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西大新龙眼产业发展思考

摘 要:为促进大新龙眼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升大新龙眼的市场竞争力,综述了大新龙眼的发展概况,分析了龙眼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龙眼产业发展建议。

广西是我国龙眼主要栽培区[1],大新作为广西龙眼主产区之一,已有500年的栽培历史[2],百年以上的龙眼树随处可见,素有“龙眼之乡”的美称。但长期以来受气候及市场等因素的影响,龙眼面积大幅回落,品种单一、生产管理粗放、科技支撑薄弱[3,4]等突出问题导致产业持续在低谷徘徊,大新龙眼产业面临严峻考验。

1 大新龙眼产业发展概况

1982年之前大新龙眼均为门前屋后、山地山坡的实生龙眼树。1982年大新县农业局在县城南面3 km处建立县龙眼场16 hm2,开始引进龙眼优良品种,并培育嫁接苗木,1984、1985年陆续出圃良种龙眼嫁接苗木,开启了大新县良种龙眼栽培新时代。1986年大新县被定为第一批全国“六大龙眼基地县”之一。1992年,大新良种龙眼已小有名气,特别是石硖龙眼被广泛标注“大新石硖”进行销售,因果肉白色透明,香浓味甜、核细肉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同年,大新获得国家农业部龙眼发展项目资金300万元,县政府适时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龙眼生产的决定》,鼓励全县各行各业参与龙眼发展,掀起了龙眼生产大热潮,到1999年全县龙眼面积达0.7万hm2。从此,大新龙眼开始进入高峰生产年代,龙眼成为大新农民的“摇钱树”,涌现出了康潭村、黎明村等远近闻名的“龙眼村”,每户每年龙眼收入1万多元,80%以上的农户建起了“龙眼楼”。2001年大新龙眼参加北京农业国际博览会荣获名牌产品称号,“日啖龙眼三四颗,不辞长作大新人”被广泛传为佳话。2002年随着全国、全区龙眼主产区面积达到饱和,大新县致力于实施龙眼“优果工程”,优化品种结构,采用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龙眼产量稳中有升,品质有了更大的改善。2005年大新县龙眼生产基地经自治区农业厅批准,取得创建无公害水果示范基地县资格,当年龙眼面积1.07万hm2达到最高峰,年产量超12万t;全县14个乡镇及桃城华侨农场均有分布,主要龙眼品种有石硖、储良、大乌圆、广眼、福眼、本地实生龙眼等,其中石硖、储良、大乌园等龙眼品种面积0.87万hm2,占种植面积的82%。为有效化解丰产不丰收、果贱伤农现象,从2004年起,大新县每年都在龙眼收获季节举办龙眼节,以节兴市,通过举办龙眼节进一步提高了大新龙眼知名度,树立了名优品牌,龙眼产、供、销达到了更高层次;从2012年起,县水果部门与邮政部门联系,在水果市场设立邮政速递新鲜龙眼业务,每天发往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新鲜龙眼达300箱;同时各乡镇龙眼主产区亦涌现出了许多流通能人,为龙眼销售起到主力军作用。为提高果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大新龙眼加工衍生了系列产品:桂圆干、桂圆肉、桂圆糕、桂圆酒等,形成“一产带三产,三产促一产”的发展模式,2000年大新县设有一条日产2500 kg的龙眼烘干机械生产线,民间烘烤作坊20多家,两家桂圆糕厂,一家桂圆酒厂,对龙眼流通增值起到了决定作用。

大新龙眼在经历市场洗礼的同时,全球气候厄尔尼诺现象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推进严重影响了大新龙眼产业的发展,从2006年至今,龙眼面积大幅回落。据2017年大新县水果年报显示:龙眼生产面积2085 hm2,产量2.33万t;到2018年大新县龙眼生产面积缩减至927.87 hm2,其中良种龙眼面积仅有257.67 hm2,先前的龙眼村、龙眼林已不复存在,大新龙眼产业前景堪忧。

2 大新龙眼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主栽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

根据大新的气候条件,龙眼果实成熟上市期为7月底至9月底,与龙州县同步,早于桂东南7~10天,具备市场的先天优势。但是从龙眼种植的整体情况看,中熟品种石硖占到种植面积的90%以上,品种单一,成熟期集中,鲜果销售压力大。(特)早熟、(特)晚熟和优质品种缺乏,结构不合理[4,5]。

