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篆刻】篆刻的主要流派


 

唐宋以后,随着鉴藏印、斋馆印、吉语印等闲章的使用日趋广泛,印章逐渐突破了原有的信用凭据功能,被文人墨客当做文学、书画之外又一抒情表意的艺术载体。到了元代后期和明代中期,花乳石、青田冻石等石材先后被引入篆刻创作,其温润细腻、易于受刀的特性,使得原本只能由工匠完成的印章镌刻,连同刻制前的书篆过程,在文人手中得到完美呈现。印章材质的变化,逐渐扩展了篆刻的创作群体。在此之前,由于欧阳修、赵明诚等学者的推动,宋代金石学的勃兴,带动了集古、摹古印谱的出现,人们开始把印章纳入艺术审美的范畴。经过数百年发展,篆刻成为一项体现创作者学识、修养和个性的,充满雅趣的手工劳作,并最终升华为具有创作和审美价值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篆刻创作群体的扩大和作品数量的增多,一方面推动印章风格在摹古基础上产生了大量的演变和创新,进而出现了印学史上仅次于汉印的又一艺术高峰。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一大批精于此道的篆刻名家,他们之间往往有师承授受的关系,或者由于地域和行谊的接近而在艺术趣味、创作手法和风格特征上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趋同性,由此形成了篆刻艺术的不同流派。


文彭(1497—1 573)是印学史上公认的文人篆刻的一代宗师。明清印学一脉从他开始,经由何震、程邃、丁敬等人的传承和创变,不断开枝散叶,衍生出风格面目极其丰富的篆刻流派,流风所及,直迄清代中叶,后世有印论家将他比作仓0立佛教南宗的六祖慧能。他和受他直接影响的一批篆刻家被归为我国印学史上第一个篆刻流派,用文彭的号来命名,称为“三桥派”,又因其籍隶苏州而称为“吴门派”。


文彭“琴罢倚松玩鹤”(连款)


文彭之后,治印家可以称宗派的,明清两代主要有皖派、歙派、浙派、邓派、黟山派、吴派、赵派等。根据创立者或代表人物的不同,又有雪渔派(何震)、泗水派(苏宣)、莆田派(宋珏)、娄东派(汪关)、徽派(程邃)等。各流派的命名,或因籍隶,或系以人。由于明清文人篆刻发展的脉络绵延数个世纪,牵涉的篆刻名家人数众多,艺术的传承取鉴又非一时一家所能拘同昕以关于流派名称和印人归属历来有多种不同说法。对于流派的分别,本章主要采用了邓散木先生《篆刻学》中的说法。


1.皖派
皖派的开创者是文彭的弟子何震,他是婺源人,婺源旧属安徽徽州,以地系名,故世称“皖派”。何震深究古籀,精研六书,尝谓“六书不精义入神,而能趋刀如笔,吾不信也”。他力主以六书为准则,反对元末以来印家不求篆法、随意杜撰的习气,为篆刻创作文字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何震的篆刻作品古朴典雅、清新隽逸,浑穆不及文彭而苍劲过之。他对于摹刻汉印用力甚勤,其仿汉白文,刀法猛辣挺劲,刀痕历历可见,功力独到,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何震曾经游历边塞, “自大将军下,皆以得一印为荣”,盛名远播,被时人推誉为“近代名手,海内第一”。得其传者,有梁裹、苏宣、朱简、汪镐京、江皓臣、程林、金光先、文及先、汪关、汪泓及程原、程朴父子等人,而以梁、苏二人为最。梁衰又传及邓石如,邓石如以圆劲取胜,为邓派开山之祖。

何震“听鹂深处”(连款)


2.歙派
歙派的开创者是程邃。程邃初宗文彭、何震,后自立门户,善以大小篆、钟鼎款识入印,尤其得力于秦朱文,可惜对于文字六书之义未能精审,篆法时有乖讹。传程氏之学者有巴慰祖、胡唐、汪肇漋,与程邃合称“歙四子”。此外,还有黄吕、黄宗缉、唐燠、程奂轮、程锦波以及江恂、江德量父子,并传程氏薪火。与巴慰祖、胡唐同时的还有董洵、王声,专习秦汉印风,自成一队,时称“董巴胡王”。歙派诸子善以涩刀拟古,风格浑朴高古,对篆刻刀法的创变影响很大。


