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重在积累,看什么书呢?(方法篇)
userphoto

2023.11.07 云南

关注
                                  积累
语文基础知识涵盖的内容广,知识点多而杂。这就需要我们注重平时的积累。我平时要求我的学生常备一个“积累本”,在老师课堂讲解时或是在自我学习中,遇到自己不熟悉或是自己觉得比较重要但可能容易忘记的知识点,就随时记录下来。尤其是那些易混字音、字形或同义近义的词语、成语,当然也包括教材注释中提到的字、词以及相关资料中列举的字、词,训练试卷中出现的字、词等等。这个“积累本”能把每个人在语言上的疑难点、易错点完整保留下来,这绝对是个性成长的记录本,书店里各式各样的词典和学长们各种各样的参考资料都不如你自己的这个个性“积累本”有价值。
经过高中三年的知识积累,每位同学都会拥有一部个人的语言词典。到高三时,要对其进行系统梳理,从语音、字形、词语、标点到句法、修辞,构建起属于自己的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当然,要做好这样的积累,就要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
一个高中生,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至少要有两本通用的、规范的词典:

        一是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二是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当然,如果能同时拥有《同义词辨析词典》和《汉语成语大词典》就更好了,可以将其作为辅助工具书随时使用。经常翻检字典、词典,可以培养对汉字的准确认读、正确书写和使用的能力,进而掌握词语搭配、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辨析同义词的方法。现在很多学生为图方便喜欢使用电子词典,电子词典自有其诸多优势,但是其质量参差不齐,很多语音字形和释义不规范,容易误导学生。



