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单田芳:再无下回分解

2018年9月11日,单田芳去世
图为单田芳

原载:《看天下》2018年第25期

作者:沈佳音

如果我告诉你,我是看着《熊出没》长大的,你一定能猜到我是一个“零零后”;但如果我告诉你,我是听着单田芳长大的,你一定猜不到我的年龄。从“三零后”到“零零后”,他们仿佛有一个交点——单田芳的评书。

单田芳有一个评书小段名为《刘德华开演唱会》,他自嘲道:“同样是演员,我没有刘德华那么大的影响力。”但倘若做一个调查,也许单田芳的听众并不比刘德华少,数以亿计。曾经,“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

2018年9月11日,一代评书大师单田芳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逝世,享年84岁。身后留下了110部评书作品,共计12000余集,时长约6000多个小时。那个说着“尝尽人间酸甜苦辣,评说历史风云变幻”的老爷子走了,那句沙哑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从此也成了绝响。

人生其实就一个字:熬

评书并非单田芳人生的第一选择。成名后,在一次采访中,他坦言,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会继续学业,虽然他出身于曲艺世家,他的祖父、父亲、母亲、伯父、叔叔、三个舅舅都是搞曲艺的。母亲王香桂是东北三省有名的西河大鼓艺人,临产的那天还在台上说着《杨家将》,单田芳差点就降生在书台上。

但单田芳的父亲恨透了说书这一行,发誓要改换门庭。所以单田芳原本一心读书,准备考大学。1953年,单田芳高中毕业,东北工学院和沈阳医学院都给他寄了录取通知书。可偏偏这时候他家陷入困境——父亲被抓入狱,母亲因此与他离婚,扔下一大家子远走他乡,而单田芳自己又痔疮发作。无奈,在亲友的建议下,19岁的单田芳放弃读书,开始拜师学艺。

不过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单田芳对曲艺有“半仙之体”,满肚子都是书,用心钻研后,技艺突飞猛进。1956年大年初一,他第一次登台表演,一年后,他在辽宁鞍山已经成小红人了,收入颇丰。

然而,很快又面临合作化,接着是文化大革命,单田芳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下放农村,挨打受骂如同家常便饭,牙齿也被打掉了几颗。后来有人问他当时是否想过自杀,他的回答很简单:“人活着脸皮要厚一点。”死固然需要很大的勇气,而在那样的环境中,活着却更加艰难。

文革后,因为落实政策的事一直迟迟不能解决,单田芳着急上火,嗓子就出了问题,几乎说不出话来,耳朵也聋得不行,吃了好多药都不管用。

动了三次手术,单田芳的嗓子变成了如今他标志性的嘶哑嗓音,业内称之为“云遮月”。另一位著名的评书艺术家刘兰芳曾评价说,“别看单田芳先生声音嘶哑,这种云遮月的嗓子还是很入耳的。他的长书说得不错,通俗易懂、老少咸宜,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评书表演艺术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单田芳为什么说自己欺师灭祖
别了,单田芳
单田芳趣说人生
“下回分解”成追忆 怀念说书人单田芳!
单田芳:说书背后的故事
单田芳书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