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味宜昌“春八鲜”
文/ 楊善全(省十大功勋楚菜大师)向 东(巴楚美食硏究院客邀硏究员)
“蒌篙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东坡
“新津韭黄天下无
色如鹅黄三尺余”
陆 游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
杜 甫
“嫩箨香苞初出林
于陵论价重如金”
李商隐
过往,追逐时令美食,一直是历代先贤们的钟爱,如今,追随传统文化,被新消费场景进一步“唤活”,时令饮食正日趋被更多青年人所青睐,三峡水暖舌先知,近些年来,人们关注饮食,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春浓时分游春、尝春.品春了。
春分刚过,雨水将至,春味正浓,早些年一直广泛流传在宜昌的“春八鲜”也正以便捷易寻的方式,进入了平民百姓的生活平台。
老饕们心中的“春八鲜”,最早出于《金陵野史》之“春八鲜与野菜”一文中,所谓“春八鲜”就是古代金陵的八样蔬菜,它们是:芦蒿,豌豆苗、蒜苗、春笋、蘑菇、莴苣、蚕豆。金陵乃自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始,是中国“六朝故都”,也是普天下众多美食的集合之地。京城天子脚下香,金陵传出“春八鲜”,全国争相效仿,纷纷推出“春八鲜”。由于各地域习俗不一,各地说法不一,且经纬气侯不同,适栽食材不同,故各地的春八鲜亦不尽同。
宜昌这千年江南风韵的山村水廓,进出长江三峡的水陆中转西塞重镇,南北口味大汇集大融和之地,山多水冷,春早乍寒,宜昌的春八鲜与金陵春八鲜显然不同。作者寻味宜昌,历代坊间口传心记“宜昌春八鲜”为:春笋、豌豆尖、新胡豆、香椿芽、蒜苗、春菌、春韭、青蒿。
纵观各地春八鲜食材虽然不同,但我们可以发现历代古人与自然相处和谐的智慧,他们都善于用美食去顺应时节,“不时不食”的核心相同,不时不食是中国人对自然和时间的认知,也是一种世代传承下来的生活智慧和饮食文化。
下面,让我们用“不时不食”的覌念,更有深度地去审視“宜昌春八鲜”所承载的饮食文化,把我们宜昌春八鲜的故事,讲得更有生活深度,更有时尚美感,更有历史回味。
【宜昌春笋之嫩脆】
宜昌地域漫山皆生竹笋,春笋是宜昌人开春尝鲜,最爱吃的第一口春菜。
选择五峯长阳深山的冷烟熏五花腊肉,与第一场春雨滋润刚破土抜节的嫩笋尖小火慢炖,素有“蔬中之肉”的笋尖与油脂胭红的腊肉,在锅里互相渗透,互相成全,互相烘托,互济互补,如同小两口恩爱缠绵,如胶似漆,爱情之火越烧越旺,爱情之肴越熬越香,越熬越浓,食之品之,那种腊五花肉肥瘦糯滑,笋尖清脆爽口,肉带笋香,笋浸肉味,每一口都是高潮。“曾经沦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只有親口尝过农家腊肉炖笋尖的食客,才懂得,肉焖笋总是要去更乡间的地方,才更有味,方知道究竟什么才是春的味道。
春笋吃法多多,宜昌人常将嫩笋撕丝燥水后凉拌肚条,鸡絲,清香爽口,嫩脆生津。用嫩笋炒里脊丝,嫩笋煨仔排,笋块煲乌鸡,更是清香扑鼻,满屋春融融。用清水笋尖拌当阳荸荠,甘甜爽脆,更招青春男女开怀。
春笋春生,翠翠绿绿,欣欣向上,箭指兰天,春吃春笋好口彩,故春笋排在宜昌春八鲜之首,乃民心所向。
【宜昌豌豆苗之清芬】
