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贺龙长征前在宜昌的战斗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红色故事

贺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35 年11 月红二、六军团(后改为红二方面军)长征的领导者、指挥者。贺龙长征前将革命的种子撒播宜昌,也从宜昌带出了一批开国名将。自1926 年北伐首次攻克宜昌城,到1935 年退出湘鄂边苏区开始长征,贺龙率军辗转宜昌近10 年,其足迹遍布宜昌的山山水水。本文记录了贺龙在宜昌的部分传奇经历,从另一个侧面见证着这支长征生力军的成长、不朽,见证着宜昌为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

贺龙在宜昌,主要领导了北伐占领宜昌、两次攻克长阳县城、两次占领五峰县城、两次攻占远安县城等主要战斗,其中有著名的长阳西湾起义、建立土家第一军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贺龙革命事业最低潮、部队锐减到100 多人时,正是从宜昌绝地反击,最终建立起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黄柏山、清水坪、傅家堰、枝柘坪、资丘、麻池、都镇湾、渔洋关等一串串地名,无不记录着他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20 世纪20 年代,北洋军人在宜昌西坝川主宫持枪站岗。

首战宜昌

打垮十万湘鄂联军

贺龙与宜昌的故事始于1926 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这年,为开辟鄂西战场,夺取宜昌,贺龙率第9军第一师从长江南岸向宜昌挺进。此时,北洋军阀驻宜昌、沙市一线约有7万之众,加之四川军阀杨森派来支援的五个师,号称10万“川鄂联军”,企图与北伐军在宜昌决战。

9 月23日,贺龙率第一师在其他部队配合下,与“川鄂联军”卢金山、于学忠、王都庆三个精锐师激战于公安县黄金口,“川鄂联军”伤亡2000多人。北伐军的到来,鼓舞了宜昌人民,推动了宜昌工农运动的高涨,中共地方组织和国民党组织得到迅速发展。贺龙在中共党员、师政治部主任周逸群的帮助下扩充新兵3000余人,收编湘西民军一万余人,兵力达到5个旅、15个团计2万余人。12 月6 日,贺龙率部向宜昌发起总攻,一举歼灭号称“宜昌四大主力”之一的阎德胜师。

12 月13 日,贺龙进占枝江洋溪,14 日北渡长江,经顾家店、安福寺一路追击残敌,“川鄂联军”全线崩溃,杨森所部退回四川,于学忠撤至河南,卢金山所部改称保安军,本人逃往重庆。17 日凌晨,贺龙急行军赶到宜昌铁路坝,将敌军藏匿在外国洋行的一批新枪收缴。17 日下午,保安军集结江边欲逃,贺龙当即出兵堵截并缴其械,北伐军占领宜昌全城。

宜昌之战,贺龙缴获枪支近4000 支、机枪5 挺、迫击炮3门,一举成为国民党左派名将。随着北伐军各部进驻宜昌,“兵多为患”,且派系林立,纷争、摩擦不断。12 月下旬,国民政府急派中共党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吴玉章、中共中央执行委员李维汉率代表团到宜昌调解各部之间的矛盾。吴玉章对贺龙的治军、谋略、亲民十分赏识,报经国民政府同意,将贺龙调往武汉,担负拱卫革命中心的重任。

1927 年1 月,贺龙所部经枝江开往武汉,随即升任第20 军军长。

贺龙指导长阳建立苏维埃乡政府的印章,现存于长阳博物馆。

再进宜昌

走出革命最低潮

1927 年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周逸群受党中央派遣回到湘鄂西继续组织革命斗争,并于次年2 月底在桑植洪家关组织起一支3000 多人的工农革命军。同年8 月,贺龙所部革命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贺龙任军长。几番恶战,几经挫折,红四军仅剩200 多人,10 月,贺龙率余部进入宜昌地域五峰清水湾。

时值初冬,红军在高寒山区却只能身着单衣,粮食和药品缺少,武器弹药无法补充,可谓饥寒交迫,孤立无援。情况更糟的是一些投机分子拖枪叛变、立场不坚定者离队出走,全军再次减员至100 余人,贺龙的革命事业处于最低潮。

11 月初,贺龙收到卢冬生从上海送达的党中央指示信,指示信回答了游击战争的任务、方针、前途等问题,使危机中的革命队伍明确要发动群众、开辟根据地、壮大武装力量。11月中下旬,贺龙将100 多名红军集中,进行了10 余天的思想和组织整顿,同时组建湘鄂西前委,并任书记。经过战火考验和思想整顿双重洗礼的100 余名红军战士,成为革命的火种,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1929 年2 月,贺龙收到中央“六大”决议和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的经验,进一步明确了斗争方向。此后经过在宜昌五峰湾潭、渔洋关及长阳、宜都、松滋等地的一系列游击战,红四军声威大振,部队发展到2000 余人,一度控制长阳全境。贺龙在都镇湾台子村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决定组建工农革命军第六军第一师(又称红一师),任命黄超群为师长、李步云为党代表。贺龙还授予李、黄二人各一支手枪,一再强调要用武装保卫发展苏区。此次,贺龙在长阳前后一个多月,在都镇湾王明英家驻留时间较长,走时送给王明英一双毛袜,现存于长阳博物馆。

1930年3月2日,贺龙率红四军再次进入长阳,由枝柘坪直下资丘。3 月4日又转向蒿坪,破冰踏雪急行军直奔五峰县城,一路直冲东门,一路顺河沟插向浣麻池,县保安团一枪未发就逃入山林,红军第一次解放五峰县城,之后到达枝柘坪进行休整。枝柘坪盛产水稻,地处长阳、五峰、巴东、鹤峰交界处,四面高山,是理想的屯兵之地。红四军在此休整30多天。为了巩固根据地,扫清东下洪湖的障碍,前委决定除掉盘踞五峰鹤峰边界最凶恶的孙俊峰团防。4月25日,红军兵分三路向孙俊峰的巢穴麻坑发起攻击,团匪凭借高险地势顽固抵抗。贺龙率一部从右翼迂回到丁家垭突然猛攻,使麻坑失去依托,团匪阵脚大乱,纷纷溃逃,红四军紧追不放,在水溪冲将残部围歼。7月4日,红四军与洪湖地区中央独立师升编的红六军在公安县会师。7月7日,根据中央精神,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军团一万多人,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委,孙德清任参谋长。红四军改为红二军,贺龙兼任军长。

1931年2月初,红二军团游击到五峰、长阳,3月初集中到枝柘坪进行休整,并根据中央精神改编为红三军,贺龙任军长,邓中夏任政委,孙德清任参谋长。此时,贺龙已率领红军走出革命事业的低谷,从最初游击宜昌时的100余人发展壮大到三个师15000多人。追随贺龙革命的还有周逸群、柳直荀、邝继勋、许光达、段德昌、朱勉之、王炳南、王一鸣、陈协平、王鹤、卢冬生、李步云、贺炳炎、黎化南等高级将领。

来源/三峡商报 通讯员/习明山 罗建平

编辑/刘茜 责编/王晶晶  编审/高秉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屡屡受挫,队伍最少时只剩下91人、72条枪,贺龙的革命征程有多难
李达:辅佐过五位开国元帅的传奇参谋长
贺龙整编红四军全军剩91人72枪
陈连振
【文氏英烈】文南甫:南昌起义时任营长,与贺龙是拜把子兄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概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