女孩刘亦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你们会不会困惑:在近乎全球鸡血的教育大环境下,芬兰的“不争”是怎么成功的?

你们在精英教育的“压迫”下,是否想过:

  • 为什么孩子非得这般辛苦的读书不可呢?

  • 孩子这么辛苦,一定会过得更幸福吗?

  • 他们这样“拼”能为自己创造出什么生活质量?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陷入焦虑,越来越多的孩子厌学、轻生?

  • 我们这些聪明的族裔,为什么无法为生活和环境,做出更多的创新呢?

当我细细读完这本书,我有种卸下众多压力,而后豁然开朗的释放感。

教育是给每个孩子的!我们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就是给他最好的人生。

教育是改进个人的弱点,不给任何人贴标签

人都有弱点,但教育不是去再加深、择化这些弱点,来引发出教育的不平等。

就像书中这一篇“社会价值是一切的基础”,有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观念,又会诞生什么样的教育。

  • 在芬兰,孩子完整的人格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很重要!

  • 每一样工作都是尊贵的,无论它是什么工作;

  • 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无论功课怎样。

无论你是总统还是厨师,无论你是工人还是农民,无论你是医生还是清洁工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精英。

好的价值观念才能构成好的社会,好的社会才能诞生好的教育;而好的教育理所当然铸就幸福的人生。

不强调‘‘资优”,不是反对“精英”~

芬兰教育一心想的,是尽力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人生最适当的位置,让行行都能出状元。

而且它做到了。

他们坚持以一个真正“以人为本,不求躁进、不讲形式、不以赢为目标”的教育本质培养幸福的人。

芬兰教育对于“考试”的看法:

考试或评量,都是为了让学校、学生有求进步的机会。对于总是考不好的孩子,学校和老师都会特别关心、立刻辅导。只要一有不懂的情况,老师就让孩子有第二、第三次机会,直到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芬兰教育对于“报志愿”的看法:

芬兰教育有一项长期努力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尽量缩小各地各级学校的差距。所以大多数父母已经习惯就孩子的志向和路程远近等,来考虑下个阶段学校的选择。他们不会全体一致地以考上某A大,或是某A中为目标,也没有这种亚洲社会喜欢标榜的“**志愿”。

芬兰教育对于“分数”的看法:

在芬兰,“成绩不是用来表扬、较劲或羞辱其他孩子的工具。”

发考卷是学生个人和老师之间的事,所以老师会将考卷翻面、不喊出分数、一个一个学生发,或是直接走到学生面前交给他。自己考几分,和全班、别人都无关,因为成绩就是个人隐私,也不是拿来比较用的

……

教育不是赢在起跑线的百米赛,而是一场与自己赛跑的马拉松。

现代父母背负了太多太多的焦虑,甚至包裹住了我们对孩子最本质的爱和期待。

大环境下,父母们担心孩子学得不够多,跟不上成长曲线,更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点、输掉人生…… 可是,人生只是一场只在乎赢在起跑点的百米冲刺?

绝不是!学习是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芬兰的PISA测试成绩一直非常出色,但也许大家不知道,他们从来没有为此做专门的训练,他们从来不为任何测验做演练。我们的教育则不一样,无论什么考试,都要精心准备,竞赛如此,高考如此。教育如此,教育之外也如此,比如行业评比、比如体育比赛。

据统计,韩国学生每周花1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演习数学,芬兰学生只花4个多小时,中国学生花几个小时,大家应该问问周围的孩子都清楚的,惊人的不堪重负。

或许排开争第一的迷思,回到教育的本质“自然、平等、人性、品质和务实”。我们的教育所希望达到的百年育人的境界才能永续推动。

我们没有芬兰的优质教育环境,但可以学会

“怎么做,才能更接近世界最好的教育”

成功的教育是让孩子以‘正常’的方式,来走过各个养成阶段。” 要知道,再资优的孩子,最后都要面对生活与人生。

母语课上,老师会引导孩子进入丰富的语言和文学世界,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通过交流互动的学习方式讲故事、写故事;

体育课上,老师将孩子们带到森林,让孩子们找路,锻炼孩子的体能,培养他们的心智、方向感和自信心,游泳课,将孩子们带到市中心的游泳池,进行体验式、玩乐式教学;音乐课,让孩子感知世界各国不同的音乐风格,文化与艺术;

工艺课上学生自己设计、制作T恤,制作家具、灌制CD唱片等。初二的学生就开始到不同的单位进行实习(work practice)。

学以致用是他们的特色,学用脱节是我们的特长,难怪他们的孩子走出校门就能融入社会,而我们的很多孩子走出校门什么都不会。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成为自己。

这种能让孩子真正成为自己的教育,才是一种非常接近幸福的教育。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最遗憾的莫过于走的太远而忘记了为何出发,毕竟我们带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最初就是希望幸福、自信得做自己。

那么,实现这样的教育,需要多少钱呢?

或许就从这一本书的投资开始。

2、让孩子的成长在我们的有效努力下

彻底远离拐骗、绑架、虐待、性侵等……

  • 你们作为妈妈会因为孩子而刻意减少对负面新闻的“摄入”吗?

  • 会不会担心孩子会因此而悲伤或恐惧,或者担心无从回应孩子对于负面事件的疑惑和问询?

但我们都知道,世界不总是美好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到底需不需要对孩子屏蔽“负面”、“伤感”、“残酷”、“黑暗”呢?

比如,很多问题随着孩子的长大,无从绕行:

  • 你是否困扰于如何对纯洁的孩子述说这个美好的世界也存在着“坏”与“恶”?

  • 你是否不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既乐于助人、懂礼貌又坚决“不与陌生人说话”?

  • 你的孩子是否真的能像他口头答应的那样不因爱吃的零食、爱玩的玩具而擅自跟小区的某位阿姨走?

  • 怎样让孩子在“遇事找警察”和尊敬老师的前提下,也能对这些权威人物的做法保持警惕?

  • 如何告诉孩子“性侵”的界限以及何时该说“不”?

  • 怎样才能让孩子明白在网络另一头跟他聊天的,也许并不真的是同龄人而是位“怪叔叔”?

丽贝卡·贝利博士创作的《守护孩子安全一定要知道的17个方法》告诉你:

在日常生活中、在游戏中,如何强化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应急力,让安全意识深入孩子骨髓,让自我保护成为一种必备能力。

一本可以伴随孩子全部成长阶段的安全指导书

它把孩子从有意识开始到成年的安全教育沟通问题都给你讲清楚!

学会与孩子讨论各种棘手话题,让孩子受益,让自己成长

这个世界每天都有好的事情在发生,也有坏的事情在发生,往往坏的事情似乎更多。

如果有负面新闻出现时,我们会不会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关掉电视。或者是因为我们担心孩子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后,我们的回应不够好。

再也不必担心!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有趣的爸妈们都在看“童年智造”,微信搜索「童年智造」(ID:kidmadeto2013)全球优选亲子内容分享平台。

点击文章下方“了解更多”查看更多详细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芬兰征服世界的“奇迹教育”
世界公认的教育最强国,学生成绩好、创意强
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居然在这个国家!
芬兰教育做到了世界第一的秘密
给学生上一堂“失败课”
王建军 | “玩耍”其实是个好词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