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壁垒高 国内龙头领先全球
负极材料主要分为碳材料和非碳材料两类,目前以碳材料为主。其中市场应用程度比较高的是碳材料中的石墨类负极材料,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占据较大份额。同时各大负极龙头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未来新型负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是目前看来最有可能在未来大规模应用的新型负极材料之一。
据最新报道,美国新奥尔良初创公司Advano近日研发出含硅纳米颗粒的碳基体,可应用于不同浓度的石墨负极。浓度越高,存储容量越大。为了增加电池容量,生产商可以在负极中加入不同数量的硅纳米颗粒。该硅碳基体有效解决了充电过程中,传统硅负极膨胀破坏电池内部结构电的棘手问题。
全球新能源汽车及智能装备产业蓬勃发展,但电池容量导致的续航问题一直难以有效解决。新型电池商业化仍遥遥无期,对于时下商业化量产最大的锂离子电池进行材料方面的改良是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业内专家称,如果将石墨负极换成硅负极,电池容量可以提高大约10倍。而且目前锂硅电池技术已成熟至接近商业化应用。预计未来几年内,锂硅电池将大量应用,大幅提高手机、汽车、智能穿戴设备等的续航能力。
近年,工信部发布了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8版),在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除占据电池负极材料主流地位的石墨材料之外,硅碳负极材料亦被列入其中。目前,国内包括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等电池企业,以及杉杉、贝特瑞、翔丰华等负极企业,均在积极开展硅碳负极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市场预计到2020年,国内硅碳负极材料市场空间将达50亿元。
按照工信部提出的行业技术发展目标,到2020年,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达到300Wh/kg。业内普遍认为,采用石墨负极材料已难以达到这一目标,而目前已成功达到这一能量密度的三家电池企业——国轩高科、宁德时代、力神电池均采用的是硅碳负极方案。其中,国轩高科制备的高镍NCM811三元软包样品,已于近期通过科技部的中期检查,在能量密度达到302Wh/kg的基础上,循环寿命也实现了1500周的突破。
受益的公司:璞泰来(江西紫宸)、杉杉股份、中科电气(星城石墨)、中国宝安(贝特瑞)
1、璞泰来:格局好,产能、客户优质,在新一轮周期中有望获得更高份额。
2、杉杉股份:人工负极材料龙头,加速负极材料一体化建设。
3、中科电气(星城石墨):客户结构优化,成长潜力大。
4、中国宝安(贝特瑞):天然石墨龙头,企业客户优质,新型负极材料量产。
来源:巨丰投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锂电池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研究
硅/石墨负极中硅的体电阻率和掺杂类型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钠离子电池比锂离子电池有前景
一文看懂锂电池中的负极材料
半电池,全电池,预锂化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