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的的一首《赠赵晦之吹笛侍儿》,被称为咏物诗词的范文

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

宋代 苏轼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

龙须半剪,凤膺微涨,玉肌匀绕。

木落淮南,雨晴云梦,月明风袅。

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后,知孤负、秋多少。

闻道岭南太守,后堂深,绿珠娇小。

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

嚼徵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

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赏析

据《东坡纪年录》载,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但从诗词内容上来看当有误。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十一月初,苏轼即已到达密州开始知州生涯,而这首词的内容是说苏轼在苏州(闾丘公显)家中,见到其侍妾懿卿善吹笛,想起了远在岭南的好友赵晦之,遂作此词以寄之,故《纪年录》所载当有误,我们姑且认为这首词作于苏轼从杭州赴密州途中经过苏州时所作,之后若发现其他时间证据当及时修正。

这是一篇“咏笛词”,整首词读罢,会觉得其在构思、比喻、结构安排上都堪称一篇咏物词的范文。上阙先从笛的取材开始,“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楚地山中盛产上好的竹子,这些修长优质的竹子就长在一片片的山林间,卓尔不群、耸立挺拔,这些竹子都是做笛子的好材料。“龙须半剪,凤膺微涨,玉肌匀绕”,龙须指用竹子做笛时在首劲那儿留有的几根竹须,凤膺微涨指笛子首节下方靠近首劲处浑圆饱满,膺即胸膛,玉肌匀绕,指笛子的整个质感,就像女子的肌肤一样匀称柔滑。这三处比喻是诗词中形容所咏之物的绝妙典范,三句读罢,一个精致的像玉一般、柔美的像女子一般的竹笛就浮现在眼前,你不禁想象,用这样的笛子所吹奏的乐曲,当是多么的悠扬动听,那么诗人接下来就告诉你。“木落淮南,雨晴云梦,月明风袅”,当这样的竹笛吹奏时,你闭上眼睛仔细感受,那声音像风吹秋叶落在淮南,那景象像雨过天青云梦之边,那感觉像月明星稀、荡舟江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诗人形容当你听到笛声时,你所有的感官都被最柔和的刺激着、撩拨着,这应该是最高档的舒适吧。听到这么美的笛声,你不得不想到古之先贤中那些善吹笛者,“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后,知孤负、秋多少”,中郎指东汉蔡邕,《后汉书》载,邕尝为中郎将,善吹笛,其声独绝,桓伊,东晋名士《世说新语》载其善吹《笛上三弄》,这些善吹笛子的名士先贤早已不在,而这些适吹笛曲的秋夜,就不知被辜负了多少,实为惋惜!诗人看到精美的竹笛,想到了听笛曲的感受,自然而然就迫切地想听一曲,而凄然顾影,那些善吹笛曲的名士却早已远去。上阙读到最后,就有一种高山流水的感觉,诗人找不见善吹笛曲的名士,他找不到自己的俞伯牙,他找不到自己的知音呀。

词转下阙,诗人想起了赵晦之侍儿的吹笛才能,“闻道岭南太守,后堂深,绿珠娇小。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我听说岭南太守你赵晦之家,金屋藏娇,有一位娇小的爱妾名叫绿珠,时常闲倚窗前吹奏一曲,梁州未彻,霓裳已起,悠扬回荡、余音婉转。“嚼徵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美妙的笛曲,能使宫音和徵音融合起来,其间的辅音会流出商音和羽音,浑然天成,像是天上传来的仙乐一般。赵晦之时任藤州知州(今广西藤县),最后一句作者勉励贬官岭南的赵晦之,既有佳人相伴、又有仙乐暂鸣,一曲《霜天晓角》,“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贵耳录》谓此词有“八字谥”。“楚山”两句,写的是笛子的材质;“龙须”三句,写的是笛子的外观;“木落”三句,写的是演奏的最佳时机;“自中郎”三句,写的是吹笛旧事;“闻道”三句,写的是吹笛的人;“绮窗”三句,写的是笛子奏的乐曲;“嚼徵”三句,写的是笛子的音调;“为使君”三句,写的是听笛子的功效。然后宫商徵羽,五音用其四,就少一个“角”字。句末作“霜天晓”,省了最后一个字“角”,不完美中的大完美。

作为咏物词,词人写的是吹笛的事件,但是从头到尾没有出现一个“笛”字。通过从各个方面的细致描写,涉及历史、音乐等等典故,调动多种感官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完美的吹笛图,堪称咏物词的典范,也将宋词婉约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苏轼与民族器乐——纪念苏轼逝世900周年(5)
​《水龙吟·楚山修竹如云》苏轼
【诗说古乐(三)·笛】谁家玉笛暗飞声
婺州老友,来自周林生老师撰写丨笛曲【早晨】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
著名笛子演奏家 吴良松副教授 竹笛曲(29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