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六经辨证及临床应用22

    导读:前面谈到太阳之为病,正气因受邪而开始合度抵抗也”那阳明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请继续看欧阳老师的精彩解读!

    接着讲阳明病,阳明病,它反映出一种什么状态?我们刚才说了,二阳合明为阳明,说明阳气应该是最盛大的时候,太阳是阳气最多,但二阳合明,阳气最盛大应该是在阳明的阶段,但是盛极而衰,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阴阳这种相互转化,它是个动态的,千万要把阴阳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盛极必然要衰,我们在中午的时候看到如日中天,看上去是阳气最大,到了下午的时候,感觉是最闷热的时候,是阳气最盛的时候,二阳合明最盛的时候。但是,不要在这个时候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怎么样,盛极而衰,马上就会日薄西山,道理是一样的。所以阳明就是这么一个状态,正邪交争非常剧烈,邪气很盛,所以它表现为实证,正气也很强大,抵抗非常的旺盛,但是不要这个时候认为正气抵抗旺盛就麻痹大意,高枕无忧。其实,盛极而衰,阳明病病人一样出现很多死证,就是这个道理。抵抗太过,盛极而衰,马上病机就会急转而下,一下就会造成阴证。所以这个时候正邪交争激烈,邪热盛极,抗逆太过的一个阶段,抗逆太过,反应过度,病位在里,病性属阳,属热,属实,属里阳证。

    祝味菊认为:阳明之为病,元气贲张,机能旺盛,而抗力太过也。是这么一个状态,这个抗力太过,并不是好事。比如说,很简单,你发热,38.5℃以下的发热就是一个好的发热,这样的话体温升高了,这个酶的机能也得到加快了,正气的血液代谢循环各方面也加快了,如果能很好的调动机能抵抗病邪,是个很好的状态。所以38.5℃以下的发热,严格来说,医学上都是不作退烧处理的。但是如果烧到38.5℃甚至39℃以上的高热,这就抵抗太过了,这个时候酶的功能不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得到削弱了。在阳明病里面经常出现这种高热状态,即使汗出,抵抗外邪,排汗,也没有达到能够把邪气驱除体外的目的。抗力太过,反应过度。   

    阳明篇里面的提纲,一个胃家实,它只是提供了一个承气汤证,腑实证的提纲。真正的阳明病的提纲是: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不恶寒,反恶热,发热汗出的一个状态。这个时候,都属于阳明病。我们把它拓展开来,一切在里的热证,都是阳明病。如果从脏腑辨证来说的话,不管心火,肝火,脾火,胃火,肺火,只要在里的火,表现出不恶寒反恶热的状态,都可以算阳明病,绝不能单纯理解成胃火。那么在里的虚热证,伤寒后期,正气已经有一定的不足,特别是阴液的不足,像竹叶石膏汤证,也可以理解为阳明病。

    当然,在阳明病里也是有很多兼夹的,也可以把它们看在阳明病里面,但是有兼夹。最常见的兼夹无外乎就是夹湿,夹瘀,夹饮,还有就是夹食滞。像茵陈蒿汤证夹湿热,猪苓汤证夹饮,黄连阿胶汤证可以把它看成阳明证,是由少阴转属阳明证的。也可以看成少阴阳明合病状态,以阳明为主。传统认为它是个少阴热化证,我认为它是少阴向阳明转化过程的少阴阳明并病状态,以阳明为主。吴茱萸汤证,是由阳明向太阴或者少阴转化的过程,以太阴或者少阴为主的里虚寒证,这个时候不能把它叫做阳明证。所以黄连阿胶汤证虽然在少阴篇里出现,但是不能把它称为少阴病。吴茱萸汤证出现在阳明篇里,但是不能把它称为阳明病。就是这个道理。

    这也是个简单的案例。它就是个日晒伤,一个人夏天在海边游泳,烈日当空,暴晒过度,出现了一个皮疹。背部皮肤,穿背心的地方,出现红肿、灼热、疼痛。但是病情还是比较轻,因为他没有发热,严重的会出现中暑发热的情况,我们也可以用白虎汤来治疗。这个病人是局部红肿灼热疼痛、口干饮冷、小便黄,局部弥漫性红斑、肿胀,有几个小水泡,舌红,苔黄,脉滑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是个很典型的阳明热证。所以我们以白虎汤为底,加上些清热解毒凉血的药。阳明病的其他的一些状态,包括我们把他拓展使用,很多一些后世的时方都可以囊括在阳明篇里面。你像黄连解毒汤,你像我们伤寒里的泻心汤,三黄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出血的,都可以归到阳明篇里面。

    白虎汤在临床上用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很多的一些外感热病到了中期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说的卫气营血到了气分的时候,就是阳明病的状态。所以清代有个医家说:“阳明病是温病的渊薮。”很多温病表现的就是《伤寒论》里面的阳明病。热毒炽盛的状态都可以说是《伤寒论》里的阳明病,但是温病有它的贡献。在《伤寒论》里治疗阳明病的方药不够多,除了白虎汤、承气汤还有散见在其他各经的包括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还有猪苓汤,还有黄连阿胶汤,还有竹叶石膏汤,没有其他更多的。

    后世医家,特别温病学派,创造了很多的好的治疗阳明病的方,特别是到了高热神昏的凉开三宝,这些在临床上用的机会也是比较多的。包括我们用凉开三宝的安宫牛黄丸制成的简化的一个方:清开灵,都是治疗阳明病的方。但是我们现在很多急诊科的医生把清开灵用的太过泛滥,很多属于太阳病的阶段就用上了清开灵,非常的不合适,导致了很多的临床后遗症。我们现在很多急诊科医生都是清开灵医生,只要来了病人高烧,就是他烧的热度有多高,出现高烧就是清开灵,这是错误的。很多病人出现高烧初起的时候都伴有表证,就是恶寒或者恶风,汗不出。这个时候只要解表,一发汗病人马上就好掉了。后边有很多案例可以介绍,但是医生用了清开灵。当然清开灵没有效,然后又加上些西药,没有西药的保驾护航,这个病人根本就搞不定,所以他们一直没有好好的用中医看病,这个在内陆很多见。所以不要随便用治阳明病的方法来治太阳病。在皮肤病里面,白虎汤用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在《伤寒论》里面,113个方,我们讲伤寒论把100多个方全部讲的话,难度非常的大。我们讲几个代表的方。很多皮肤病有用到白虎汤的机会,这里我就不一一举例了。(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定伤寒之实,驳温病之虚
刘渡舟医案黄连阿胶汤证—腰腿寒冷案 - 伤寒研读 - 华夏中医论坛 (原岐黄中医论坛)——...
名老中医之路之(26 )吴考檗
请注意,一大波温病正向你涌来
多汗的病机和治法——绝非一般人所讲的那么简单
黄煌:我常用的黄连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