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敏捷战斗部署”作战?

随着高端对手国家反介入/区域拒止力的逐渐增强,美空军主要作战基地暴露在主要对手国家的导弹攻击系统的巨大威胁日益增强,美对战时前沿骨干基地的安全性、可用性担忧加剧,美国空军迫切需要新的作战概念来保证其高价值空中资产的安全性。2015年,美空军提出敏捷作战概念,为了使这一作战概念尽快落地,2017年,美空军首次提出了“敏捷战斗部署”

▲“敏捷战斗部署”作战概念的前身可追溯到2013年美空军提出的“急速猛禽”作战概念

“敏捷战斗部署”的概念意涵

“敏捷战斗部署”的实质内容是改变以往传统的兵力配置模式,即将大机群集中部署在最前沿的主要作战基地,以实施“化整为零”的分布式动态作战部署,从而增强美空军的体系抗毁能力。

“敏捷战斗部署”作战概念的前身可追溯到2013年美空军提出的“急速猛禽”作战概念,“急速猛禽”作战概念要求C-17运输机搭载必要的维护设备、燃油、弹药和保障人员与4架F-22组成小型编队,可在24小时内飞抵全球任意一处简易的前沿基地,在72小时内独立遂行攻击和空中支援任务。2017年,美空军又将“快速猛禽”概念拓展应用到其他作战机型,升级为“敏捷战斗部署”概念。

“敏捷战斗部署”概念核心是要求部署在大型空军基地的机群,在战时能够向美国及盟军的军用或民用机场迅速转场机动,以规避对手的中远程火力的集中突击,同时依托大型基地和大量“睡莲”基地,既可从多个基地起飞后组成大编队,从正面与对手直接较量,又能以小编队多方向、多批次发动偷袭,实现机动灵活的打击模式。“敏捷战斗部署”又分为稳态性ACE和生存性ACE,稳态性ACE是指通过将美国和盟国部队分散到具有不同规模和持久性的多个前沿作战地点上来发挥威慑或战斗作用,这将使对手的风险计算变得复杂;生存性ACE是指在敌对行动开始前就得到有效警告(最多12小时)的情况下,美国和盟军从(最前沿的主要作战基地,MOB)分散到不同的地理位置,而MOB无法在最初的攻击中幸存,这些分散的部队将迅速重组、分工,并在敌对行动开始后24-48小时内转移到预先计划好的作战地点,以向作战指挥官提供空中战斗力量。

纵观历史,“急速猛禽”的鼻祖其实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当时,纳粹德国的“斯卡图”轰炸机就依靠储存的弹药和油料的前方基地,在东部战线上给苏联军队一致命的打击,通过这种方法,“斯卡图”轰炸机能够在远离德国空军部队建制内支援基地的地带攻击突入的苏联装甲部队,堵住战线突破口,而且还能够实施纵深穿突,对苏联的增援部队实施截击。

而美国空军中“急速猛禽”的概念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美国空军在敌对环境中把燃料从一架飞机输送给另一架飞机,从而催生了前沿区域加油(Forward Area Refueling Point,FARP)概念,形成了加油机以“热加油方式”给各类固定翼和螺旋翼平台进行空中加油,大大增强了部队的作战范围。

二战德军“斯卡图”俯冲轰炸机

“敏捷战斗部署”的具体实践

美军历来重视作战概念的检验实践,在新的作战概念提出后,通过系列演习检验作战概念的可行性,通过演习检验后通过制定形成条令使作战概念形成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并注重作战概念的提炼延伸,使作战概念嵌入整个作战体系中以提升其整体军事实力,具体措施如下:

通过演习检验“敏捷战斗部署”可行性。2019年3月6日,美日澳空军举行了首次多国“敏捷战斗部署”演习,美国海军陆战队派出1架F/A-18战斗机和1架C-130运输机,演示如何在前沿简易机场有效运作并保证作战能力,同时验证多国作战装备和作战人员的无缝集成,对“敏捷战斗部署”进行了有效尝试。

