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桥河印象》(4)

  

宜昌石头:当宜昌炎黄经济专委会的老师们在大作家张永久的带领下穿行在陆城桥河巷,当文史大师罗洪波站在小广场留下印象的时候,桥河的庙、桥和石狮都已经荡然无存。那么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轰动一时的重大事件和时代带来的经济变革都已经被岁月尘封,曾经的繁荣和喧哗也不见踪影。世间一直熙攘,桥河巷却能让心回到从前。也许曾经在一个途经的日子,也有一女子和珠宝诗人一样站在这里,看云卷云舒,任情愫蔓延;就有了岁月缱绻,葳蕤生香……

陈军娥:石头老师写的太好了,谢谢提点。慢慢的,您就是一代大师了,所有的追逐都不如您的踏实,钦佩。

宜昌石头:千万别捧杀,那张照片是余红 推荐的,拍得很好。还有,我们之间就不要说什么专家大师之类的话,了不起就是学者而已,可能就是比别人多看了几本书、几本资料而已。

曹宗国:文采斐然,好!

宜昌石头:真的不敢当,曹老师这是捧杀。这次到宜都走了一趟,才知道那个地方出人才,比如在文艺界,就有我知道的您,张永久、余庆、阎钢,都是声名在外,而且著作等身。这几篇《桥河印象》写得最好的可能就是这一段,既有传说、历史和往事,还有些现实的观点,有些意思的。谢谢曹老师,其实就是拉着虎皮当大旗,永久老师当导游真的很有意思,不善言辞的他有时候夸夸其谈起来很有趣,还有文中引用的阎钢的那几句散文,手里提一串“黄嘟嘟”的桥河豆腐干从桥河巷穿巷而过,那才叫写得好,令人心驰神往。

阎钢:谢谢您的抬爱。

张俊:文字风格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想起一事:上世纪三十年代掌作沙市市政建设的工程师王信伯在其自传中说,他在1933年之前,曾在宜昌从事码头建设,是沙市商会的人请他回来的。具体在宜昌做了什么不详。

宜昌石头:谢谢张老师夸奖。有点印象。我手头没有《宜昌港务志》,还要拜托洪波兄翻翻书。

张俊:互通情报。

宜昌石头:您说的太对了。宜昌最近被疫情弄得焦头烂额,等疫情好转,有很多宜昌和沙市的历史还要向您和青铜时代 请教的

张俊:好的。多交流。当年,欧阳修在宜昌,他哥哥在荆州,他常来走亲戚。

张俊:[链接]北宋名臣欧阳修与荆州

宜昌石头:张老师这一篇写得真好,因为与欧阳修有关,转了。[链接]北宋名臣欧阳修与荆州。推荐荆州文史专家张俊先生的一篇有关欧阳修的文章,很值得一读。

宜昌石头:挺喜欢张老师这种写作方式,有些文史老师写得太呆板,当资料看尚可,可是文字修养实在不敢恭维,还是张老师写得活,很有观赏性。

张俊:感谢王老师鼓励!

Unicorn:文史要先立足于真,然后能活是更好的,但不能本末倒置。比如有些荆州的作者,为了求好看,把真的不要了,那就丢份了

张俊:当年荆州市志办编印出版《荆州府志》,在荆州日报搞征文活动时写的此稿,有十多年了。

Unicorn:荆州府志主要是扫描翻印的,对个别不清晰字体做了校对。

张俊:对,重印典籍嘛。

大亮:是不是排印算整理古籍,影印就不算。

张俊:重新标点了。

李明义:张俊 学习了!

张俊:(握手)(2302211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评剧《御河桥》观表妹好人品,张俊玲的成名段!
[评剧视频]御河桥-张俊玲
摸着石头过河,就是不走桥
淇河【张俊敏】
百科引擎·史话丨湖北沙市老便河桥的前世今生
【四年六班专刊-张俊彦】那一刻,我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