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馨提示;13种过度养车方式会造成车损伤 DM
 
温馨提示;13种过度养车方式会造成车损伤
新买一台汽车,在使用之时和使用之余非常关心其状态,总想像呵护自己的宠物一样去呵护自己的爱车,这是没错的,但是,如果操心过度,比如短时间内过于纷繁的保养,给爱车加装了一些不该有的东西,或者不科学的来维护和保养都会适得其反的对爱车造成损伤,也即所谓的用车养车弄巧成拙。因此,合理的用车和养车才是最关键的,一句话,不要过分“溺爱”你的汽车。

●使用车衣方法不当

一些车主认为,车辆的使用中,外部环境对车辆的影响是很大的,车辆长期处于室外,日晒、沙尘、酸雨等天气对车辆危害极大,暴晒会加快车辆的老化速度,对车漆的影响尤为严重,同时车内温度急剧升高,造成多方面的损耗。沙尘进入车辆内部会造成机器的故障率升高,增加了维护保养费用的支出。有了车衣不仅防尘防土,更防止空气污染对车漆的损伤,是保护爱车的得力助手。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使用车衣反倒会伤车。一位车主告诉记者,自己用过普通车衣,使用起来非常麻烦,一脏了之后,用起来很不方便,连前后都分不清楚,更别说盖车了,覆盖与回收单人不易完成,脏、乱的情况愈演愈烈,最后不得放弃使用。而且一天一次把车衣套上再脱下,弄来弄去质量好的车衣也会划伤车漆。即使下了酸雨只要你及时清洗就不会有事,用车衣有时是得不偿失。

还有车主反映,在下暴雨时,水会从车衣的某些角落地方进入到汽车并且堆积起来,此时要将车衣撤下,将积水清理一下,如果几天不用该车,这些积水会导致车体生锈。再就是如果系不好,大风将车衣的一角刮起,夹杂着沙子抽打车身也极易损伤车漆。

●切勿保养过度

番禺的于小姐是个新手,她经常会收到经销商发送的保养信息,新车才开了8000公里,于小姐的机油已换过3次,机滤也换了3次,保养间隔里程3000公里都不到。

汽车保养周期指的是汽车保养的间隔里程或时间。汽车维修厂技术人员告诉笔者,保养频率高不是什么坏事,能更有效地保障车辆的各项性能,但过于频繁也没必要。汽车保养的实效里程一般来说是5000到10000公里,或者是6个月左右。科学地确定各类保养作业的间隔里程,能使汽车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还节省保养费用和修理费用。

●螺栓过紧导致永久变形

汽车上用螺栓、螺母连接的紧固件很多,应保证其有足够的预紧力,但也不能拧得过紧。若拧得过紧,一方面将使连接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另一方面将使螺栓产生拉伸永久变形,预紧力反而下降,甚至造成滑扣或折断现象。

●新蓄电池不充电会缩短寿命

蓄电池的首次充电称为初次充电,初次充电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有极大的影响。若不充电,即加“水”直接使用,蓄电池的容量不高,寿命将缩短;若直接充电,也会缩短寿命。通常蓄电池的初次充电是在加注完电解液后,用小电流充电大约1小时左右安装使用最佳。

●机油太多会出故障

当机油不足时,轴承与轴颈等摩擦会因机油的量少而润滑不良,加剧磨损。但是,如果机油太多,发动机在工作时曲轴柄、连杆大端会产生剧烈的搅动,不仅增加了发动机内部功率损失,而且还会使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增多,产生烧排机油故障。因此,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应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线之间为适量。

●烈日下不洗车,洗车封釉不要过频

洗车也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经过太阳暴晒的车辆,车辆金属板与漆面受热都会膨胀。而在此时洗车,一热一冷会使漆面脆化、开裂,进而出现色彩光泽变暗。此外,大热天洗车还会因车身的残留积水,在太阳的暴晒下,形成凸透镜,使车身局部高温,而导致漆面失去光泽。若是在此时打蜡,也容易造成车身色泽不均匀。所以,洗车打蜡最好是在有遮蔽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无法保证,最好选在阴天或是晴天的早晨、傍晚时分进行。

对于洗车频率,专家认为,一般情况下,一周洗1至2次车最好。洗车不宜过频,一般的浮尘,用鸡毛掸子或软毛拖把打整即可。因为频繁洗车,会加速漆面氧化。洗车时,应选用清洁,不含泥沙、油污、酸碱等有害杂质的水,并将车体表面进行一段时间浸泡,以软化泥土、黏附的飞虫等附着物,不要试图去刮除它们。另外,洗车后,应将引擎盖铰链处、雨刮根部、玻璃密封条两端等容易积存污垢的地方,仔细擦拭干净。

