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起了解《病案首页疾病编码(国家临床版2.0)》
编者按

6月1日早晨9点,我院疾病与手术编码库已经正式升级到国家临床版2.0。这次升级对于临床医师来说,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其实在前个星期,我科就已经为全院临床医师进行了一场讲座,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说明。现在我们公布本次讲座的具体内容,与大家一起分享。今天分享的是疾病编码部分。

Part 1
背景简介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今年提出了要加强对三甲医院的考核。其中,首页数据质量关系医院绩效考核成绩。

通知要求,三级公立医院要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规范填写病案首页,加强临床数据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各地要加强病案首页质量控制和上传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确保考核数据客观真实。

常见的病案首页数据内容包括主要诊断、其他诊断、主要手术及操作、其他手术及操作、入院病情、病理诊断及编码、离院方式、手术级别、切口愈合等级、离院方式、入院方式等。其中,从首页数据提取的绩效考核指标一共有7个:

三级指标

分值

指标性质

指标说明

4.出院患者手术占比

1.5

定量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其他诊断、主要手术及操作、其他手术及操作、入院方式、入院时间、出院时间等。

计算方法: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同期出院患者总人次数×100%。

5.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

2.5

定量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计算方法: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台次数/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100%。

6.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

4

定量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主要手术及操作、其他手术及操作、手术级别等。

计算方法: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台次数/同期出院患者手术台次数×100%。

8.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2.5

定量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主要诊断、其他诊断、主要手术及操作、其他手术及操作、入院方式、入院时间。

计算方法: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同期出院的手术患者人数×100%。

9. 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2.5

定量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主要手术及操作、其他手术及操作、切口愈合等级。

计算方法: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人次数/同期I类切口手术台次数×100%。

10.单病种质量控制

4

定量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计算方法:符合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

14.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

2

定量

指标来源:病案首页。

计算方法:低风险组死亡例数/低风险组病例数×100%。

为提供符合要求、支撑绩效考核评价的首页数据,病案首页数据的上报,需要遵循下面的数据标准

数据标准

1.住院病案首页数据采集质量与接口标准

2.疾病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2.0

3.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2.0

4.现有使用疾病分类与手术操作版本与国家临床版2.0的映射

此外,该《意见》中还要求统一编码和术语集。今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出了全国统一的疾病分类编码、手术操作编码和医学名词术语集(国家临床版2.0)。2019年6月底前,各地组织三级公立医院完成电子病历的编码转换工作,全面启用全国统一的疾病分类编码、手术操作编码、医学名词术语集。

根据上级安排,2019年4月3日,福建省卫健委发函,要求2019年6月1日零时起,全省统一使用《疾病分类与代码国家临床版》(2.0)、《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2.0),以便在将来能平稳过渡到ICD-11。

去年底,国家卫健委医政管理局提出了即将在全国采用ICD-11的消息。本次由省级/地市级/医院端编码版本向国家临床版切换,也是平稳向ICD-11过渡的重要举措。

Part 2
病案编码临床版说明

ICD全称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由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创立。

目前使用的是第10次更新版本,简称ICD-10。国内有北京版、广东版、上海版、国标版、国家临床版等多个版本。本月起,国家临床版将取代其他版本的ICD编码库,作为唯一编码库使用。第11次更新版本(ICD-11)也将于2022年正式生效使用。

国家临床版的产生

医疗机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为了确保能够使用,《疾病分类与代码》允许医疗机构根据需要,通过以内码的方式进行代码条目扩充。由于扩充内码的主要目的是使《疾病分类与代码》能够支持临床工作,所以将具有统一扩充“内码”的版本,称为“临床版”。

2016年6月,国家卫计委正式提出临床版《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 国卫办医发〔2016〕24号)》,并发布了“疾病分类与代码临床版1.1”(即国家临床版1.1版)。

国家临床版的特点

国家临床版在《疾病分类与代码》GB/T14396-2016的基础上,收集补充目前临床正在使用的诊断条目,使之更加符合医学发展、临床、DRG分组的需要。字典库切换时可直接安装使用,对于统计工作及数据检索无任何影响。

1

主要编码与附加编码

国家临床版的疾病编码分为

“主要编码”“附加编码”

主要编码包括00代码(如A00.000,霍乱)、非00代码(如A01.003,伤寒杆菌性败血症)及带附加编码的主要编码(如A01.001+K77.0*,伤寒性肝炎)。主要编码可以放在诊断编码中使用,并且在我院的编码库中,带附加码的主要编码已与主码合并,星剑号替换为加号。

而其余的附加编码(如病原代码、临床表现代码、损伤中毒外因、形态学编码等)是不能作为主要编码使用的。具体规则如下:

  • 附加编码中的病原代码、耐药菌株代码放于诊断区域, 仅作为其他诊断选择,不能作为主要诊断及门诊诊断选择,将用红色字体进行标注。

  • 附加编码中的损伤中毒外部原因代码,即“V、W、X、Y”开头的编码只能放于损伤中毒外因区域,不能作为诊断选择。

  • 附加编码中的肿瘤病理代码,即“M80000/0”类编码只能放于形态学码区域,不能作为诊断选择。

  • 附加编码中的临床表现代码,即D63.0*或D77*类别,已经在诊断区域与主要编码合并后体现,不需要导入字典库

2

内码与扩展码

根据《疾病分类与代码》国标版使用说明中的“4、关于尾码00中有关根据需要扩展内码“的要求,为确保全国不同医院内码扩展统一、规范,国家临床版在这里进行统一扩展,构成国家临床版特有编码特征:统一内码代码的主要编码为10位等长代码。

例如A00.100x001 (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前6位为国标基本代码,“x”为统一“内码”标识,后跟3个数字最后三位数便为扩展码

下面的例子或许会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一些。以A01.000(伤寒)为例,伤寒性肾脓肿、脑膜炎、心包炎等疾病名称,在原编码库中无对应编码。因此启用了扩展码,将其补充进编码库。

再如,G96中枢神经系统的其他疾患,在WHO官方版本中,G96.1对应脑脊膜疾患NEC,在疾病分类代码中进一步扩展了细目。然而我们发现,蛛网膜粘连、脑膜粘连等等都没有对应的编码。因此在G96.100(脑脊膜疾患,NEC)下进行扩展,将这类疾病编入其扩展码中。这一过程叫做“打补丁”

国家临床版1.1与2.0对比

2019年3月15日发布的《疾病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2.0》,共有条目37289条。其中保留1.1版的编码32171条,新增2537条,停用216条,另有附加编码2581条。

这些都已在国家临床版2.0官方字典库里,以不同的工作表的方式予以了体现(如下图)。

值得注意的是2.0版

停用了1.1版本中的216条,

我们列出了与大家比较相关的

一些条目,

请大家注意!

在下期,

我们将向大家介绍

手术及操作编码库的内容,

敬请期待!


作者/涂晓贤(协和医院病案室主任),编辑/病案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华 | 医保版、国家临床2.0版等18个ICD有什么不一样?
DRG专栏系列之二:DRG支付体系构建的国际经验借鉴(临床数据篇)
★疾病分类编码之国家医保版与国家临床版
2398家医院、2.6亿份病案首页、“天河二号”超级电脑……揭秘三级医院首次“国考”
绩效国考下的病案首页:不仅仅是两页纸
(资料)DRGs 与病种付费、临床路径、病案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