2020年2月21日,美国空军卡德纳空军基地的飞行员,德克萨斯州迪埃斯空军基地的空运联队飞行员以及普天间基地海军陆战队飞行员合作完成了一次训练演习,对在保障基地外寻找合适地点建立基地并进行弹药重装和战机加油等后勤工作,然后返回战斗的能力进行检验。2020年5月28日,在德国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进行的关于“敏捷战斗部署”演习中,进行了迅速加油等战术动作,模拟“敏捷战斗部署”战术概念的作战场景进一步检验了作战概念的可操作性。

C-130“大力神”运输机

2021年2月3日左右在兰利-尤蒂斯联合基地完成了对C-130H运输机与F-22战机的作战能力整合。2021年2月22日左右,在穆迪空军基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马赛克虎”演习完成了联队级“敏捷战斗部署”。以上种种均是美国军针对其作战概念的提出通过演习演训验证其可行性的具体实践。

制定条令使“敏捷战斗部署”形成制度化。美国空军参谋长查尔斯.布朗于2021年12月9日签发了美国空军敏捷作战使用Agile Combat Empolyment,ACE首个条令文件:《敏捷作战使用》空军条令注释《AFDN1-21 Air Force Doctrine Note1-21,Agile Combat Employment AFDN 1-21》,标志着经过多年探索美国空军正式对敏捷作战使用ACE的概念,以及围绕敏捷作战使用衍生的一系列术语给出了官方定义,比如:敏捷作战使用、多能空军人员等概念,标志着“敏捷战斗部署”作战概念的日益成熟。

注重挖掘“敏捷战斗部署”潜力使作战体系提质增效。美空军于2019年提出了“轰炸机敏捷战斗部署”(Bomber ACE,BACE),并通过系列演习验证该作战概念在轰炸机平台上的应用,增强美国轰炸机的战略优势。

2020年4月17日,美空军宣布结束了在关岛为期16年的“轰炸机持久存在”任务,美国轰炸机海外部署运用转变为“动态兵力运用”模式,其实质是“敏捷动态部署”作战概念在轰炸机部署运用上的拓展。美国轰炸机作为美国军事实力的象征,一般部署在战略位置重要,危机事态频发的前沿地带,但随着高端对手强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大幅跃升,在“轰炸机持续存在”的部署运用模式上明显存在规模劣势、活动透明的明显缺点,轰炸机部署在前沿骨干基地的安全性和可用性下降,不利于发挥轰炸机隐蔽机动、长距离奔行的优势,导致其实际威慑作用急剧下降。这就要求美军需摒弃传统的“前沿基地常驻”模式,寻求随时能够响应危机的动态部署。美国轰炸机通过动态部署既能规避高端对手强国侦察监视和常导力量对其战略平台的威胁,又通过兵力组合和运用的灵活性,多样性达成“战术迷雾”的效果,增强其自身安全性和战略威慑性。

轰炸机作为美国军事实力的象征,一般部署在战略位置重要,危机事态频发的前沿地带

美国轰炸机海外部署运用转变为“动态兵力运用”模式,其实质是“敏捷动态部署”作战概念在轰炸机部署运用上的拓展

“敏捷战斗部署”的技战术做法

美军针对“敏捷战斗部署”作战概念进行了可操作性的诸多实验工作,主要通过创新动态装备保障模块,研发配套保障技术装备、组织作战人员实战实训等方面来保证作战概念的具体实施。

(一)着眼作战概念创新动态保障模式

美空军为实现其全球快速打击战略,根据敏捷战斗部署需求,提出了将“裸机场”开辟为新的空军基地概念,其旨在通过快速部署保障模块,在72小时内将“裸机场”从盒子里变出一个空军基地,通过“裸机场”提供的跑道,能够解决基地开设最基础也是最困难的问题。“盒子空军基地”对应模块分别为“收获鹰(HE)模块”、“收获猎鹰(HF)模块”、“应急敏捷作战支援包(ACS)模块”。根据多样化任务需求对应开设相应的模块。

