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褚遂良楷书如何临创?不妨临习这本帖!

褚遂良的楷书作品是唐楷中极有个性、极具变化、极富美感且清远萧散的代表,其传世书迹有《伊阙佛龛碑》《倪宽赞》《大字阴符经》《雁塔圣教序》等经典法帖。

刘熙载在《书概》中对褚遂良有这样的评价:“褚河南书为唐之广大教化主,颜平原得其筋,徐季海之流得其肉。”“唐之广大教化主”七字,足以概括褚遂良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崇高地位。故而历代书家对其推崇备至,“褚体”也深受当今众多楷书爱好者的追慕。

褚遂良《倪宽赞》

但喜欢褚楷的书友们在学习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这几本法帖看起来都不错,我该先从哪本字帖入手呢?

我都学了一两年褚楷了,怎么感觉还没入门呢?

我临了这么久的褚楷,咋还不会创作?

多次以楷书在全国展入展获奖,对楷书研究颇深的张助刚老师认为,学习褚遂良楷书,先从《倪宽赞》入手,能够熟练掌握楷书笔画丰富的变化和楷书中参以隶书的巧妙用笔。

次学《大字阴符经》,可以感受笔画的偃仰起伏、顺势连带和书写中节奏的多变,这也是学习行书的雏形。

接下来再学《雁塔圣教序》,重在体悟唐楷承接魏晋后笔法的变化和“瘦硬通神”的审美趣味,理解褚楷婀娜多姿的字态和'美如婵娟'高妙意境。

夏云老师作品《纳兰词选》

对于许多书友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一直停滞不前,进步缓慢的问题,张助刚老师也分享了他20余年学书的心得体会:

1.在书法临摹过程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眼、手、笔的高度配合,大众都看得到的地方,是共性,少数人看得到的地方,是个性。一本帖再好,没有找到开帖的钥匙,帖就永远是帖,只有理解了笔法、字法、章法、师承等关系,才能走进帖的世界,真正与它对话。

2.每个书写者都会有惯性书写方式,当你写的越顺手,就当谨慎,顺手之后易滑、薄、轻,也会以一种常规方式思考和书写,慢慢就会落入自我陶醉的怪圈。反而书写越不顺手,往往是提升的时候,不顺手便会有疑惑,解感之后,自然又上一台阶。

3.临摹字帖,宜先读后写,先单字后局部再通篇,如果把字帖中的笔法、结构、章法、墨法等产生的许许多多细节比作晴朗夜空中的星星,我们既要做到满眼望去一片星光,又要善于捕捉到其中极为耀眼的几颗,那几颗就好比帖中最精彩的几处细节。一本帖,若没有和少了重点和精彩处,终归是平淡无奇的。

4.为什么楷书中可以参入隶意,为什么隶书中不可以参入楷法,只有理清学书脉络,才能理解“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的道理,往上走是源,往下走是流,源头的水一定是纯正而清澈的,支流的水往往泥沙过多,容易浑浊。

5.当你不断地重新认识书法时,真正意义上的清淤才刚刚开始,固有的偏见和执念会束缚你的思考,唯有思想的改变,我们才能改变自身的手。

夏云老师作品《吉祥经》

褚楷的几大经典法帖中,《倪宽赞》用笔富于变化,表现运锋着实的同时,也往往参用飘洒与灵活的笔墨,起笔或轻或重,收笔沉着有力,结字工整秀丽,笔势舒展,给人以立姿轻盈、秀丽古雅的感觉。

且《倪宽赞》中还有《大字阴符经》与《雁塔圣教序》所不具备的特点,例如:

1.《倪宽赞》中横画的书写,大都起笔较重,行笔轻过,收笔往右下稍顿回锋。这种横画的书写方式,对后来的颜真卿影响很大。也有些横画的收笔向上,化隶入楷,别开生面。

2.《倪宽赞》单字中笔画粗细对比非常明显,粗处厚重而有力,细处飘逸而轻灵,相比“褚体”其它帖,更显得落落大方、容夷婉畅。

3.《倪宽赞》为墨迹本,字字在界格中书写,相比“褚体”其它帖,更多了一种稳健和平正。整篇书写心气平和,这也与欧阳询、虞世南的笔画平直,结构严谨内敛的风格一脉相承。

夏云老师作品《小窗幽记》

文章来源墨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遇瓶颈,认真读此文!
褚遂良楷书法帖《倪宽赞》
学习褚遂良楷书,先学《倪宽赞》、《阴符经》,还是《雁塔圣教序》好些?
秀丽美妙、清净绝俗:唐代褚遂良楷书法帖《倪宽赞》书法欣赏
褚遂良《倪宽赞》运笔图解
服!难得见有人把《雁塔圣教序》精髓讲这么透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