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芙蓉削就五峰雄(5)

【封面二】
       文字过长,照片过多,精彩下部继续。

       那个花了6000万、展区约3000平米,
       去年竣工、今年6月刚开张的武陵山(湖北)野生动植物标本馆的新特奇的效果
       完全可以把包括宜昌博物馆在内的展览馆比成渣渣。

【入口处抬望眼】
       而这绝不是一句恭维之言,而是真的被那家展览馆所震撼。

【恐龙化石】
       标本馆就三层,一层地质、一层植物、一层动物,
       大面积运用声光电和投影技术,使得整个展厅充满活力,

【认真听讲】
       尤其是旋转楼梯旁的那张巨幅油画,结合透明的弧形天窗,将阳光引进,
       那种自然光投射到大画幅上栩栩如生,第一次看到那个效果,简直惊呆了。
       多亏了那天气温很高,阳光灿烂,才让我们欣赏到其中绝妙之处。

【声光电的体验】
       这是跟着联合调研组专程到五峰,
       是为了二马路街区那个利用原英国领事馆准备做引种植物展示馆而去看的。

【动物展区】
       明义兄同时也通知了市林业局、长江建投、奥雅可是等单位,都是闻风而动,去了一些人。

【昆虫标本前的讨论】
       加上联合调研组的成员、负责陪同的五峰政协的领导和地方文史专家,也是浩浩荡荡的一支大部队。

【王璐】
       多亏碰见长江建投的那位“蒙面美女”王璐,帮着拍了好几张现场工作照。

【青岗岭上人家】
       联合调研组的午饭是在离渔洋关不远的生态茶场青岗岭的一个农家乐吃的,
       明义和阎刚对那个地方太熟悉了。一个是负责接待工作的,一个是在五峰工作了多年。

【雾蒙蒙的青岗岭】
       按照明义兄的说法:“这里的饭好吃”。
       倒是感觉就是那个土豆炕得很香,饺子里面包的是宜昌“毛鼓团”一样的馅,味道十分独特。

【青岗岭远眺渔洋关】
       最好的就是那个农家乐在大山之上,
       和杨黎明站在岩边,俯瞰视野,群山来朝,茶田青翠,风景不错。

【采茶时节】
       五峰盛产茶叶,西晋时期就有文献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
       “武陵七县”就包含五峰属地。

【1943年5月,国军行进在渔洋河边】
       据说,近代鄂西和湖南北部茶叶,都会集中到五峰渔洋关,经渔洋河、清江、长江,水运去汉口。
       因此,五峰与武夷山、安化、羊楼洞一样,也是万里茶道的茶源地之一。

【源泰茶庄原址】
       史料记载,清道光四年(1824年),广东茶商带领大批江西制茶技工,来到渔洋关设号精制红茶,
       较早的有钧大福、林义成、泰和合三个茶庄。

【渔洋河】
       嗣后湖北汉阳茶商义成生、仁华、志成等6家也来设庄收茶制茶。
       到民国初年,渔洋关有茶号22家。

【龙王庙前渔洋河】
       而渔洋河中的码头,以及那遗址尚存的太极简图般的系船石,
       都是《五峰县志》记载的民国初年五峰渔洋关茶叶贸易盛况的旁证:
       “茶工万计,骡马千匹,木船百只。街市热闹,通宵达旦,素有'小汉口’之称”。

【生产车间】
       我们着重去看了五峰“万里茶道”申遗的几个重要历史遗存点,包括五峰精制茶厂、

【石碑】
       古茶道、

【汉阳桥】
       汉阳桥、

【联合调研组在镇江宫】
       镇江宫。

【烈日下的汉阳桥】
       尤其是那条横跨于渔洋河支流汉阳河之上,两孔石拱、桥面宽约4米,为褐色条石铺成的汉阳桥。

【汉阳桥桥面】
       汉阳桥为这条由晚清汉阳茶商捐资修建的桥梁所在地,如今很偏僻,
       但当年却为长乐去往鹤峰方向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古茶道必经之路。

【茶道弯弯】
       汉阳桥的一端为沿河公路,“万里茶道”申遗办公室就在桥畔的楼房里;
       另一端与步步向上的古茶道相连,延伸至大山深处。

【向上的茶道】
       古茶道上的杂草清理的很干净,其石块铺成的两米宽的石阶清晰可见,
       茶道旁边还有残存的药铺遗址和系马石。

【通往山口】
       阎刚给我指点石板上的马蹄印。
       我问了一下石阶高处是什么?
       当地的文史专家回答:“山口,通向另一个更高的山口。”

【重现当年马帮】
       想着当年顾彩就是踏着这些石阶从鹤峰出山而来,

【如今汉阳桥】
       想着那么多的茶商赶着骡马过汉阳桥沿山路而上,

【桥边展牌】
       就沿着桥头古茶道走了数十步,

【路牌】
       没听到马帮铃声响,也没飞来小幺妹的山歌,

【当年的茶道】
       只有当年的风依然从山口掠过,现在的我们走过当年的茶道

【石碑上的历史】
       ——有意识的穿越,也有寂静的山林和阳光下的现实。(202306)

【1980年渔洋关】
       感谢宜昌市政协、宜昌炎黄研究会联合调研组的这次“六月行动”;

【2001年渔洋关】
       感谢五峰政协、渔洋关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

【2022年渔洋新城】
       感谢五峰精制茶厂、非遗展馆、武陵山(湖北)野生动植物标本馆、万里茶道五峰段的盛情款待;

【青岗岭风景】
       感谢李明义、陈华洲、阎刚、杨黎明、尚云鹏、王璐等提供的倾力协作;

【采茶小幺妹】
       也感谢各位大家的点评指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潘明章:渔洋河与“宜红”古茶道往事
万里茶道其实不是一条道路,而是一种经济流向(上)
茶路寻源湖北:寻茶深处见繁华(上)
洪漠如:从溪上浮梁走过的,多是安化茶业人
自驾环游湖北,推荐惬意的12天环线(含路书及地图)
茶与砖雕结缘——一种苦涩与心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