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泻肝清胃法治血管性水肿
userphoto

2014.08.29

关注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徐某,女,46岁,2011年8月10日初诊。双上眼睑潮红肿胀,痒感尤甚,反复发作两个月。经注射内服中西药物多次,外用派瑞松、艾洛松、哈西奈德乳膏、尤卓尔等,虽止痒当时,但皮疹仍反复出现。查见皮损处除潮红肿胀外,触之有灼热感。近月来性情急躁,头眩目赤,口苦口渴,胃脘灼热,小便色黄,大便较干。舌质红、苔黄略燥,脉弦滑数。

       诊断:血管性神经性水肿。

       辨证:肝胃热盛,蕴于眼睑所发。治则:清泻肝胃之热止痒。

       处方: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9克,夏枯草10克,牡丹皮10克,黄连10克,生地黄30克,知母12克,大黄10克,车前子10克,通草3克,白鲜皮12克,地肤子10克,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外用白鲜皮20克,牡丹皮20克,水煎约300毫升,待凉用纱布蘸药液湿敷患处,日数次。并嘱其忌食腥辣之物。

       二诊:服药4剂后,双眼睑潮红肿胀皮损明显消退,痒感已无。二便正常,头眩目赤,口苦口渴,胃脘灼热症状俱轻。上方去车前子、通草、大黄,生地黄减为15克,知母减为9克,续进4剂,告愈。

       本例虽用中西药物内服外搽,但皮疹仍反复而发,且口苦口渴,性情急躁,头眩目赤,胃脘灼热,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滑数等,辨属肝胃热盛,蕴结眼睑而发。用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夏枯草、牡丹皮、黄连、知母等清解肝胃之热;大黄、车前子、通草、甘草导热下行;白鲜皮、地肤子止痒。诸药相用,使肝胃热清痒止,诸症悉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泻肝清胃法治荨麻疹
浅析当归四逆汤证的从肝论治法
朱良春治胃脘痛
归入膀胱经的淡味中药列表
​柴平汤(肝胃不和)
【四逆散】4 胃脘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