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猫老爷谈“关羽之死”(下)——从关羽之死到诸葛亮未说出口的“隆中对”

昨天(上一篇文章),猫老爷提到在关羽之死这件事情上,存在着诸多疑点

关羽骄横自傲的性格弱点,其实刘备和诸葛亮心里都是清楚的,诸葛亮当时隆中对的“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洛宛”的上将,其实不是关羽,而是另有其人。

然后,最后驻守荆州的却是关云长不假,而从关云长镇守荆州的那一天起,其实就注定了最后隆中对的“荆益通道”早晚有一天是要被关上的。这一点,刘备不傻,诸葛亮更不可能坐着等死。

所以,关羽之死,背后一定有原因。

草蛇灰线,羚羊挂角,今天猫老爷就来做一个细细的揭晓。


接着昨天未说完的疑点接着说。

于是乎,又是一连串的疑问:诸葛亮为什么要假“吴魏”之手除去关羽?他为什么又要去夺刘氏的天下?刘备和诸葛的关系真的有必要走到这一步吗?

首先是诸葛亮为什么要借刀杀关羽?

其实这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讨论了,自古以来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做此结论:

真正置关羽于死地的,就是诸葛亮。

有很多的细节可以讨论这一问题:

关羽其人的性格弱点——骄横跋扈是出了名的。这里不必再多描述,只讲三件历史事件:

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就不悦”。赤壁之战,诸葛亮立功(其实这个功劳应该归在周瑜、鲁肃头上,他们才是赤壁之战真正击败曹操的角色。刘备的军队那时根本没有赶上趟,只不过望着曹操远遁的军队烧了一把火而已。但是诸葛出使东吴的成功也是功不可没),不仅巩固了他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而且树立了一定的威信,使关、张等人再也不敢小瞧他。但关羽却由过去的轻视变成了嫉妒,王夫子对此看得十分清楚,他说:“昭烈之败于长坂,羽军独全,曹操渡江,不能以一矢相加遗。而诸葛公东使,鲁肃西结,遂定二国之交,资孙氏以破曹,羽不能有功,而功出于亮。刘琦曰:朝廷养兵三十年,而大功出一儒生。羽于是以忌诸葛者忌肃,因之忌吴,而葛、鲁之成谋,遂为之灭裂而不可复收。”

建安十九年,刘备攻益州,西凉马超来投,马超是当时颇具声望的虎将,刘备得到他喜出望外,即封他为平西将军,位同关羽。远在荆州的关羽闻之极为不满,当即写信给诸葛亮,“问超人才谁可比类”,诸葛亮作书答称,马超“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关羽)之绝伦逸群也”。关羽阅信后,洋洋自得,将信“以示宾客”。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称关中王,欲重用黄忠为后将军。恐关羽不悦,派费诗往关羽处,同时拜关羽为前将军。但关羽听了此事后,大怒,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关羽如此狂妄,诸葛亮为何不加以制止,反而要曲意逢迎,讨其欢心呢?朱子彦认为,这正是诸葛亮工于心计,深藏不露的韬略。

这三件事情,说明两点:其一,关羽始终没有服过诸葛亮,对于二人之间的关系,刘备也只不过视而不见罢了。好在后来诸葛远在益州,而关羽独守荆州,两人关系才没有进一步恶化。其二,诸葛亮也明白,关羽非“可用之人”,既非镇守荆州的可用之人,也非自己能够说服的“可用之人”,只能暂时恭迎他,听之任之,这个态度一直持续到了荆州事变。

关羽之死,不能说是诸葛亮事先计划好的,因为一开始关羽是占据绝对优势的,关羽围困曹仁于襄阳之时,曹操曾派两员大将徐晃、庞德去支援曹仁,结果庞德被斩,徐晃投降,孙权和曹操震惊。我猜测诸葛亮当时的态度是置之不理,毕竟关羽的官阶在他之上,关羽对他也一直不服,劝了也没用。但是当事态发展到关羽兵败的时候,聪明的诸葛亮不会由此不想到另外一个更大的阴谋:借亡关羽而亡刘备,夺权。

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会招很多人诟病的。当年章太炎曾经脱去忸怩之态,直谓蜀假吴人之手杀此易世所不能御之关羽。当时他还是猜测这件事是刘备所为,结果被后人痛骂其“以小人阴暗心理揣测不世君臣之交”。相比刘备,诸葛亮形象更为伟岸,所以此言一出,估计更为艰难。但是所谓刘备、诸葛亮、关羽的光辉形象都是『三国演义』树立的,在这些高大形象的面前,任何文人的评论都是渺小,委琐的。

