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乙型肝炎验案4则

此文发表于《黑龙江中医药杂志》2007年第5期

案1 刘振,男,52岁,1998年3月初诊。患乙肝8年,长期治疗无效,遂来诊。症见肝区隐痛,肝叩击痛,右胁下压痛,全身乏力,食少纳呆,口淡无味,大便溏泻,1日3次,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白。化验ALT 112u,乙肝三系大三阳,B超示脾厚45mm。

辨证:脾肾阳虚,血瘀阻络。

治法:先以温补脾肾,健脾利湿止泻,疏肝理气。而后辅以清热解毒。

处方:黄芪80g、土白术30g、泽泻20g、补骨脂30g、郁金20g、当归20g、炮山甲8g、制鳖甲8g、砂仁10g、山药30g、芡实20g、吴茱萸10g、车前子20g、木香20g、土元10g、香附20g。水煎服。

二诊:前方进15剂,大便减为1天1次,成形,肝痛减轻,舌质变红润,舌苔黄厚腻,巩膜轻度黄染,化验ALT 60u,总胆红素21mmol/L,表示正气来复,邪毒显现,转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法。

处方:当归20g、川芎15g、红花15g、桃仁15g、柴胡20g、茵陈40g、败酱草30g、鸡骨草30g、虎杖20g、蚤休10g、郁金20g、藿香15g、黄芩15g、制鳖甲8g、黄连10g、炒大黄10g、丹皮20g、焦三仙各30g。水煎服。

三诊:进6剂,舌苔退,黄疸消除,化验肝功能正常,继用温补脾肾法,初诊方加茵陈、鸡骨草、炒栀子、黄芩。

而后采用固本法(即温补脾肾兼活血化瘀)为主,兼以活血解毒,二法交替进行,前后调理2年,2000年4月化验肝功能正常,脾厚39mm,HbsAg、HbeAg、抗-HBc转阴。

案2 杨宏,男,20岁1995年4月初诊。2年前发现乙肝小三阳,长期用中西药无效。诊见肝区叩击痛,右胁下压痛,心烦,健忘,遗精每月三四次,腰酸乏力。平素性格内向,倦怠懒动,舌质红有瘀斑,脉沉细数。B超示脾厚42mm。

辨证:肝肾阴虚,气血瘀滞,郁而化火。

治法: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佐以清热解毒。并嘱多参加体育活动,性格开朗。

处方:当归20g、川楝子20g、制首乌30g、女贞子20g、赤白芍各20g、丹皮20g、山萸肉20g、辽五味20g、郁金20g、茵陈30g、蚤休15g、制鳖甲8g、炮山甲8g、元 胡20g、百合30g、炒栀子15g、连翘30g、黄柏15g、知母15g。水煎服。

二诊:进10余付,肝痛减轻,未再遗精,记忆力增强,身觉有力,舌质红稍暗,拟上方加理气活血药。处方:柴胡20g、赤白芍各20g、当归20g、川楝子20g、元胡20g、山萸肉20g、辽五味20g、制鳖甲8g、土元15g、红花15g、川芎15g、丹参30g、蚤休15g、茵陈30g、炒栀子15g、百合30g、女贞子20g、旱莲草20g。水煎服。

三诊:上方进20余付,舌质转红润,遗精未作,肝区痛消失,复查肝功能正常。继用补肾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法调理半年,复查HBsAg、抗-HBc转阴。

案3 李嫩红,女,28岁,患者因乙肝合并肝硬化腹水于1999年10月在鹤壁市某医院住院半个月,病情逐渐加重,遂邀余会诊。诊见:身目黄染,恶心呕吐,大便干结三日未行,烦躁不安,神志不清,腹膨隆,双下肢水肿,鼻衄,舌质红乏津,脉弦滑,总胆红素35mmol/L,谷丙转氨酶280u,B超示大量腹水,脾厚50mm。

治法:急性求胃气,先予解毒开胃,清心开窍。

处方:黄连10g、黄芩15g、黄柏10g、大黄10g、蚤休15g、川朴15g、节菖蒲15g、郁金15g、茵陈30g、金银花30g、连翘30g、炒栀子15g、大腹皮20g、冬瓜皮30g、炮山甲8g、丹皮20g、青黛10g、甘草10g、白茅根30g、玳瑁10g、羚羊角粉3g,水煎服。另用安宫牛黄丸2丸,每天吃一丸。

二诊:进2剂,大便通利,神志转清,呕吐减轻,可进少量饮食,继用上方5付。

三诊:神志清,大便1日2次,便溏,饮食增加,腹围增大,舌质红,苔变红润,脉和缓。热毒去其大半,前方去大黄、羚羊角、玳瑁、石菖蒲,加利水通气之猪苓、泽泻、车前子、川朴、白蔻仁以加强利水作用。