封釉是通过将高分子聚合物覆盖汽车漆面来增强漆面的抗磨损能力。优点是提高漆面硬度,耐高温抗紫外线的特性更好,有利于保护车漆。缺点是,在封釉之前要抛光,经常抛光,你的车漆就愈来愈薄了。而且其还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必须到专业店进行施工服务,并且不要做得太勤。

●安全扣、方向盘、排挡套统统没必要

所谓安全扣,也就是一个欺骗汽车安全带报警装置,让其不报警的一个家安全带扣,这玩意欺骗的有时可是驾车者的命。

方向盘套原意是用来防滑且美观,但实际是,很多产品在使用时,方向打得急点,力气大点,这个方向盘套就可能跟方向盘脱离,对行车安全有一定的威胁,而且容易脏,需要及时拆卸清洗,较为不方便。从使用率上看,由于全国各地气温的差异较大,北方的使用率远远高于南方,特别是华南地区。以广州为例,方向盘套的使用率还不到15%。

排挡套也是一点必要也没有,因为同样会阻碍你进档和出档,真正的花钱补笊篱。

●切勿私自安装氙气大灯

一些车主为了改装后的车灯更酷、更“炫”,选择色温过高的灯色偏蓝的氙气灯,但这种蓝色灯光会特别刺激对面路人和司机的眼睛,不但让人不快,还会影响安全。

另外,高档车辆的原装氙气灯都带有透镜,会产生聚光作用,射出来的光不会发散干扰对向来车。但是很多私自加装的氙气灯没有透镜,所以在两车交会时,强烈的灯光能使对方眼内细胞的内色素被迅速“漂白”。这需要几秒钟才能适应过来,而这个几秒钟内,如果前面有人穿马路,司机就产生视觉“盲区”,什么都看不到,容易撞上。而且灯光越亮,角度越正对着眼睛,就越危险。

●风扇皮带太紧导致轴承负荷大

夏季气温过高,有的司机认为提高风扇皮带的紧度,可以提高发动机冷却效果,因此便一个劲地提高风扇皮带的紧度,造成风扇皮带过紧,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风扇皮带应该保持松紧适当,因为过紧会使轴承负荷过大,磨损加剧,功率消耗增加,同时也会使水泵轴弯曲,皮带拉长变形,寿命缩短。

●进口轮胎未必适用

有些人买轮胎特别喜欢强调“进口”,国外推出的新款轮胎对国内的用户来说有一个最致命的缺陷就是不适用。欧洲平整的路面与国内的路况有较大区别,适合欧洲路况的轮胎在国内难有上佳表现,特别是胎侧的耐冲击力方面有些“水土不服”。一些国外品牌的轮胎在国内合资生产后,都根据国内道路状况在轮胎侧面增加了一层帘子布,从而大大增强了胎侧的抗冲击力。

●汽车下防护板不能随意加装

安装汽车发动机下护板好处是防止路面上崩起是石子损坏发动机底部,主要是保护油底壳,对易被腐蚀的元件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缺点是在遇到汽车事故碰撞时不能让发动机下沉从而容易对乘员造成伤害,因此专家建议安装塑料的或者是金属的但中间打孔能够从中间断裂的。

车内设备随意加会影响行车安全,私人轿车是随车主行动的,追求乘用舒适和豪华无可厚非,但一些车主自己动手在车内加装各种设备,这种改装,如果处理不妥当,对汽车性能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影响行车安全。

●冷却水温度太低会磨损发动机

夏季天气炎热,有的司机为了防止发动机温度过高,一味要求冷却水温度尽可能的低,有的司机为了达到降温的目的,干脆把节温器拆去,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汽车发动机既怕热又怕冷,如果冷却水温度过低,会使燃油燃烧恶化,油耗增加,加剧磨损,机油黏度增加,发动机功率降低。试验表明,汽车行驶时冷却水温度为40-50摄氏度时,发动机磨损增加60%-80%,功率降低25%,油耗增多8%-10%。因此,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并非越低越好,一般应控制在80-90摄氏度之间。●水箱“开锅”速加水会导致气缸开裂