“收获鹰”模块主要由人员生活设施、供水供电系统和饮食住宿系统组成,其作用是保障先遣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作为早期机动基础包使用。“收获猎鹰”模块主要由电气、水、机场运作、生活保障等系统组成,是“收获鹰”模块的增强版,是“盒子空军基地”的最基本模块,功能较为全面,能够保障1100人的基本生活和飞行中队级别的野战机场的快速开辟,全部单元均可折叠和快速拆卸,可用C-130运输机空运部署。

“应急敏捷作战支援包(ACS)模块”通常用于基本保障模块受损的情况下使用的应急手段,可以快速恢复机场作战保障功能,其主要包括关键跑道抢修、爆炸物处理、救援、维修恢复、航空医疗和医疗后送等。美军为响应敏捷战斗部署作战概念,在“盒子空军基地”的开辟使用方面形成了具有模块化、标准化、通用化、小型化特点的动态保障模式。

根据不同任务需求对每个模块的子系统进行合理搭配使用,进行优化组合能够满足多样化任务需求。在系统研发上重点突破小型化、标准化,使任务模块更加隐蔽机动、成本降低,更加适应现代战争军事需求。在模块储备上强调全球化部署,为响应美国军“全球快速机动、全球精确打击”的使命,美国空军正在逐步增加任务模块储备,以增强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响应能力。

(二)根据战术概念研发配套保障装备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美国空军正在研发实现“敏捷战斗部署”概念的关键保障装备“基于区域的集群预置工具包”(RCBP),目前美国空军使用的航空保障装备与上世纪60年代的基本相同,轻便性、通用性不强且不够高效,难以支撑“敏捷战斗部署”概念的实现,RCBP包括必要的通信、电源、检测、加油等设备,以及快速跑道修复材料,是一套模块化、轻量化、通用化的航空保障装备、平时保存在大型空军基地,一旦出现威胁,将迅速空运至展开地点,快速将其变成临时性空军基地,可保障2至4架战斗机组成的小编队作战。美国军已在2020年度“暗黑”联合军演中,在澳大利亚开展RCBP相关试验。

(三)着眼作战概念开展“多能人员”训练

瞄准海外远征作战保障能力生成,美军通过系列演习结合“敏捷战斗部署概念”组织“多能人员”训练。

一是突出保障技能训练,通过在本基地定期召集保障人员进行跨专业、技术训练来用来精简人员规模,组建高效集约保障队伍。跨基地训练中,通过异地无伴随进驻模式,强调跨基地保障“多能人员”训练,实现跨基地无伴随保障模式。强调增强盟国联合训练,实现跨国“多能人员”保障能力生成,实现跨国保障模式。

二是将“多能人员”训练嵌入作战体系。根据作战需求,结合攻防形势要求,重点训练机场快速修复、机务保障、搭建帐篷、人员逃生及“前沿区域加油点开设”等课目。根据职能需求,全球打击司令部、空中机动司令部、空中作战司令部、特种作战司令部均论证开设相关“多能人员”训练。

三是多种训练模式结合。区分中队级“敏捷战斗部署”模式、联队级“牵头联队”模式、任务指挥模式、部队作战任务模式,根据担负任务不同,“多能人员”训练重点也有不同。其旨在打造快速投送部署“力量包”,实现后勤部队模块化形成综合保障能力,以支撑美国空军海外远征部署作战。

未来,美军将会持续推进“敏捷战斗部署”作战概念的落地实施,推进新型作战概念的研发

原文章收录于《兵工科技》2022年第15期,原作者:翁宗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美国空军敏捷战斗部署的基本认识
“炸弹卡车”——F-15E(X)“打击鹰”战斗机
【理论研究】美空军敏捷作战,敏在何处?
陆 | 美军如何打仗?—进攻战术行动
首发 | 化整为零,分布作战:美空军敏捷作战部署概念的现状和展望
美国陆军“模块”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