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测绘人必备技能!基坑变形监测最后提交成果及成果表达!

基坑变形监测最后提交成果
基坑变形监测是多周期重复性观测,原始观测资料数据量大,数据处理和成果解译过程复杂,为了获得很高的精度和可靠性,需要将数据综合整理分析,使得变形成果表达既概括直观,又能反映变形的本质和特征。

基坑变形监测工程项目应提交下述综合成果资料:
(1)技术设计书和监测方案;
(2)基坑变形监测网和监测点布置平面图;
(3)标石、标志规格及埋设图;
(4)仪器的检校资料;
(5)原始观测记录资料(手簿或电子文档);
(6)整理之后的各类观测成果表;
(7)控制网平差计算及成果质量评定资料;
(8)基坑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分析和预报成果资料;
(9)变形过程和变形分布图表;
(10)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总结报告。
基坑变形监测成果表达
基坑变形监测的成果可以使用文字资料、数据表格、图形图像等形式来表达。成果表达最重要的是正确性和可靠性,其次才是表达的逻辑性和艺术性。在正确、可靠的前提下,结构的严谨、流畅的文字描述、恰当的图形结合则显得十分重要。
文字报告是变形成果表达中比较详细的材料,其中应该有比较详细的分析、评价、结论和建议。报告可以包含如下方面:
(1)工程概况;
(2)测点情况;
(3)数据整理;
(4)测值变化规律与特征;
(5)简单的计算分析结果;
(6)发展趋势与预测;
(7)比较和判别;
(8)评价与建议。
数据表格是一种最简单的表达形式,用它直接列出观测成果或由之导出变形。表格的设计编排应清楚明了,如按建筑阶段或观测周期编排。变形值与同时获取的其他影响量(如温度、水位等数据)可一起表达。

图形表达直观方便,形式也丰富多彩。图形主要包括变形过程图、变形分布图、变形相关图等。图形表达的形式取决于变形的种类和研究的目的,还要满足业主的要求,应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具有特色的表达形式。在图形表达中,比例尺的选择十分重要,变形体的比例尺与变形的比例尺要选配得当。若有多种图混在一起,其比例尺应统一。对于多周期观测,要考虑图形的增绘,使用的颜色和符号要有助于增强图形显示效果,图中的信息应完整。例如下图的水平位移观测过程线图

引起变形的原因很多,对变形机理的解译也需要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在基坑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及分析过程中,测量人员需要与工程及水文地质人员、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人员一起研讨,共同分析建筑物变形的原因与机理、变形的速度和趋势,从而得出变形体的变形特征、变形产生的原因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基坑变形监测的解释与变形体的性质和监测目的有关,需要解答下列问题:
(1)基坑变形监测的目的:变形体安全运行监测,科学研究检验设计理论和优化设计方案;
(2)分析引起变形体变形的内因:荷载变化、基础类型、结构类型、应力变化等原因;
(3)分析引起变形体变形的外因:温度、气压、水位、渗流、风振、日照等原因;
(4)根据建筑物的变形特征建立各种类型的变形分析模型;
(5)在不同荷载情况下,对变形体的变形模型做检验验证;
(6)结合变形分析结果,提出工程变形安全整治的相关措施。
如果基坑变形监测的目的是监测变形体的安全运行状态,则需要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及施工技术后一段时间内持续监测并分析其结果,通常是通过实测变形值与安全警戒值比较来判断。
如果基坑变形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通常要将实际监测变形值与模型预测的变形值进行比较,若结果相差较大,则要改变模型参数,对模型方案加以修改。
如果基坑变形监测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建筑物设计理论,通常要将实际监测变形值与设计预估变形值进行比较,若结果相差不大,则说明设计方案合理可靠;反之,则应修改相关设计参数,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体滑坡区的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法研究
水平位移几种监测方法!(实用教程)
2017年注册测绘师考试知识点整理:测绘综合能力--工程测量(下)
基坑支护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基坑监测到底谁来委托?依据来了!
基坑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的一般规定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