春上田垅,待耕大田疯长准备沤底肥的豌豆苗,是宜昌人尝春品春的最早大路绿蔬菜,由于豌豆苗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所以豆叶碧绿味浓。用对半荤素混合油热锅快炒豌豆苗,是宴席上的抢手菜,且是调理便秘和高血压的尤物。用豌豆苗与嫩豆腐做汤,尤其味鲜,汤中一青二白,清清白白,极有食趣。人都说豌豆苗豆腐汤,较乾隆皇帝下江南戏村姑,他欣赏的红嘴绿鹦哥(菠菜)翡翠白玉板(豆腐)汤,更科学健康,有过之而无不及。当选宜昌春八鲜,当之无愧。
【宜昌青蚕豆之糯香】
宜昌青蚕豆即青胡豆,新胡豆,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有健皮健胃之医疗保健功能。
新蚕豆味长糯香,可作粮亦可作菜肴。青蚕豆油炸作怪味豆,兰花豆这是川味与广味在宜昌
大融和大碰撞产生的新潮宜昌菜翘楚。青蚕豆米爆京片,青蚕豆米炒虾仁,新蚕豆米炒鸡蛋,这都是市民摆得上春宴的炫靓春肴。
尤其是青蚕豆晒干经炒,煮,发酵,做成酱,蚕豆是名扬天下涪陵豆办的魂,是宜昌农家豆办巴楚味之源。所以青蚕豆进宜昌春八鲜理所当然。
【宜昌香椿之芳香】
初春二三月,一夜柔风酥雨,香椿树上忽地从枝头抽出几片红红的嫩芽叶来,春阳一照,芽儿渐长,三五日就长成一只只小鸡毛毽子似的,搁在椿树枝上,再长大一点,椿芽渐成黄绿,这就是宜昌人人见人爱,一人嘴动百人闻着香的“春天芽儿”。
折下绿柄,摘几片尖菱形绿边红叶的叶芽,放入沸水中快焯,顿时满屋芳香四溢,把暗红紫绿的焯水楿芽用小麻油.姜蒜絲、酱醋拌调,入口说不尽的浓香,是佐酒的春之佳肴。
还可以用椿芽炒鸡蛋,炒肉絲,炒腊肉……这些都是农家乐招俫食客品春的招客菜。
吃椿芽,当抢在初春二.三月细细品味,此时椿芽虽贵,每小扎买5元,划60元一斤,但不必心疼,此时椿芽味道就是芳芬味长,吃一餐三天打嗝都是椿芽香,挥之不去。过了三月尾,椿芽则色香味大去不复矣,故“吃椿惜取初春时
莫待芽壮老吃枝”
【宜昌蒜苗之味浓】
宜昌人爱蒜之说,首先当说蒜苗炒回锅肉,蒜爆胭脂腊肉,蒜香黄鳝锅,金蒜仔排,蒜蓉大虾……这些都是蒜苗的杰作,离了蒜,味减半。
据宜昌资深老饕讲,蒜苗单恁调味、增香就进宜昌春八鲜,实难以服众,可它别有外因,因为宜昌枝江七星台紫皮大蒜早在三国纷争时就出了大彩。
相传关羽大意失荆州,走麦城被杀以后,刘备从成都统大军杀向东吴,为二弟关羽报仇。
刘备报仇心切,一路攻城抜寨,孤军深入,杀到猇亭,遭东吴少帅陸逊顽强战略防御抵抗。刘备急于速战速胜,却偏遇天热瘟疫泛滥,不少士兵上吐下泻,又缺医少药,士气战斗力锐减。
而东吴少帅陸逊、却因曾在此练兵时,为民减赋减税而得民心,更得枝江七星台乡民支援,给陸軍中送来了大量的紫皮大蒜,軍中用大蒜熬水喝,喷洒,克服了瘟疫。很快由战略防御转为积极的战术反攻,一鼓作气将兵多将广的刘备杀败,逃回白帝城。
此战役,被毛泽东主席赞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成功战例。
宜昌人从宜昌枝江七星台蒜味中,品出了蒜香的历史回味,宜昌人以此为荣,宜昌蒜苗入选宣昌春之八鲜“,当在情理之中。
【宜昌春韭之阳刚】
韭菜能荣登宜昌春八鲜,不仅因其春季早发,春韭嫩香,是包饺子,做春卷,炸韭菜盒子的绝佳馅料,更因宜昌的老少爷们都喜欢吃香浓的春韭,特别在酒酣茶浓时更热衷谈韭说韭,曰白不完的韭笑话。
曰白最多最广的韭笑话是,相传,老宜昌古城有一青滩的漂亮少妇,某年初春一日,接客来家尝春,喝丝瓜汤,吃春韭盒子。大家笑谈日:丝瓜汤萎阳,而春韭壮阳,两抵消……笑声不断。
吃到兴上,有客人对少妇小儿道:“去叫你妈来一起吃,热闹些。”
小孩匆去匆回,少妇却没来,小儿对客人道:“我媽正忙得狠,没空来”
客人问:“你妈忙什么?”
