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養生驛站——秋季治咳有妙招 | 頭條日報
每逢轉季日子開始會聽到特別多的咳嗽聲,清理喉嚨的聲,甚至是大力咯痰的聲,由於秋風起涼意多,秋燥的感覺漸增,又到了要滋潤的季節。

  中醫有話肺乃嬌臟,喜濕而惡燥;諸邪入浸,必先犯肺,都代表肺是最易受燥邪所傷亦先傷,燥邪多從口鼻進犯,蒸發我們身體的津液,令肺的滋潤減少,咽喉會乾、癢、乾咳、少痰或無痰,咽喉有硬物感,頻頻有清咽的動作,同口舌唇乾等症狀,嚴重者更會聲音沙啞,影響說話和呼吸暢順。或有大便乾結,皮膚乾癢等一系列因燥邪引起的不適症狀。此外,燥邪不會單一發生,多會結合熱邪形成溫燥,結合寒邪便會形成涼燥。

  溫燥會令人輕微身熱不暢,咽癢乾咳少痰或無痰,難咯出,口舌唇乾帶紅,大便都困難同乾結,嚴重者會身熱甚,臉紅耳赤,咽乾帶痛,痰無或帶黃色痰,或痰中帶血絲,便秘。發生時間多在初秋出現。

  涼燥無熱的表現反而怕凍,臉色蒼白,唇乾燥或乾裂,一樣會有咽癢乾咳少痰或無痰,不過痰色會帶透明或白色,大便乾結,發生時間多在深秋出現。

  進入秋季之後要懂得滋陰潤燥,可多吃一點雪梨、雪耳等潤肺潤燥飲食,這些食物可以幫助我們有效預防秋季咳嗽。

  藥膳方面,涼燥與溫燥都有不同的湯方所對應,例如以下湯水︰

雙冬淮山湯(溫燥)

天冬十克,麥冬十克,玉竹十克,淮山十五克,杞子十克,茯苓十五克,大棗三粒

作用︰滋陰清熱潤燥,補肺健腎

太子參蘇葉湯(涼燥)

太子參十五克,紫蘇葉十五克,杏仁十克,陳皮五克,生薑三片,半夏十克,茯苓十克,大棗三粒

作用︰散寒解涼燥,止咳潤肺

另外有兩個對應燥邪的妙穴

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直上三吋,脛骨內側緣後方處。

用處是滋潤脾腎,增強正氣以緩解秋燥

一日按一次,每次十分鐘

合谷穴︰位置在一二掌骨之間,俗稱虎口位。

用處是疏解風熱,宣清肺燥的作用。一日一次,每次十分鐘

(注意︰以上的湯方和穴位,都不適合感冒者或孕婦服用和使用,如有懷疑都應該先向註冊中醫師諮詢)

  詳情請諮詢註冊中醫師。

華潤堂註冊中醫師

莫翠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痰
退烧后痰咳、咽嗓疼痛治法~阳后化痰汤
喝什么茶对肺有好处?
痰淤引起心肺功能衰竭治法
精品19566郝现军思考中医短信录【524】
《临床实用中药学》系列讲稿(十九)——桑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