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胁痛的中医辨证论治

       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肋部位的疼痛,为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涉及到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肝病,胆道感染或结石症,干、湿性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病。

       胁痛一般多属肝胆疾病。辨证当分气血虚实,初起病在于气,性质属实,气滞可以化火,或血络痹阻,表现热郁、血瘀的证候。病久多虚,因郁火伤阴或素体阴虚而兼郁热,以致肝络失养。实证气滞者宜疏肝理气,有郁火者当予清泄;若肝胆湿热内蕴,则宜清肝利胆;久痛入络,则当行瘀活血。病久阴血不足,肝络失养者,则应滋阴养血,柔肝和络。

按语:

(1)胁痛一证,主病之脏在肝,总属肝气失于疏泄所致。治疗当按“通则不痛”的原则,分别采取疏肝、理气、泄热、或化瘀通络法。即使久病致虚,阴血不足,亦必兼有气滞或夹瘀血,仍当做到补中寓通。

(2)治疗胁痛,虽然多取疏肝理气之法,但取药不宜过于辛香燥热,对有郁火及阴虚者,尤须注意,以免助热伤阴。

胁痛的辨证分型:

(1)气滞证

病机:肝失条达,气机不畅。

症状:胀痛走窜,时作时休,胸闷,噫气纳呆,症状随情志因素而增减。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调气。

例方:柴胡疏开饮。

常用药物:柴胡、枳壳、白芍、香附、青皮、陈皮、郁金、元胡、川楝子。

加减:

气郁甚者加绿鄂梅、丝瓜络、佛手、橘叶、白蒺藜。

兼有郁滞加红花、桃仁。

(2)热郁证

病机:气郁化火,热蕴肝胆。

症状:胁痛急迫如灼,拒按,性情急躁,容易发怒,心烦,口干口苦,恶心,厌油腻,尿赤,便干。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泄热。

例方:丹栀逍遥丸。

常用药物:柴胡、黄芩、栀子、丹皮、赤白芍、甘草、枳壳、瓜蒌、郁金、夏枯草。

加减:

湿热大加茵陈、龙胆草、金钱草、鸡骨草、蒲公英。

腑实加芒硝、大黄、槟榔。

夹混酌加苍术、厚朴、陈皮、半夏、车前子。

胆道结石重用金钱草、加海金砂、炒鸡内金、郁金。

吐蛔加木香、槟榔、使君子、苦楝根皮。

(3)血瘀证:

病机:气滞血瘀,络脉痹阻。

症状:胁痛如刺,固定不移,胁下痞硬、腹胀、食少。舌苔薄,舌质有紫点紫气,脉细涩。

治法:行瘀通络。

例方:复元活血汤合旋复花汤。

常用药物:柴胡、当归、红花、旋复花、炮山甲、瓜蒌、赤芍、桃仁、延胡索。

加减:

并见气滞加枳壳、郁金、香附。

瘀结较重加三棱、莪术、地鳖虫、并吞服参三七粉。

 (4)阴虚证:

病机:阴血不足,肝络失养。

症状:胁痛隐隐喜按,

劳累后疼痛加重、头晕目花,咽干、烦热。舌苔少,舌质红或淡红,脉细弦或细数。

治法:滋阴养血,柔肝和络。

例方:一贯煎。

常用药物:沙参、麦冬、当归、生地、石斛、枸杞子、白芍、制首乌、川棟子、郁金。

加减:

阴虚火旺加加黄芩、栀子。

兼气滞酌加玫瑰花、佛手片、橘叶。

脾虚者加党参、炒白术、茯苓、山药、甘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舌头疼是怎么一回事?该怎么治疗?搞不清楚的看这里
胁痛-胃病
陈瑞春---谈小柴胡汤的临床运用(三)  Powered By 吾爱吾生
通治方(方10首)
肝病的病机常有以下几方面:阴虚、肝郁、气...
2015年12月24日晚课内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