但是,现实中的形象又是如何呢?现代人已经对这些不感兴趣了,或者封建礼教和儒家思想并无主张让这些事实给更多的人知道。

关羽之骄奢自傲,刘备之阴叵无能在无数的史料之中多有记载,那么关羽关于诸葛亮的形象又如何记录?诸葛亮其人,也非传说中的“圣贤”。有以下两件事情曾被广为谈论:

诸葛亮高卧隆中,声称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实则“藏器在身”,是胸怀大志的。他曾对好友石韬、徐庶、孟建云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当三人反问他可仕至何官时,“亮但笑而不言”。笑而不言为何?朱子彦指出,盖因刺史、郡守一类官职皆不在诸葛亮眼中,而其大志所欲则难以启齿告人也。

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出使东吴,东吴重臣张昭想推荐他侍奉吴主,诸葛亮说:“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贤”、“尽”两字的寓意深长,必须参而悟之。所谓“贤”,即把诸葛亮看成是“贤士”,对待“贤士”的最高规格无非是以“国士”待之,而“尽亮”就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表达个中之意。

还有一件事情,是被学者讨论得最多的,即所谓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的事情,也许隐藏着一个细节:更多的学者认为,是诸葛亮先求见于刘备,才导致的“三顾茅庐”。(还记得猫老爷曾在此前一篇文章说过,其实“隆中对”这三个字的谐音是闽南语的“拢总对”,而且隆中对发生的地点不在湖北的古隆中,而就在荆州。因为当时诸葛亮在荆州。而如果反过来想这么一件事:假定三顾茅庐的人不是刘备,而是诸葛亮,那么这个事情有没有可能发生在古隆中?有的,诸葛亮自己跑去见刘备,而不是刘备去找他。)

『魏略』、『九州春秋』所记载的都是诸葛亮先登门见刘备是可信的。『魏略』是当时人写当代的历史,真实性是没有什么可怀疑的。清代洪颐煊认为三顾茅庐与樊城自请相见都是真实的。他在『诸史考异』中说。诸葛亮初见刘备于樊城,刘备虽以上客待之,但没有特别器重他。等到徐庶举荐时,刘备再次相见,始情好日密。并指出:初见是在建安十二年,再次相见是在建安十三年。

如此说来,其『出师表』中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则完全是一句逢迎自己的谎话。

这三件事情,更多暗示了一要点:时人也许低估了诸葛孔明的抱负,以为他真的是一个甘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臣。而今人对于诸葛亮的理解,更多地是建立在『三国演义』那个从来不逾越孔孟君臣伦理,为社稷民众劳累致死的现象之上。

诸葛亮之野心,是被历史权术集团所掩盖的,换句话说,就是政治决定了不允许把一个真实的诸葛亮暴露在大众面前。不止是诸葛亮,像刘备、关羽都是被包装过才推出来给民众的。毕竟,如果刘备的嘴脸被揭开,那么君王的“仁政”就会显得很虚伪;如果关羽的形象被还原,那么儒家的“道义”将不纯;如果诸葛亮的动机被受众所洞悉,那么世间传颂的“君君臣臣”之美将化为乌有,所谓的“君臣”际遇将带有明显的个人动机。

这些如果都暴露,最终的受害者将会是“儒家学说”以及利用“儒家学说”进行愚民的统治阶层。随之,很多事情的真相就会昭然若揭。

说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就像现在后来回过头来看章太炎对于关羽之死的论述,更多地是叹服他的观察力和说话的勇气。毕竟“章氏之论确否,姑不置论,他无所避忌的学术态度,是当今治史者所应具备的。”(余庆田老先生的『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


『三国志』虽说是时人对于三国时期相关史实记载比较准确的一部作品,但是其留下的“为贤者讳”的史笔却有不少。中国古代讲求“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即避讳名字。所以『三国志』中有一些情节详细讲述了事情的发展,却一直不肯提与这些事情有关的人的名字。这就是不愿意让人知道,其实此事系此人所为。

又如建安十三年,刘琮降魏,刘备仓皇出逃,途径襄阳的时候,沿途民众追随。“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此时曹操已经轻骑快马紧追,一日一夜行三百里,欲杀之。而此时刘备负担过众,行动迟缓,日行不过十余里。当时有人劝刘备弃众而走,说:“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无疑,这种意见是正确的。但是究竟是何人出此计策。历史会演其名。但就以但是在刘备身边的谋臣来看,麋竺、简雍、孙乾、伊籍皆不谙军事,难虑及此。因此能出此主意的,不是诸葛亮就是徐庶。而按照徐庶后来因为母亲被曹操所擒,不得不归附曹操来看,徐庶不可能做出这种背离封建君臣父子关系的狠招。所以最大可能应当是诸葛亮。

