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血辨证
气血辨证就是根据病人所表现的症状、体征,对照气血的生理、病理特点,分析、判断疾病中有无气血亏损或运行障碍的证候存在的一种辨证方法。
气血证的分类有:①气血亏虚属虚证,包括气虚、血虚、气脱、血脱、气陷
气不固;②气血运行失常一般属实证,包括气滞、血瘀以及气逆、气闭。血热
证、血寒证实际为血分的热证和寒证。
一、气虚类证(气虚、气陷、气不固、气脱)
(一)气虚证
(1)含义:气虚证指元气不足,气的推动、温煦、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或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减退,以气短、乏力、神疲、脉虚等为主要
表现的虚弱证候。
(2)病因病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年老体弱等致元气匮乏;久病、重病、劳累等耗伤元气元气匮乏或耗伤。
(3)临床表现:气短声低,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舌质淡嫩,脉虚,或有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
(4)辨证依据:病体虚弱,以神疲、乏力、气短、脉虚为主要表现。
(5)气虚导致的病理变化:血虚、阳虚,生湿、生痰、水停,气滞、血,易致外感、食积、虫积等。
(6)气虚常见兼证:气血两虚、气阴亏虚、阳气亏虚、津气亏虚等。
二)气陷证
(1)含义:气虚无力升举,清阳下陷,以自觉气坠或内脏下垂为主要表
现的虚弱证候。又称脾(中)气下陷证。
(2)临床表现:头晕眼花,气短疲乏,自觉气下坠感,大便稀溏,形体消瘦,或内脏位置下垂、脱肛、阴挺等。
(3)辨证依据:体弱而瘦,以气短、气坠、脏器下垂为主要表现。(脾气虚 下陷症)
(三)气不固证
(1)含义:气不固证是指气虚失其固摄之能,以自汗,或大便、小便、不经血、精液、胎元等不固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2)临床表现:与肺、脾、肾有密切关系。
①(肺)卫表不固—自汗,易感冒。
②(脾)气不摄血—出血。
③(肾)肾气不固二便失禁、遗精、滑胎。
(3)辨证依据:病体虚弱,以疲乏、气短、脉虚 自汗或二便、经、精等不固为主要表现。(肺脾肾气虚 滑脱症)
(四)气脱证
(1)含义:元气亏虚已极,急骤外泄,以气息微弱、汗出不止等为主要表现的危重证候。
(2)临床表现:呼吸微弱不规则,汗出不止,口开目合,二便失禁,面白脉微等。
(3)辨证依据:病势危重,以气息微弱、汗出不止、脉微等为主要表现。(元气大虚 气息欲脱症)。
(4)气陷、气不固、气脱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

血虚类证(血虚、血脱)
(一)血虚证
(1)含义:血虚证是以血液亏少不能濡养脏、经络、组织,以面睑、唇、舌色白、脉细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2)病因病机:
①生成不足—生血不足、瘀血阻塞;
②耗损太过—失血过多、劳神耗血、久病大病。
(3)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心血虚和肝血虚,并可有血虚肠燥证、血虚肤燥生风等。如:面、睑、唇、舌、甲颜色淡白,眩晕、心悸、多梦、肢麻、经少色淡,愆期或经闭,脉细无力。(血虚症 心血虚或肝血虚)
(4)辨证依据:病体虚弱,以肌肤黏膜的颜色淡白、脉细为主要表现。
(5)血虚常见兼证:气血两虚证、阴血亏虚证、血虚挟瘀证。
(二)血脱证
(1)含义:血脱证是指因失血而致血液突然大量耗失,或因长期失血、严重血虚进一步发展,血脉空虚所表现的危重证候。
(2)病因:大失血、严重血虚。
(3)临床表现:面色苍白,眩晕、心悸、舌淡、脉微欲绝或芤等。血脱常伴气脱、亡阳。
(4)辨证依据:有血液严重损失的病史,以面色苍白、脉微或芤为主要表现。
(5)气脱证、血脱证、亡阳证、亡阴证的关系:一
均为危急重证,且可互相影响而同时存在,临床不易严格区分。诊断时主要是辨别何种亡脱在先。
①气脱、血脱、亡阳均有面色苍白、脉微;
②亡阴、亡阳、气脱均有汗出特点
③亡阴证有身热烦渴的特征;
④亡阳证以身凉肢厥为特征;
⑤气脱证以气息微弱尤为突出;
⑥血脱证有血液大量耗伤的病史。
三丶气滞类证(气滞、气逆、气闭)
(一)气滞(气郁、气结)证
(1)含义:气滞证是指人体某一部分或某一脏腑、经络的气机阻滞,运行不畅,以胀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称气郁证或气结证。
(2)病因病机:情志不舒,饮食失调,感受外邪,外伤闪挫,病理物质如痰饮、瘀血、食积、蝈虫等)阻塞,阳虚、寒凝等气机阻滞
(3)临床表现:胀闷疼痛(窜痛、胀痛、攻痛),时轻时重,部位不固定,按之无形。痛胀常随嗳气、肠鸣、矢气后减轻,或随情绪变化而变化。脉多弦,可无明显的舌象变化。(胀闷疼痛)
(4)辨证依据:以胸胁脘腹或损伤部位的胀闷、胀痛、窜痛为主要表现。
(5)常见气滞证:肝气郁结证,胃肠气滞证,肝胃气滞证。
(6)常见病理变化:气滞致血瘀、化热、化火、生、生湿、水停。
7)注意:气滞一般是气逆、气闭的病理基础。
(二)气逆证
(1)含义:气逆证是指气机升降失常,气上冲逆而不降,以咳喘、呃逆呕吐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很
(2)临床表现:有肺气上逆、胃气上逆、肝气上逆三类。
①肺气上逆—咳嗽、喘息等。
②胃气上逆—呃逆、嗳气、恶心、呕吐等。
③肝气上逆—头痛眩晕、晕厥、呕血、咯血等
(3)辨证依据:以咳喘、呕吐、呃逆等为突出表现。
(4)注意:气逆证一般是在气滞基础上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气闭证不
(1)含义:气闭证指邪气闭阻神机或脏器、管窍,以突发昏厥或绞痛为主要表现的实证类急性重证。
(2)病因病机
①强烈精神刺激,使神机闭阻;
②或因瘀、石、虫、痰等阻塞脉络、管腔等,导致气机闭塞;
③溺水、电击等意外,致使心肺气闭。
(3)临床表现:突发急重症之神昏、晕厥、肢厥等;或内脏部位绞痛,或二便闭塞、呼吸气粗、声高、脉沉实有力等。
(4)辨证依据:以突发昏厥或绞痛、二便闭塞、息粗、脉实为主要表现。
四、血瘀类证
(1)含义
①瘀血:离经之血未能及时排除或消散而停留某处;或血行受阻而壅积呈现凝滞状态者,称为瘀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气血辨证
从零开始学中医第32讲:中医的气血辨证
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对比记忆
气胸与血胸:气滞证、气脱证、血瘀气滞证、血虚气脱证的表现治法
【学中医、懂中医、看中医】——气血同病证……
第八章 病因辨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