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骑游双林

       双林镇历史悠久,是江南水乡著名古镇之一。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分乌程县东乡置东迁县,县治在今旧馆。南朝宋元徽四年(公元476年),东迁县改名东安县,次年仍复名东迁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东迁县并入乌程县。宋太平兴国7年,分乌程县东南15乡置归安县。民国元年(1912年),乌程、归安合并为吴兴县,今南浔辖域隶属吴兴县。


       据<东西林汇考>记载,历史上曾有桥125座,现存21坐,其中镇北的万元、化成、万魁三桥始建于明代以前,均为市级文保单位。


       万元桥、 化成桥、万魁桥。三座石拱大桥相距不到400米,并驾横跨双林塘,雄峙镇北,十分壮观,为湖州东南部胜景之一。万元桥在明嘉靖时曾遭倭寇破坏,清康熙年间架木桥,名福成桥,雍正八年砌石桥,改名万元桥,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重建,至道光二十年落成,历时七年,桥高7米,长51米,宽3.5米,在三桥之中,该桥最为挺拔雄伟,桥上石栏凿有狮子十对,形态各异。


       化成桥,又名塘桥,元延佑年间(1314--1320)建造,原为塘口化成庵二僧建木桥,故以‘化成’两字为桥名,至明嘉靖(1522-1566)改建为石桥,此后在崇祯三年(1630)、清乾隆五十八(1793)年两度重修。从砌石重建已有430多年。桥高6.6米,长46米,宽3.4米。《双林镇志》载:“桥畔向缆客船,多乘夜行,谓之夜航埠。桥上设立灯杆,灿烂如昼。四方商贾望杆云集。”


     万魁桥,初为木桥,至康熙元年(1662)才砌石桥,至康熙八年建成,乾隆五十五(1790) 年改建,乾隆五十八年与化成桥同时落成。该桥高6.8米,长51米,宽3.2米,两端各有台阶40级。


            双林三桥,以化成桥居中,东距万元桥225米,西离万魁桥122米,故双林三桥也称姐妹桥.有人这样描绘:"三桥高长相匹,鱼贯而列,蕴含着吞吐沉浮的气势.乘船时在远处看去,随着船身的波动,就会看见三桥层叠上下,仿佛彩凤摆尾.------"


             为何在“咫尺之间,连造三桥”,当地流传着有关"姐妹桥"的民间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相传双林塘原先无桥,两岸交通必需靠摆渡,当时南岸有一对孪生姐妹,姐姐造了万魁桥,桥建成后吩咐家人向过桥行人收过桥费,百姓对此颇有怨言,其妹便用自己的积蓄另建一座万元桥,桥建成后,宣布“过桥者分文不取”.姐姐见此十分羞愧,为挽回影响,在万魁桥与万元桥之间又造了一座化成桥,意即此桥是自己受到感化而建。

       
      双林现存的部分桥
       望月桥:长15.6米,高3米,宽2.3米,上下各有踏步13阶
                                                                          金锁桥
 
       虹桥:“每当晚霞西,水光照如虹”故名虹桥,长22.4米,高4.7米,宽3.4米
 
                                                                                 还金亭
       还金亭在双林镇东栅虹桥和望月桥之间。据民国6年(1917)《双林镇志》载:“明弘治年间(1488-1505),安吉陈良漠为严素底义建。东乡区民入郡者必经虹桥,时有领白粮邮闸银者,归途倦息,遗金而去。镇人严素庵(名义)晨往见之,坐待其人,验而还之。”其后安吉陈良漠(官参政)便建亭表之。《郡志》:“义偶憩神祠,有遗橐去者,发之得银二百两。信宿其人来,云父解银耗缺被系,此变产以偿,遂还之。其人请分半以酬,不允。后其父归,为之建亭。”后屡圯屡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光绪二十年(1894)先后重建。抗日战争时遭日本侵略军焚毁。
     1982年双林籍书法家费新我捐资重建,壁间嵌”还金亭“石碑,还嵌有费新我书《重建还金亭记》石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浔双林古镇
历史文化名镇——绫罗绢丝︱双林镇
双林三桥——浙江游
双林三桥[浙江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的桥梁]
浙江湖州的古橋(四)【圖文】
江苏同里:同里古镇的古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