小孩道:“我妈正忙着在菜园子拔了絲瓜籘子,好抓紧撒韭菜籽,她说让我爹多吃韭菜。
既然韭菜成了男人曰白的话题,药引子,春上养阳,吃阳刚之菜,春韭入宜昌春八鲜当不为怪。
【宜昌春蒿之宜人】
每年初春,当沟边地角一丛丛叶底灰黄的青蒿,在金贵如油的春雨滋润下,舒展开多汁的嫩叶,四野空气里都弥漫着挥之不去的阵阵苦艾清芬。在家扎了一个冬天的人们,就象蜂蝶逐着野香一样,开始上山寻采春蒿了,宜昌俗称“食蒿”,“做蒿子粑粑”。
蒿子粑粑有很多种做法,最通常是将採摘回的嫩蒿叶切碎,拌以苞谷面或米面,上甑蒸或油煎食,亦可加入糯米粉增加粘性,然后包入腊肉丁馅,蒸煎随心,最佳是平锅小火慢煎,素菜油腊肉丁油不断滋润蒿并,色泽青中泛黄,油光泛亮,滿屋弥漫青蒿的清香,腊肉的熏香,咬一口鲜美异常,只有尝过咬青蒿并的人,才真正懂得人们称“春头咬春”这个“咬”字用得多么形象,多么使人刻骨铭心。
宜昌人不仅有爱吃春蒿大地復苏焕发的野香野鲜味,更有千百年食蒿,积累出青蒿“药食同源,养疗互补”的养身之道。他们效李时珍用青蒿间节蠢虫搗和朱砂汞粉治小儿惊风症,治寒热急症,用青蒿治病,自救,救人,而成千金验方,流芳后世。
更有清香味美青蒿神奇的集大成者,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历时30余年,经历190多次失败后,终于从普通的青蒿中发现了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青蒿的神奇震惊了世界!
春蒿嫩,夏蒿草,食蒿惜取春雨时,莫待夏至蒿长粗如草。
【宜昌春菌之鲜美】
春浓,巴楚地温开始攀升,山地丘陵,漫谷遍野的腐叶湿土上,会长出许许多多的小春菌,也俗称“蘑菇”。这是大自然馈赠给宜昌子民们的春之美味山珍,百姓席上的春令佳肴。
宜昌最常見的春菌有:松树菌,麦杆菌,茅草菌,花梨菌和杂树菌。勤劳的乡民,经常在雨后放晴的日子上山采菌,虽收获不少,往往只留下极少部分春菌自己尝春品鲜,而更多都小心翼翼轻摆轻放筐里,提到市场去卖鲜。最早春摘的早春杂菌,松树菌,可卖到30到40元一斤。由此足见鲜春菌在宜昌人心中之尊贵。
宜昌春菌质脆,肉厚,浓香,特别是松树菌,梨树菌饱含树脂清香,用之爆炒农家嫩仔鸡,肉香菌滑,汤浓爽口,早已名传四海。
杂树菌则更适宜煲汤,汤色晶亮,野鲜野香袭人,营养丰富,且有抗癌之保健功能,宜昌人称春菌是宜昌春天滋味的“压轴之菜”。
寻味宜昌春八鲜,发现宜昌还有更多的“水八鲜”、“树三鲜”、“蒸八鲜”、“野八鲜”……它们都聚着春风,汇着春色,洋着春意,挟着春雨,泛着春味,飘着春香,等待着八方来客,来宜昌食而知春,咏春,怀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情】《排湖旱八鲜》《微波荡漾的排湖》
青蒿,艾蒿,芦蒿,柳蒿芽
蚕豆春笋烩花蛤🍃超鲜!简直是春天的馈赠
春来又闻野菜香
你那里最适合春天吃的应季菜是什么?
春日食🍃尝过这碗蚕豆焖饭🍚才算不辜负春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