程邃“竹篱茅舍”印章


3.浙派

浙派的开创者是丁敬。丁敬篆刻远承何震,近接程邃,力追古贤而不肯墨守汉家成法,时人称其“兼撷众长,不主一体,故所就弥大”。继其后者,有金农、郑燮、黄易、奚冈、蒋仁、陈鸿寿。除郑燮外,其余均籍隶杭州,与丁敬共称“雍嘉七子”。丁、黄、蒋、奚亦称“西泠四家”;或以丁、黄、蒋、奚及陈鸿寿、陈豫钟合称“西泠六家”;再益以清咸同间之钱松和陈秋堂的弟子赵之琛为“西泠八家”。另还有胡震、张燕昌、杨懈、翁大年、杨大受、陈祖望等,自黄易、奚冈以下,皆师事丁敬,或为私淑弟子,可见当时浙派印风流传之广。其后又有钟以敬、江尊、杨舆,各传赵之琛衣钵,胡镬能得奚、赵之长,华复传钱松之学,陆泰传杨獬之学等。浙派篆刻善用短刀碎切,于生涩中寓坚挺之意,印面字形与章法布排则多平均方正,浑穆高古而富刚健之气。但浙派流传既广,渐成风习,后世学浙派者神意渐失,流弊滋生,以致有“锯牙燕尾”之讥。

丁敬“烟云供养”(连款)


钱松“横云山民”(连款)


4.邓派
开邓派者为邓琰(字石如)。邓石如书法刚健浑朴,有四体书“国朝第一”之誉。篆刻师承梁袤,而益以己意,不屑于高标秦汉。篆法以圆劲取胜,成就极高,后人称其“书从印入,印从书出”。传其学者,为包世臣、吴熙载、赵之谦、胡澍、周启泰、程荃。吴熙载为包世臣弟子,私淑邓石如,长于朱文而自具面目,治印多达万方,后人有“用刀如笔,已登峰造极”之誉,影响极大。赵之谦篆刻初宗浙派,后私淑邓派,金石学造诣很深,博采秦汉六朝以来镜铭诏版、权量泉币文字及造像入印,拓展了篆刻取资借鉴的范围,其“印外求印”的主张对后世影响很大。赵之谦弟子有钱式、朱志复等,其后又有赵时桐,取赵之谦静穆稳俊的笔意,规摹秦汉,力求平正。易大庵篆刻博参砖甓瓦当文字,尤擅古玺,挺拔古拙,朴野浑穆。传吴熙载之学的有赵穆,功力稍弱而别具机杼,大书深刻,刀法谨严,兼浙、皖两派之长。介乎吴熙载、赵之谦之间的,又有吴咨、徐三庚。吴有《适园印印》行世,功力至深,但纤丽有余而刚劲不足。徐三厌刻印由浙派入而邓派出,旁参《天发神谶碑》笔意,多用切刀,而篆法上密下疏,线条飘逸妍媚,有吴带当风之致。时人或有讥评.对日本近代篆刻影响很大。

邓石如“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印章



赵之谦“北平陶燮咸印信”(连款)



吴熙载“经史自娱”(连款)


徐三庚“风流不数杜分司”(连款)


5.黟山派
开黟山派者为黄士陵。黄土陵长期客居岭南,所以影响也主要在闽、粤一带。他师承在吴、赵之间,白文多拟赵之谦,朱文则杂取权量诏版泉币文字入印,腕力特强,一时无两。其子少牧,能传其家学。弟子有李尹桑,善守师法而时出新意。惜局促南疆,传播不广。

黄士陵“元常长寿”(连款)


6.吴派
开吴派者为吴昌硕,其篆刻初参丁敬、邓石如,继法吴熙载、赵之谦,后获见齐鲁封泥及汉魏六朝文字,印风遂变而为古拙峭劲,一扫浙、皖流风。刻印喜用钝刃,信手进退,印面融会笔意与画理,大气磅礴,深受时人推崇,盛名远播,及于海外。传吴氏之学者有王个移、费龙丁等人。


吴昌硕“弃官先彭泽令五十日”连款


7.赵派
赵派创于赵石,受吴昌硕影响颇深而章法精密过之,一印入手,必先篆样别纸,务求布排停匀方肯奏刀,所作平正者揖让雍容,运巧者神奇变幻。早年学吴昌硕,未敢稍越规矩,晚年则与吴昌硕各树一帜,故列为赵派,为明清以降流派印之殿军。

赵石“天下为公”


赵石“何陋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简说篆刻流派
元、明、清篆刻流派的全面介绍
篆刻的流派(二)
陈振濂|谈历代篆刻家
[转载]赵之谦篆刻艺术
连载 | 不可无一 不可有二——论五百年篆刻流派艺术的出新(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