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维也纳中央陵园
    

7月23日第24天周一:接着坐有轨电车去维也纳中央陵园 (Vienna Central Cemetery),陵园坐落在维也纳东南郊,车开了大概有十几站路,总算停在陵园大门口。哪儿都一样,门口是售卖鲜花等祭奠品的小店。

 

维也纳中央陵园以一座气势宏伟的分离派风格的中央公墓教堂为中心发散开去。占地240公顷,面积相当于一个行政街区,有近300年的历史。单是墓穴就有33万座,是全欧洲第二大陵园,自其建成以来,这里共安葬了250多万人,由于占地面积大,墓地分成几个墓区。陵园核心区是19世纪初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在位时修建的,最初只有皇公贵族才能埋葬在这里,1874年公墓所在地区的维也纳市政府规定,在公墓内开辟荣誉墓区,凡对国家做出重要贡献而被市政府授予荣誉公民的人逝世后都可免费得到一块墓地。随着在此安葬和迁葬此地的名人的增多,中央陵园渐渐成为奥地利最有影响的荣誉公墓。历史上许多维也纳乃至奥地利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界名人都安葬于此。

 

 

 

 

 

在陵园的3个粗大的铁门中间,竖立着两座尖塔形的弗朗茨皇帝的纪念碑。进入大门,右侧是骨灰堂,中间是一条笔直宽阔的柏油马路。马路两侧各有一排红砖绿顶的拱廊,里面是修饰华丽的昔日皇公贵族的墓地,其实这座陵园设计、装饰得就像是个公园,并不像是墓地。站在陵园中心放眼望去,在绿树掩映中的墓区让人感到的只有宁静祥和,绝无一丝孤寂和悲凉。同时公墓里材质不同、造型各异的墓碑和雕塑自身就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给公墓增添了不少艺术气息,纯粹就是一个古典雕塑的展示区,成为人们公认的维也纳最美的地点之一。这些漂亮的墓碑和祭烛花束和草地树木,宽敞的林荫大道融为一体,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在寂静的陵园里,拜奠者显得微不足道。

 

 

 

 

 

 

马路尽头矗立着一座半球形绿屋顶的中央公墓教堂,教堂内饰华丽明亮,教堂前的广场里埋葬的都是奥地利著名的科学家。

 

 

 

 

 

 

使维也纳中央陵园声名远播的,是位于墓区里的音乐家墓地园区,在靠近中央马路尽头的左侧,林立的墓碑,静穆的雕塑,安详的祭烛与花束,构成一座古典音乐的殿堂。到这里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祭奠这些伟大的音乐生命。这里除了安葬着勃拉姆斯、贝多芬、舒伯特和施特劳斯家族(小约翰·施特劳斯、老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施特劳斯)等20多位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外,还有一座被誉为“音乐神童”的莫扎特的纪念碑。这片园区最中间的是1859年建立的莫扎特纪念碑。这是一座青铜制成的纪念碑,底座正面是莫扎特侧面头像,顶上的音乐女神雕像神情哀切,低头垂手坐在一摞乐谱稿上,手上还拿着一页未完成的乐谱。莫扎特的一生非常贫困,逝世后甚至买不起一块像样的墓地,只能埋在圣马克斯公墓一侧贫民的坟堆里。后来,他的朋友们凑钱给他修整了墓穴,并立了一块墓碑。旁边一个小天使用手支着头靠在墓碑上。为了纪念这一段历史,音乐之友协会决定不把他的遗骨迁到中央公墓来,而只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纪念碑。从那以后,这一小块墓地成为著名的音乐家、剧作家、导演等身后集合的地方。

 

 

以莫扎特纪念碑为中心,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约翰·施特劳斯等音乐大师的墓穴呈半环形依次分布周围。贝多芬的墓碑三面有3棵苍翠的松柏,这是一座锥形的白色大理石墓碑,造型简洁方正,正面底座上用黑字写着:“贝多芬1770~1827”,墓碑中间雕刻着一架金色的竖琴,顶端是一条蛇团团围住一只展翅欲飞的金蝴蝶。蝴蝶象征着渴望自由飞翔的贝多芬,蛇则象征着病魔。贝多芬的一生是与命运进行顽强斗争的一生。贝多芬自26岁开始听力明显下降,但直到两耳失聪后,他还写出了大量传世之作。

   

舒伯特墓紧挨在贝多芬墓碑的右侧,墓碑也是白色大理石的,有2米多高。墓碑上雕刻着一个带翅膀的音乐女神正在给舒伯特戴上音乐桂冠,在舒伯特的头像下,有一位小天使和他献上的花篮。舒伯特非常钦佩贝多芬的音乐才能,并自视为贝多芬的学生。临终时他留下遗嘱,要求埋葬在贝多芬旁边。但这两位音乐大师生前都很清贫,最初都被埋葬在市内一个小公墓里。直到1888年,音乐之友协会才将他们一起迁到中央公墓来,并为他们修建了较大的墓碑。

 

 在贝多芬和舒伯特墓的斜对面,是另一位音乐大师勃拉姆斯的墓地,墓碑上方雕刻着勃拉姆斯面对乐谱沉思的胸像。旁边则是作为音乐的推广者的尼克劳斯(Nikolaus Dumba)的墓碑,他是勃拉姆斯、理查德·瓦格纳和约翰·施特劳斯的联系人。他与这些大师保持友谊并分享他对音乐的热情和经济上的强力支持。

 

“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墓显得最华丽。墓碑上,在几位音乐女神的簇拥中,是小施特劳斯面向人们微笑的头像,仿佛正在哼唱着他那婉转悠扬的传世之作“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他的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及大弟弟约瑟夫·施特劳斯的墓地也在附近。

  

 

 

弗朗茲.冯.苏佩(Franz von Suppe)慕碑简朴一些,这位轻歌剧创作大师的胸像围绕在三个小天使之中。他创作的《轻骑兵》于1866年3月21日首演。時至今日,虽然轻歌剧本身已极少演出了,但这个曲子还是有很多人喜欢。

 

胡戈·沃尔夫(Hugo Wolf)的墓碑反映出这位怪才对生活的留恋。出生于现斯洛文尼亚的沃尔夫1875年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两年后被开除。1881年曾短暂担任过萨尔茨堡歌剧院第二合唱指挥,沃尔夫是舒曼之后最伟大的德奥艺术歌曲作曲家。其歌曲作品继承了自舒伯特以来的传统,又深受瓦格纳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沃尔夫非常注重歌词的文学性,强调严格按歌词的重音和分节来谱曲。其歌曲多用通谱歌体,演唱方法近似朗诵调。钢琴伴奏具有极高的独立性,常用复杂的半音和声,有时也用简单的自然音和声。沃尔夫常短时期内集中为某个诗人的诗谱曲,力图表现其作品的内涵和个人的气质。但他生活来源主要靠写音乐评论和友人接济。1897年,才37岁英年的沃尔夫精神失常,1903年死于精神病院。

 

在这些音乐大师的墓地周围,还有许多其他方面艺术人士的墓地。雕刻精细的墓碑记载着他们生前的显赫经历。如著名的乐器制造大师让.斯坦琪尔(Jean Baptiste Streicher)一家等等,名人太多,无法一一尽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旅欧散记169
100个世界景点背后的故事3
新年快乐!维也纳
清明节,怀念音乐大师们
纵穿欧洲(7)
墓碑音乐史——探寻维也纳中央公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