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良的谋略艺术

张良的谋略艺术

(2014-08-19 09:20:40)     作者:赵方辉 卢瑞生

文章来源:《文史天地》第160期

  

  

 

  张良能成就功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投靠了一个善于听取意见的主子。范增不也是一肚子才学吗?可惜他的主子是项羽!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偏偏多的是项羽之类的人。

  中国很早就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说法。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提出并做到让君主采纳自己的政治主张,构成了中国古代谋士人生道路的主要内容。张良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在辅助刘邦以弱胜强、建立和巩固西汉王朝的过程中,表现出高超的政策水平和谋略艺术。


分析人心,明确阵线


  常言道“浇树浇根,知人知心”,可以说《史记》中的张良就深谙此道。汉王三年,项羽见自己的势力逐渐被汉军削弱,就加紧了对荥阳的进攻。不断增兵包围荥阳,多次切断汉军甬道,汉军的军粮供给不足,军心有些动摇,刘邦十分忧惧,就找谋士郦食其商议对策。郦食其谈古论今,建议刘邦恢复六国后人的王位,并给予他们印信,这样就可以面南称霸了。刘邦没有仔细考虑就同意了这个建议,并委托郦食其加紧实施。

  此时,张良恰好从外地来拜见刘邦。刘邦一边进餐,一边把郦食其的建议全部告诉了张良,并征求他的意见。张良听后,觉得这种计划听起来貌似有道理,实质上非常错误。于是张良就用汉王吃饭的筷子为筹算的工具,在对郦食其的观点做了一一反驳之后,又进一步分析道:“天下谋臣说客,抛弃妻儿,离开祖坟,告别朋友,来追随您的原因,不过日夜想获得一小块土地立足。现在您恢复六国,立起韩、魏、燕、赵、齐、楚六国的后人,而各方来的谋臣说客,一定会各自回国去侍奉他们的君主,跟他们的亲戚家人团聚。人都走了,还有谁来帮大王夺取天下?目前,楚国无敌于天下,您立的六国后代将被楚削弱而去附庸他,大王又如何使楚国来臣服?假如您真的用了郦食其的计谋,您的大事就完了!”听到这儿,刘邦再也吃不下饭去,吐出口中的食物,下令即刻把那些印信销毁。此后,汉军上下一致,同仇敌忾,终于转危为安。

  张良为谋,没有不着边际地乱发议论,更没用僵死的教条到处硬套。他总是善于通过精辟的、具体的心理分析,剥去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封王问题上,张良的思路是:高官厚禄令人向往,但并不是所有的封官许愿都能达到收买人心、壮大自己的目的。在当时内忧外困的处境下,郦食其的计谋是行不通的。张良这一谋略,不仅让刘邦擦亮了眼睛,分清了敌友,明确了阵线,而且为刘氏王朝的最终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运筹全局,定鼎关中


  汉王五年,刘邦得了天下之后,身为戍卒的齐人娄敬位卑不忘忧国,主动向汉高祖建议建都关中。而开国大臣都是东方人,他们都主张在离家乡较近的洛阳建都。他们说:“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山渑池,背靠黄河,面向伊、洛二水,地理形势十分坚固易守。”刘邦拿不定主义,征求张良的意见。张良分析道:“洛阳虽然有这些天然的险要,但它的腹地太小,方圆不过几百里,田地贫瘠,四面受敌,不利攻防。至于关中,东面有崤函的险要,西面有陇、蜀的大山区,中心地域广阔,沃野千里,加上南面有巴蜀的丰富资源,北边有放马牧畜的大草原,有北、西、南三面的险要可以固守,只用东向一面来控制诸侯。如果诸侯安定,可通过黄河、渭水转运天下的粮食,西供京师所需;如果诸侯反叛,又可顺流而下,足以转运军队和军需物品。这正是我们常说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呀!娄敬的建议是对的。”于是,刘邦当天启驾向西,定都关中。并赐娄敬刘姓,以示嘉奖。张良的谋划又一次成功。

  同是谋划,同是定都问题,有的人固执一端,不及其余,见仁见智,搞得刘邦也没了主意。张良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够站在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观察问题,在运筹全局的过程中,他巧妙地将洛阳、关中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而且比得透彻,比得深入,比得全面。不仅宏观上比,而且微观上比;不仅比地理形势的坚固易守,而且比腹部地区广狭肥瘦;不仅比平时,而且比战时;不仅比进路,而且比退路。面对如此分析,洛阳与关中,孰优孰劣,不言而喻。


抓住本质,强固国本


  在封建时代,太子的地位举足轻重,被称为国本。刘邦晚年,吕后有专主之虞,戚夫人得宠。刘邦一心想废掉太子,改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做太子。很多大臣出来劝阻,有的甚至以死相谏,都无济于事。吕后十分恐慌,就派建成侯吕泽胁迫张良出谋划策。张良心想,世易时移,自己的言行已无关紧要,就是用改立太子会造成时局混乱为理由也不一定奏效,但又不能袖手旁观。于是对吕泽说:“这是难以用言辞来争辩的。其实,天下有四位老人,他们躲避在深山里,坚决不做汉家臣子。然而皇上对他们却十分尊敬。您若能将他们请来,待为上宾,请他们时常跟着太子上朝,使皇上看到他们,这对稳定太子的地位是很有帮助的。”

  随后,有一天宫中举行宴会,太子侍候在刘邦身边。刘邦发现四位老人跟着太子,年龄都在八十以上,胡须雪白,衣冠打扮,与众不同。问明情况后,刘邦在震惊的同时对他们说:“麻烦诸位,有始有终,好好照应太子吧。”四人举杯向刘邦致意,敬礼完毕就退了出去。刘邦目送四人离去,指着他们对戚夫人说:“我要换他,可是那四个人辅助他,太子的羽翼已成,恐怕动不得了,吕后真是你未来的主子了。”于是,刘邦彻底放弃了更换太子的主张。

  古训有“清官难断家务事”之说。至于封建帝王的家务之事,更是难上加难,不可问津。无怪乎有的大臣以死相谏,都不能奏效。张良的成功,在于他能够站在刘氏王朝的立场上,对影响全局时势的各局部和诸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时,注重搞清对全局起决定作用的局部和因素的情况,并紧紧抓住这“决定性因素”,也就是抓住本质,因势利导。既知刘邦对四位隐者的敬慕之情,他们的言行在刘邦心目中的分量无需赘言,那么请他们出山扭转乾坤,岂有失败之理。

  总之,张良的谋略,能准确地把握筹划对象,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相机而动。或者明察秋毫,分析心理;或者高瞻远瞩,统御全局;或者抓住本质,扭转乾坤,无不达到神奇效果。这种成功的谋略经验,或许对我们今人有所启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本书号称“中国谋略第一书”,熟读五遍,真能助你做大事业吗?
汉高祖刘邦:史上最出色的权术帝
张良的谋略高深到什么层度?
说给宝宝“听”第三章 帝者师
张良的成绩单——
《汉书·张良传》原文及译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