               讲究科学方法,注重文本解读
语文学习离不开科学的方法,或者说,掌握语文这样一门最基础的人文学科,科学的学习方法显得更为重要。
关于语文的学习方法,许多语文老师都会反复强调:课前要预习,课堂要积极思考,学会听课,课后要及时复习,等等。这些话当然都是至理名言,都很重要,也适用于中学阶段的各个学科。但我认为,作为基础的母语学科,语文还应该有它更具特色的东西和更本质的特征。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有它的大众性。作为母语,人人都会用它进行交流。读书多的人能进行交流,读书少的人照样也可进行交流,甚至不读书没文化的人也能进行交流。语文学科的特性在哪里?语文老师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尴尬:上课认认真真听课的学生可能还没有上课不认真听课的学生考试分数高。可见,语文学科的本质不仅在于“话语”的交流、交际,语文学科的尊严更侧重于“文”,这里的“文”是文本的“文”、文章的“文”、文学的“文”。所以,学习高中语文最科学有效的方法是注重文本的解读,注重文章的章法结构和思想内涵,注重文学的素养与才气。
我们来看一下2010年全国各省高考试题,看完就知道语文学科重点考察的内容是什么了。现代文阅读所选的文章:《饮一口汨罗江》(江西卷)、《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重庆卷)、《烟花三月下扬州》(湖北卷)……还有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北京卷)、《角色转换之间》(浙江卷)、《与你为邻》(广东卷)……高考试卷上这些充满文学气息的文字告诉我们,高中语文重视文本、文章和文学。学好高中语文,就要有的放矢,把握语文学科的规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方法还包括应考答题的方法,也就是说,要掌握科学的答题技巧。答题技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有些同学平时学得好,可就是考试成绩上不去。因为他考试失分不是失在知识能力上,而是失在没有应试技巧上。掌握好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能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在答高考的客观试题时,要更多地从命题意图的角度去思考,探究命题人试图通过这道试题考查哪个知识点、哪项基础能力。应该说,高考试卷上的每道题的每个选项都是有讲究、有目的的,不同试题的不同选项涵盖了高考对考生在高中语文方面的各个知识点和各项能力的要求。做题时如果清楚这一点,就能把命题人的意图看得一清二楚,错误选项的陷阱也就明明白白暴露在你的眼皮底下了。
在答高考主观试题时,除了要考虑命题意图外,还要考虑阅卷因素。比如现代文阅读题,思考时要有文本意识。我们必须学会从原文中把答案“抠”出来的本领,不能任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想当然地按自己的观点作答。有时即使自己的回答内容正确,但是转换了语言形式,阅卷时也很容易被误判成错。
高考作文是重头戏,马虎不得。但考场作文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也不同于平时的练笔之作,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操作规范,这就要求考生,只有讲究科学方法,遵守必要的操作规范,才能拿到高分。那么,考场作文有哪些科学规范的操作步骤呢?
第一,要学会列提纲。在平时训练中,有的同学不注意编写作文提纲,写作文通常都是先打草稿,然后再誊抄一遍。但是在高考过程中,由于语文的文字书写量较大,写作文时,一般考生都没有多余时间来写草稿。此时先列一个详细的提纲,按照提纲行文,就显得尤为重要。这至少能让自己的思路清晰,卷面整洁。整洁的卷面、端正的字体,本身就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卷面往往更容易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第二,要学会迅速入题点题。迅速入题就是开门见山,迅速表现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时分几层说,也要做到“开篇点题”,然后再层层推开,把主题说清楚。比如写议论文,要尽快进入说理环节,不能大量复述话题材料或描述存在的问题。
第三,要遵守作文规则。考场作文是一场有规则的比赛,每一个参赛者都必须遵守其中的规则。在字数上,高考作文要求不少于700字,如果你写得太多,会给人臃肿之感,同时还会浪费自己的考试时间,会相对减少自己的思考时间:如果作文字数写少了,阅卷老师则按规定每少50字扣一分,不过实际操作起来,所扣分数比这个规定要高得多。在文体上,高考作文常常文体自选,但一旦选了某种文体,考生就必须遵守这种文体的写作规范,议论文就加强议论,记叙文就着重描写记叙,千万不要七拼八凑写“四不像”的文章,文体不清,失分会非常严重。前些年一些特例的高分作文如《赤兔之死》、《患者吴诚信的诊断报告》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同学纷纷仿而效之,写出来的文章或是不文不白、夹缠不清,或是文体错杂、思路混乱,实在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调整应试的好心态
在高考各学科中,语文学科是其中的一门学科,但又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语文能力是母语能力,语文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载体。语文的人文素养特性在帮助学生坚定信念、调整心态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作用。为帮助高三学生调整好应试的心态,我一贯坚持在高三做几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从庄周、陶渊明、苏轼看中国读书人的好心态;从屈原、司马迁、杜甫看中国读书人的使命感,从文天祥、方孝孺、史可法看中国读书人的骨气,等等。这几个课题来自学生高中阶段接触、熟悉甚至敬佩的古代读书人,用这些先贤的事迹激励、鼓舞、培养学生,顺境不骄纵,逆境不气馁,保持稳定的心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可能来临的一切。事实上,在学生遇到身心困惑的时候,这些课题确实起到了稳定心态的作用。
当然,培养高考状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学科各种因素密切和谐地配合,其中语文学科往往起着重要作用。客观地说,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确实不容易。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我们需要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语言文字的感知与接受能力,找到科学学习的好方法,寻求可循的学习规律。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时间的长久性决定了它不能一蹴而就,所以不能急功近利,而应培养从容淡定的好心态,稳扎稳打夯实语文基础,将其作为一项立身处世的本领努力学习下去。或许,这正是高中语文学习最根本的内容。
一个育儿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最终筛选出那些有温度、有价值的信息,只为帮助孩子、帮助妈妈们一起成长、进步!如果你觉得有价值,请记得关注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杰哥有话说:高考语文改革没什么可怕,不管怎么改,你的能力是抵岸之舟,方法是前进之桨,信心是顺势之帆
高考语文140分考生:语文创造奇迹的方法!
“千金难求”学霸秘籍:这样写,30分钟“搞定”一篇满分作文!
高中语文, 想说爱你也容易
高考季丨标准与表现:名师李煜晖独家点评2018全国高考作文试题!
作文指要|程翔:试论高中写作教学单独设课的必要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