又如『三国志』中已经明白记载诸葛亮劝刘备乘机攻刘琮而去荆州的话,但是在『资治通鉴』里面却变成了“或劝刘邦攻琮”。一个“或”字,隐去了诸葛亮的名字,全在维护他们的名誉,这是治史者常用的笔法。(张作耀『刘备传』)

因而看来,诸葛亮其人并未『演义』记录中的如此完美,在道义面前个人趋利避害的私心已经在个别例子中凸显。

再说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如果没有正史的记载,那么『三国演义』里面关于刘备与诸葛亮的事件将成为千百年来君臣际遇最经典的楷模。可惜,在正史里面,刘备并不信任诸葛亮。

从『魏略』和『九州春秋』对于诸葛亮的描写。言称刘备屯守樊城时,曹操已经平定河北,诸葛亮预言荆州将是曹操的下一个目标,但因为荆州牧刘表性情迟缓而且不通军事,于是他亲自北上求见刘备。刘备与诸葛亮原非旧识,更因为当日诸葛亮年少,所以刘备未对诸葛氏加以青睐。直到一次刘备自顾自编织牦牛尾,被诸葛亮谏止时,这个年轻人才获到重视。在赤壁战役前,诸葛亮一直没有被委任为任何一次战役的指挥官,他当时的职务更像是内务部长和外交官。而当时赤壁之战的功劳完全应该记在东吴周瑜和鲁肃身上,因为历史上是东吴依靠自己水兵的力量击败曹操的“八十万”大军的,至于什么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华容道”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刘备根本没有赶上趟,也正因为自己的行动弛缓,造成曹操成功的逃脱,他们也就是望着曹军远去的身影烧了一把火罢了。后来刘备反攻益州,兵困葭萌,庞统战死,诸葛亮才从荆州调至益州参加军事活动。攻取益州后,“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诸葛)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仍然是文职人员,负责后勤。

而在刘备托孤前,他所信任的谋臣一直只有两人,前期是庞统。虽然“跨有荆益取”是诸葛亮『隆中对』的策略,但是取荆州却是庞统的功劳。之后,得益州则是法正之计。一切都与诸葛亮无关。刘备知道诸葛亮的能耐,但是不相信诸葛亮的忠心。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用三个事实证明这一点:

第一,刘关羽守江陵,而不是以诸葛亮率赵云、张飞守将领。此疑武侯之交固于吴,而不足快己之志也.,“先主之信武侯也,不如其信羽,明矣。”故“失岂在羽哉先主自贻之矣”。

第二,诸葛瑾奉使入蜀,兄弟二人不能私见,“不敢尽兄弟之私”。

第三,刘备的托孤之语,言“如其(刘禅)不才,君可自取。实在警告诸葛亮勿夺权。

此外,还可以看到刘备入蜀之后,虽然封诸葛亮为丞相,但生前未准其开府。开府,原指成立府署,自选僚属。后指代府兵之军职。也就说诸葛亮是空有名号,却无兵无人。军政权力仍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想象当时庞统、法正都已亡,刘备却依然对诸葛信任有加,此中必有隐情。

公元222年,刘备因为荆州陷落,东征东吴,战前大臣多有劝止,而一向主张孙刘联合的诸葛亮明知条件尚不成熟,却出于私心不敢谏,未做表态。后来还煞有其事地说:“法孝直(法正,以死谏出名)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

孔明一句话,便把自己的私心和刘备、诸葛之间的各自猜疑生动表现出来。

因此,可以看出益州举兵之前诸葛亮是在刘备的猜疑下惶惶而过的,如果刘备不亡,诸葛亮就很难有所作为。现在我们明白当年石韬、徐庶、孟建云反问他可仕至何官时,“亮但笑而不言”的真正原因了。也容易解释为什么诸葛亮周围的朋友多数投奔曹操,兄弟归附孙权这两个明主,而他却跟着个败多胜少,不善用兵的“刘豫州”了。因为曹操狡诈识人,他的野心也许会暴路无疑,孙权手下良将谋臣皆有胆识,前有周瑜、鲁肃,后又吕蒙、诸葛瑾、陆逊,再怎么也轮不到孔明。而刘备虽然也有谋臣,也大概看得出孔明的野心,但是总会有自己冲动擅做主张的一天,总会有暗弱不知人的时机。这个时机的重点就是关羽,让关羽守荆州,然后纵容其做大荆州,威胁吴魏,导致兵败。关羽兵败,刘备必定不肯坐着看荆州、三郡丢失,一定会大举进兵,而最后必定是打败。诸葛亮也许等的就是这一天。

