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谈:宁走云贵川,不走野三关

闲谈!

宁走云贵川,不走野三关。

武陵山区山川之险,足以让人望而却步,当年日本人拼了老命没打过去。武陵山区延绵千里,横贯卾渝湘好几个省,让四川盆地被隔绝为“独立王国”。

我有个好友,曾在巴东县政府办工作过几年,他对我说巴东穷,巴东地势险,宜昌地区几个山区县,每座山之间好歹有些许平地,可供百姓建房种地。巴东几乎全境高山,且落差起伏大,地势险要,老百姓收土豆都不敢太用力,不然就滚下山崖。

我对武陵山区有种敬畏,自己的家乡处于平原,山区过渡地带,长江边上,两年前被组织派到武陵山区边缘去乡村振兴驻村,短短百里,就见证高中地理所说的“垂直气候变化”,时常是出发时周围树木郁郁葱葱,叶子爆青,而目的地树木光秃一片。或者盛夏时,城区周边农村收玉米,而所驻村还是青杆。冬天感觉更明显,1000米的海拔,温差七度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平原地区,冬季最低零下两三度,而村里能有零下十度。

每次从村里开车回城,百里的路完全一路下坡,一辆4.91长的B级车,百公里油耗能跑出3.6来。

村里的人普遍把进城叫“下去”,把回村叫“上头”,“上头”是家,可也有“上头”的苦恼,山太大容易生大食蝇(传说中的蛆柑)种植不了周边其它乡镇种的柑橘,可耕种地少且分散,没法大规模种植其它作物。更大的问题是缺水。

没错,亚热带季风气候,长江边的很多乡镇缺水,大部分人想象不到。当地百姓家家户户建水池,且国家有补助,雨季蓄水,旱季用水,正常年份还好,赶到去年干旱半年,城里有房的村民把衣服拿城里洗,其他人只能保饮用水,有人甚至一个月没洗澡,实在没水用,只能花钱去河边拖,10个方300元。

缺水也是没办法的事,最近的河流在三十里外,且海拔落差高达700-1000米,如果供水的话,抽水需要的电费都不是小数目,五块一吨水,农户也负担不起,另外喀斯特地貌,土地下暗洞纵横,时常老百姓的农田都会陷下去,也就注定集体蓄水池没法深挖,蓄水量有限。(当地坟堆都是向上垒,而非向下挖)

这地方在很多城里人看来属于“穷山恶水”,可这还只是武陵山区最边缘地带,相对而言还算条件可以。更朝里面走,那几个县几乎就夹在崇山峻岭之中,不大的地方,很多乡镇和村到县城去要开车四五个小时。我曾趁某个假期顺着国道朝里面走了很久,卧着的山站起来了,到处是悬崖绝壁,普遍海拔1000米以上,2000米以上的山也比比皆是,地形复杂,反正是山上面有山,一层叠一层,你看见的山脚或许就是我看见的山顶。

十一假期持续阴雨,我开车沿着沪蓉高速朝重庆方向走去,宜都境内,平原过渡缓坡丘陵,长阳境内山峦叠嶂,走过高家堰镇,从贺家坪镇起,榔坪镇开始,连续几十公里上坡,高山如巍峨的巨人,直挺挺的矗立在高速周围,因为连续阴雨,云雾如丝带环绕,更有甚者天空上的云如塌陷一般,泄在周围大山上,并顺着山脊倾泻而下,无比壮观。

走过榔坪镇,峡谷,山崖,由大桥和隧道连着,九十度的斜坡,不见底的消失在云雾下。野三关服务区,用一种奇怪的姿势迎接这各方客人,我猜测是被地形限制,展不开的缘故。明明是人挤人,车挨车的场面,我却生出遗世独立的奇怪感觉。

我曾乘坐火车经过宜万铁路多次往返,从长阳开始到恩施市之间,火车基本上都在隧道穿行,手机几乎没有任何信号。野三关站也很特别,站台停车的时候,车头在前洞洞口,车尾在后洞洞口,据说为车站这块平地,还是人为用炸药炸出来的。

这次驾车过野三关,没能留下更多照片,震撼的景象很难用言语诉说。如果未来有机会的话,我定会游便武陵山区每一个县,亲眼见证大自然鬼斧神工,还有每个县不同的风土人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陵山特殊贫困地区巴东县的扶贫开发情况调查与研究
[黄石诗坛]余毓明的诗《巴东啊野山关》
武陵山区
巴东三峡巫峡长
重庆市农业农村 “十四五”规划—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重点线路
贵州为什么发展这么快,靠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