2.2 栽培管理技术落后,科技支撑力度缺乏

早期龙眼产业面积大幅回落受极端气候影响较大,加之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果园科学管理跟不上,病虫害防治不到位等致使龙眼产量低,效益差,严重挫伤了果农对龙眼生产的信心。近年来,随着专业技术团队的不断扩大,虽然加强了在栽培管理技术方面的指导和服务,但是仍然表现供需不平衡。一是从科技项目到科技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与产业发展不协调,用于解决产业发展瓶颈问题的科技投入少;二是多数果园仍处于相对传统而粗放的生产状态,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前景不了解[6],保守思想严重,加之相关推广工作能力不足,果农对其的接纳程度不高。

2.3 产业化程度低,市场拓展能力不足

目前,大新县仅设有一条日产2500 kg的龙眼烘干机械生产线,民间烘烤作坊20多家,一家桂圆糕厂,产业的发展仍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形态,组织化程度不高,品牌意识薄弱。同时,由于保鲜技术空白和冷链物流的缺乏,面对集中上市的压力,经常出现价低滞销现象,产业化程度低,市场拓展能力不足[7,8]。

2.4 自贸区推进,关税骤降,进口增加

广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门户,在贸易开放的刺激下,对东盟老六国(泰国、菲律宾除外)龙眼的关税从2004年的12%削减为2005年的0%,龙眼干、肉从2004年的20%削减为2006年的0%;另外,相比东盟国家的泰国、越南等,我国的热作资源明显处于劣势,广西龙眼上市时间只有一个月,而泰国为7月中旬至10月上旬,越南则全年均可收获,在我国龙眼生产的空档期需从国外大量进口,而这一时期刚好是产品的高利润时期,进口产品不仅抢占了国内的高利润市场,还大大压缩了国内产品的盈利空间。面对上述情况,对广西尤其是龙眼主产地的大新县龙眼产业的影响无疑是雪上加霜[9]。

3 大新县龙眼产业发展的建议

大新龙眼产业的发展要以问题为导向,明确目标,找准定位。以实施精品战略,稳定现有面积为出发点;以依靠科技改造低产果园,优化品种结构,提高果品品质为关键点;以积极培育产业链,拓宽流通渠道,提高经济效益为根本点,重塑大新龙眼果业的辉煌。

3.1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依托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广西荔枝龙眼创新团队、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大学等平台、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资源、技术力量,加大实生龙眼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力度,加快优良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培育和集成示范,加快龙眼品种更新换代,提高良种良法的覆盖率,调整优化龙眼产业结构。

3.2 构建科技支撑平台,提高创新发展能力

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技部门、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各种有效渠道,创造条件,建设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良种繁育中心、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等,争取参与科技联合攻关[1],建立自主创新与消化引进相结合、产学研相配套的开放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产业创新发展能力。

3.3 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通过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6],制定龙眼产前、产中、产后生产技术规程,加快龙眼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品牌战略,实现标准化与品牌化有机结合,以标准化解决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以品牌化实现标准化生产的价值,不断提高产业的核心竟争力。

3.4 引进农业科技企业,培育特色主导产业

通过整合、引进农业科技企业参与产业建设,加大土地供给、融资担保、生产管理、技术开发、人员培训、信息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立足产业优势和特色农业品牌,通过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10,11],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助推大新龙眼成为地方特色主导产业,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政府在国家“一路一带”倡议、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加大开放合作,在龙眼产业中重点塑造和培育一批带动力强并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品牌和龙头企业,使其在龙眼产业标准化、国际化方面发挥突出作用,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作者简介:农秋平(1976-),女,本科,农艺师,主要从事作物栽培育种工作。*李鸿莉(1977-),女,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荔枝龙眼研究

基金:广西特色作物试验站-广西大新龙眼试验站(桂TS2016024);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良种繁育与生产配套技术岗位(CARS-33-04);广西荔枝龙眼创新团队建设专项(nycytxgxcxtd-01,nycytxgxcxtd-06);

作者:农秋平 周泽秀 赵旭新 秦献泉 侯延杰 潘介春 朱建华 李鸿莉 大新县农业农村局,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大学

来源:《南方园艺》期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西梧州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国际梨产业发展现状
广西罗城毛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十四五”期间发展措施
【建言献策】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新邵县油茶产业调查及发展思路初探
六堡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