这样说,不免有点“以小人阴暗心理揣测不世君臣之交”。

但是对比一个人,我们能够看清楚刘备托孤后诸葛亮的一个真正角色。

此人就是曹操。

细看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挟制这汉献帝,以其名义下达各种征伐、改革的告书和举措,大家大骂其是汉贼。这一切都是因为原本这一天下本是汉室的,曹操不过是明的不篡夺汉室的旗号,实际上却已经代汉室而取天下也。曹操每年都会有远征,每次远征必假借汉室之手出征伐之义,而每次出征一段时间必返邺,处理一些临时出现的内部问题,稳定自己的政权。

再看看诸葛亮。

首先,一样持有君王而不自立。刘禅暗弱,加上刘备临时前颇有针对的“托孤”。其实诸葛亮已经变相地利用“蜀主无能而不自知(刘禅比汉献帝还糟糕,汉献帝尚且知道自己已经被曹操挟制,只是毫无办法。而刘禅则是根本不知道。)一切政务均由诸葛亮一人操劳,几乎所有政务都出于孔明(当然,其实刘备托孤的时候,是托给诸葛亮和李严二人的。所以诸葛亮还需要除去李严,但是这需要时间)。这其实和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什么区别?

其次,诸葛亮执政期间,一样带兵出征,北伐曹魏。出征之前一样会上表刘禅,只不过这样征求不需要经过刘禅同意。最著名的就是其『出师表』。

然后,刘备六出岐山,虽然无所作为。却和曹操一样,出征一段时间就得回都,很多历史学家都说是因为粮食供应不足,造成诸葛数次北伐都被迫退回成都。而我个人认为,这之间应该还有内部权力斗争的隐情,曹操每次征伐都要返邺,经常是因为内部政治力量有骚动或者政局不稳。而诸葛亮六出岐山而回都,应该也是为了料理蜀内的矛盾,同时被授予“托孤“之责的李严就是在他第四次出岐山不利之后,返回成都后被废的,而当时的一个理由就是:李严后方的粮食供应不足,还谎报军情,招其回府。事实是不是这样,很难说。废除李严是出自刘禅的决定,但是刘禅的决定其实就是诸葛亮的决定。李严是当年益州之主刘璋的老手下,又是同为刘备信任的人。所以刘备临死前对诸葛、李严二人同时托孤,就是为了制衡诸葛亮的野心。现在李严也除去了。那么蜀国里面又有何人可以叫板诸葛亮呢?

诸葛孔明掌控西蜀,至此已成定局。若非其不幸亡于五丈原,事出蹊跷而突然,来不及安排其集团在蜀国的顺利接班。我们几乎可以猜测其后人总会步曹丕或司马懿的后路,改朝换代而掌控蜀汉。

 

论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现在我们再回想『三国演义』这开篇第一句话:也许,我们应该能够理解其更深一层的含义。也许也能想象诸葛亮那“智慧”的形象。

也许诸葛亮有两个『隆中对』,一个是刘备看到的,而一个是不能给刘备看的,也许刘备在兵败夷陵的时候已经有所察觉,也许在托孤的时候已经看见了这场灾难。但是,一切已经太晚了。

蜀国从此已经是另外一个人的天下了。


 


本来还想接着议论诸葛亮夺权控蜀国之后的一些失误之处,譬如其军事才能不及治国韬略,六出岐山而徒劳用兵;随意执法而处事不公,误杀魏延、错用杨仪,提拔姜维;没有培养蜀国人才和接班人…..种种。

其实,诸葛亮最大的弊病在于太过急于清理妨碍其掌政的一些重要人物,其中如李严、来敏、孟达。同时在刘备伐吴失败后,错失黄权这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一系列的明争暗斗和事无巨细,亲自决断的操劳之后,蜀国的人才已经匮乏到了极点。诸葛亮是累死的,但是也给蜀国造成了文官武将后继无人的惨剧。

诸葛亮治蜀,其实是值得深究和探讨的。但是,由于这些方面已经偏离了本文要讲的要点,因此不做深入探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诸葛亮害死刘备的十条妙计
蜀国是被关羽骂死的
看三国,学项目管理——再议蜀国项目团队的建设(2)
品读|诸葛亮:神机妙算还是权谋高手?
郭清华 【三国研究】侯素柏:浅谈诸葛亮成名的基因
刘备三顾茅庐时多大年纪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