四诊:进6剂,腹胀减轻,精神好转,饮食增加。患者因经济原因出院后用中药治疗。查腹水黄疸均较前减轻,病情稳定,前方去大苦大寒之品,拟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利水法。处方:茵陈30g、败酱草30g、鸡骨草30g、制鳖甲8g、鸡内金8g、炮山甲8g、泽泻30g、车前子30g、白蔻仁15g、黄连6g、吴茱萸10g、冬瓜皮30g。

五诊:前方进20余剂,腹水基本消退,腹平软,仍乏力,轻度黄疸,舌尖不红,舌质转淡,有津,脉沉弱,正虚之象显露。转以益气健脾利湿,利胆退黄。处方:黄芪80g、柴胡20g、茵陈30g、败酱草30g、鸡骨草30g、猪苓30g、泽泻30g、炮山甲8g、鸡内金8g、白蔻仁15g、车前子30g、生薏仁30g、芡实20g、白扁豆30g、土元15g、丹皮20g、郁金20g。

六诊:饮食及大小便正常,精神好转,面色转红润,黄疸退净,化验总胆红素正常。B超示:未见腹水,脾厚40mm。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可从事一般家务活动。转用西洋参、炒白术、炮山甲、鸡内金、辽五味、白蔻仁、土元、三七、山药、丹皮、蚤休共研细末,每次12克,1天3次,开水冲服。三个月后复查肝功能正常。

案4 张小波,男,8岁,1998年元月初诊。发现乙肝1年,诊见形体肥胖,肝区叩击痛,面色萎黄无华,大便溏泻日3次,眼睑浮肿,口淡喜咸食,舌质淡有瘀斑,舌苔黄腻,脾大左胁下可触及,肝大右肋下1厘米,有压痛。患者家庭条件优越,恣食生冷,饮食不节。

辨证:肝气郁结,寒湿困脾,脉络瘀阻。

治法:暖胃散寒,健脾化湿消积,理气活血,并嘱勿食声生冷零食。

处方:炒白术15g、炮山甲3g、鸡内金5g、制鳖甲3g、炒二丑10g、郁金10g、柴胡10g、防风10g、炒薏苡仁15g、白扁豆15g、焦三仙各10g、砂仁5g、乌药10g、吴茱萸5g、肉桂3g。水煎服。

二诊:前方进6剂后饮食增加,大便成形,肝叩击痛减轻,眼睑肿未消,加重健脾益气,温阳利湿之力。处方:黄芪20g、土白术10g、白扁豆10g、柴胡10g、郁金10g、半夏10g、吴茱萸5g、焦三仙各10g、乌药10g、当归10g、炒玉米10g、肉桂3g、补骨脂10g、泽泻10g、云苓10g、车前子10g、大枣3枚。水煎服。

三诊:前方进2个月,大便成形,眼睑浮肿消退,体重增加,精神好转,转用西洋参、土白术、砂仁、炮山甲、蚤休、制鳖甲、鸡内金、吴茱萸、辽五味、鹿角霜、紫河车、白蔻仁、土元,共研细末,每次5克,1日3次,开水冲服。1年后复查HBsAgg、HBeAg转阴。

按语:案1脾肾阳虚,瘀血阻络型,在脾胃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正气和邪毒都较盛时转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法。此法笔者形象称之为“揉搓法”,拿洗衣服做比喻,揉搓后再用清水冲洗掉污垢,即在活血化瘀基础上加用排毒药,才能有利于清除毒邪。案2长期遗精,肾藏精,肝藏血,精血互化,肾精亏虚不能涵养肝木而肝木失荣,故治疗必须固摄填精,杜绝漏洞后,转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而收功。案3乙肝合并肝硬化腹水,肝功能损伤严重,热毒较盛,抓住急性期求胃气,先予解毒开胃进食,待呕恶消失,饮食增加,但脾气损伤的情况下,转以健脾利湿,舒肝解郁,佐以排毒法。案4儿童偏食生冷,活动少,生活不规律,脾胃阳气受损,水湿盛,肝失调达,嘱其戒零食生冷,多活动,生活规律,药物给予温补脾胃,散寒祛湿消积,佐以舒肝理气解郁之品,调治1年余而痊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乙肝验案4则
郑惠伯医案(六)
治肝硬化(臌胀)秘方(方13首)
郭书升先生诊余杂谈【3】
肝病秘方2
孙光荣教授运用中和理论治疗验案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