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寂寞高洁处,偶迎访客来(5)

海拔近千米的杜家坪相对于一路的高山峻岭,的确是一片还算平坦的坡地。也许是因为山高路远,人烟稀少,可耕田不多。1984年的《宜昌县地名志》就指出:“小峰公社尚有50000亩宜林荒山荒地,主要分布在孙家河,曹家垭、奶子头、杜家坪,东垭、崔家山等6个大队,现已营造一部分成片的松、杉林。沿河6个大队约有5000亩适宜发展柑桔,现已垦植1300亩;有8个大队约7000亩面积,适宜发展茶叶,现已发展1600亩。”

“我们在这里发展了10000亩茶园,都是人家挑剩下的。”带领着大家参观长盛川杜家坪生态茶叶基地茶园的何建刚有些诙谐的说着。他给俞植桃解释:“山区和平原不一样,一个山头面积看着不大,展开就很可观。”

站在高高的山顶向下望去,满目尽是茶园:茶树成片栽在小山包上,每个小山包都被一梯梯的茶树覆盖;满山的茶树一片挨着一片,不留一点儿缝隙,茶田仿佛就是一个绿色的聚宝盆,一排排整齐的茶树从山底盘旋而上,经过修剪的茶树犹如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各有特色。春天的茶园令人神往,茶树都开始脱下暗绿色的棉袄,换上了嫩绿的新衣,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泛起了淡绿色的波浪。那浓淡相宜的绿色,就是美不胜收!

“知道为什么要把这次考察推迟到今天吗?”何建刚在揭开谜底:“因为这里海拔高,温度低。平原地区都在采摘明前茶,这里还在穿棉袄。多亏晴了几天,温度上来了,新芽才冒出来。”

几场春雨过后,春风唤醒了沉睡了一个严冬的茶树,从树梢抽出一枚枚淡绿色、长着细细的、白白的绒毛的嫩芽,小茶苗慢慢地探出来,像一只只小鸟的小嘴。前人就把1芽1叶称“旗炮”,1芽2叶称“雀舌”,1芽3叶既可称“三尖”又可称“三春”。还是唐代元稹写得惟妙惟肖:“紫芽嫩茗和枝采,朱橘香苞数瓣分。”长盛川湖北青砖茶研究所文化中心副主任刘伟华教授顺手采了几片嫩叶,泡在杯中,那种纯净的碧绿,连笔者这样不会喝茶的也有口舌留香的感觉。

跟着何总,一行人鱼贯穿行在茶园里,那茶树成垅成排,绿油油的一片,人行其间,犹如是在绿色的海洋里畅游。茶丛中间的田坎上绿草青青,零星地点缀着黄色的,白色的野花,有的已经绽放,有的含苞欲放,就有了些缕缕清香。有老师认出了野芹菜、野韭菜,还有被说成“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的蕨菜,所有的女老师摇身变成采摘野菜的农妇。大家采下来带回茶厂,或加入炒鸡蛋,或凉拌,或用水焯后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典型的绿色食品,中餐时被一抢而空。

“看出坡上的茶树和坡下茶树的区别吗?”何建刚指着泾渭分明的两组茶树在问着大家。除了茶树的生长状态,叶片的颜色,两组茶树最大的区别就是坡下的茶树周围几乎干干净净,而坡上的茶树就在新生的小草野花和厚厚的落叶中鹤立鸡群。而人类对土地的过多干预造成的影响越来越显现出来,所以要花大气力进行治理。”

在杜家坪这片有着千年的原生态植被土壤里造就了古茶树生长的理想环境,古茶树与多种自然植物和谐共生就给古茶丰富的内涵中增添了一抹奇韵。在这里,人与古茶朝夕相伴,延续着自然与生命的奇迹,而何建刚理想的宏图,就是在现代茶园里用生物技术延续古茶的品质,将粗放的传统种植变成科学种茶、绿色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莺山古树白茶
马哲峰:南糯山寻茶记
文创造物 / 布朗山寻茶老曼峨:苦涩,茶之真味
干货教室 |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座南糯山
景迈古茶区茶树特点
景迈古树茶的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