夏季天气热,有的司机一看见水箱出现“开锅”现象,就担心发动机温度再升高,立即熄火加水。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它极可能造成气缸盖因为突然受冷而出现开裂现象。如果碰见水箱“开锅”,一般正确的方法是,立即停车,让发动机保持怠速空转继续散热。同时打开发动机罩,提高散热速度。待冷却水温度降低后,再将发动机熄火。

●长期不用车或短途用车会使机件受损

有的人只有放假时才开车出去玩,其实这样的用车方式是很伤车的。引擎与变速箱等传动机件表面会因长时间处于与空气直接接触的状态而生锈,电瓶也会因为长期的自然放电影响到使用寿命。最好的方法是每隔几天就跑一次车,跑个三四十分钟。另外,总是短途用车也会伤车,因为车上机件在发动机启动至稳定阶段之间磨损最严重。


汽车行驶5000公里换机油真的需要吗?(图)

机油的更换公里数并不完全等同于跑的公里数,车辆在使用中,会出现停车等候、开空调等因素,同样会增加机油损耗。如果说是5000公里更换,那么汽车内的机油实际上所承担的要超过这个数。

  最近微信朋友圈转发着一个帖子《汽车5000公里换机油,一句骗了中国人几十年的假话》。5000公里换机油,确实是众多车主去4S点保养时被告知的信息。那么真的5000公里就需要换机油吗?


  5000公里换机油一刀切:不科学

  据长城润滑油给记者提供的书面资料介绍,润滑油中含有多种添加剂,能够有效保护发动机重要的移动部件,保证发动机正常运作,起到润滑、清洁、防锈、密封、冷却等作用。多少公里换机油,要考虑机油品质、车辆新旧程度和季节路况。

  现在市面上主要有3种机油,全合成、半合成和普通机油。全合成机油有更好的高低温性能,更长的换油周期,也适合更恶劣的车况。
如果车辆使用全合成机油,在1万公里~1.5万公里之间再更换,没有问题
半合成机油,适合7500公里~1万公里之间更换
普通机油则建议5000公里更换

  新车处于磨合期,建议5000公里以内更换机油。年限久的车子,发动机会“窜气”(当发动机做功燃烧过程的末端,一些未燃混合气在高压力下从活塞环漏入曲轴箱内),稀释曲轴箱内的机油,使机油变质造成发动机机件过早磨损。那么,年限久的车子,有可能3000公里就要更换。

  此外,机油的更换公里数并不完全等同于跑的公里数,车辆在使用中,会出现停车等候、开空调等因素,同样会增加机油损耗。如果说是5000公里更换,那么汽车内的机油实际上所承担的要超过这个数。

  壳牌润滑油给予的答复是,大多数汽车厂家制定5000公里更换机油是在一个安全区间内,建议消费者遵循厂商的换油指导,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博世汽车公司维修师李享强调说,汽车保养手册上的更换周期是科学合理量化后的结果,有一套严格的程序。

 

城市交通拥堵,要勤更换机油

  一种说法,在国外都是1万公里~1.5万公里换一次机油,而国内普通要求5000公里换一次机油,这个差别在哪里呢?

  专家介绍,最主要的差别是路况不同。在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下,如果是二档行车每分钟3000转,则1公里累计的发动机转速可能达到1万转。而不堵车的情况下,五档行车是每分钟2000转,1万转至少能跑4公里。所以,国内1000公里就应该换机油,而国外则4000公里换油。虽然里程不一样,但转速是一样的。

  专家表示,换油周期是长期实验、反馈积累下来的平均量,对路况、环境、发动机等做了综合的考虑,国内国外条件不同做出的规定会有不同。


  进口车国产车有区别,出租车大客车勤换油

  义乌迪通公司维修师杨望苗表示,由于国内外空气质量、路况与国内外汽车工艺的差别,进口车的换油周期总体上要比国产车长一些。

  专家表示,一般新型德系轿车建议7500公里换机油,日系车建议5000公里,国产车建议7000公里。车主可以自行延长换油周期,但要依据车主的驾驶习惯、路况、天气等来做判断。如低气温时或连续在多尘地区行驶,要勤快换油。

 对于跑长途的大客车或者是在城市中常常遇到拥堵、走走停停的出租车来说,还是应当适当缩短周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众车真不值得买?不信你看看
开车时如何判断汽车有没有“烧机油”?
养车小百科(27)全合成、半合成、矿物机油多久换一次才合理?
汽车首保注意事项【时间、公里、内容】
一年跑不到8千公里,还按公里数保养吗?别再浪费钱了!
还在五千公里换机油?多么痛的领悟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