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员质量监督”模式,让你的管理更轻松!

检测机构联盟QQ群:210612620

随着住建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持续推进,各项工作的成效盘点也提上了日程。在“两年行动”中,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通过严格监督法定程序执行,积极参与工程执法检查,加强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加强监管队伍能力建设,促进了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在省、市、县三级行政地域的覆盖,有力保障了“企业负责、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运行。

  

聚焦痛点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回避问题。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测系统信息联络员会议,针对质量监督管理中的显著痛点问题做了专题调研(见下图)。

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

认同比例

人少活多,现场跑不过来

76%

监督工具传统、单一,效率低

78%

现场质量管理信息不对称,存在瞒报、谎报

60%

现场监管行为和信息难以留存,给质量监督人员和机构职业安全造成巨大风险

80%

监督人员能力参差不齐,无法满足监督需求

70%

业务知识学习缺少低成本高效率的渠道,职业提升没有保证

64%

五方责任主体主动参与监督管理意识不强,缺少责任共担的机制

90%

对材料、设备和服务供应商缺少有力的监管措施,风险高

85%

信息化系统开发缺少整合,现场和后台管理没有很好打通

78%

调研结果清晰地反映出质量监督工作的“三个不足”。一是资源不足,导致出现监管空白,造成潜在风险。二是能力不足,应对日益复杂的工程,以及提前预警、快速解决等不断提高的要求力不从心。三是影响力不足,不能有效管控工程的产品、设备和服务提供方,源头治理效果差。

  

创新实现破局

监管要求不断提高,管理责任持续加码,内外部压力山大。面对诸多问题,如何破局?

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建立起一种有效机制,整合各方力量,让包括工程建设“五方主体”和材料、设备和服务提供商在内的广大群体,都围绕工程质量目标共同努力,把被动管理转变成一种基于信用和社会责任的合作。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全员质量监督”理念供大家探讨。

  

“全员质量监督”模式引领

“全员质量监督”就是指:各级质量监督机构紧抓工程项目这个核心,构建一个“互联网+”信息化平台,运行一套有效的协同机制,让5方责任主体以及所有影响工程质量的要素,都参与到监管中,通过更简便、高效的管理,全方位提升建设工程质量。

“全员质量监督”的主体就是“1+5+N”:“1”就是“一个互联网+信息化平台”;“5”就是五方责任主体,即建设方、勘察方、设计方、施工方和监理方;“N”涵盖了所有为项目提供有形和无形产品、直接和间接服务的组织和个人。

在“全员质量监督”模式中,质量监督机构要负责搭建平台、设计规则、宣贯政策法规、提供技术和培训服务;建设方要利用资源优势,牵头组织所开发项目各方积极参与平台运行,变“被动接受监督”为“主动参与监督”;施工方要积极引导分包商、供应商、服务商各尽其责,让监管视野真正覆盖“全员”;监理方要发挥专业监管作用,主动协调各方管理行为;设计方和勘察方要充分体现工作前瞻性,严格落实工程按设计和勘察文件要求施工。最后,项目材料、设备和服务供应商要发挥在各自领域的专业积累,为项目的施工组织、方案优化和质量保障提供必要的咨询和支持。

落实“全员质量监督”模式,我们希望不同主体能够通过“协同工作”,实现信息数据“共见共享的理想状态。各方在“责任分解”的同时,实现“相互监督”。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立足实际,在“差异管控”中实现“共同提高”。质量监督人员通过确保“工程合格”,让自身“职业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实施“全员质量监督”,应该抓好两个关键。一个关键是要把五方责任主体的项目负责人和辅助团队都集合到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上来,实现信息的共享、数据的流动和监管的执行。

另一个关键是要设计一套协同工作机制,处理好“主动”和“被动”的问题。质量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立足于五方责任主体的“自觉”管理。外部监督不仅力度有限,还往往导致潜在的“对立”和客观上的“应付”,不利于发挥合力。所以,应该通过提供“标准化”工具手段,让不同主体、不同层级的管理者都能够共同参与质量信息的采集和分享,共同发现和解决工程质量问题。让参与者拥有“做工作的主人”的心态,而不是总感到被强迫、被指挥,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

  

“e监督”APP工具支撑

APP“e监督”就是为解决上述需求而开发的一款“互联网+”工具。

它围绕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的典型需求,开发了现场数据采集、数据即时同步和云存储、协同和群组管理、“记录”分享、专业知识在线搜索和离线使用、在线撰写管理文档、项目地址GPS定位和导航和WEB端数据“实时展示”8大主要功能,支持质监机构和项目参建各方之间,以及各方内部的质量管理和实时交流;不仅适合质监站使用,也同样适用于信息化手段薄弱的中小型开发、施工和监理企业快速构建质量管理系统。

有了“e监督”,质监人员可以彻底告别手工记录、相机拍照、携带规范查看等“原生态”工作手段,通过移动互联技术把智能手机变身信息采集工具,管理更轻松;运用云技术,实现了实时数据的安全、海量存储和随时获取、文档的快速撰写,降低了劳动强度,加强了职业安全保障;借助标准化数据接口和已运行业务信息系统无缝连接,实现既有资源的升级利用,也减少了重复劳动;APP聊天频道,让您和工作相关人员实现专属沟通,实现生活和工作环境相分离,避免无谓干扰;GPS和导航功能,为您组织检查、访问和物流运输等多种工作提供最大便利。

如果您的单位在信息化上是“零基础”,也没有关系!一次性导入数据后,“e监督”可直接提供初步管理服务。只需设置一名信息管理员,经过短时间培训,就可以轻松完成机构建立、台账导入、权限设定等操作,让系统快速上线。让起步晚的先用起来,让走在前的跑的更快,是“e监督”设计的初衷。

目前,“e监督”系统已经在29个省的70个地市落地,覆盖了超过150家监督站监督的5408个项目,并和浙江、湖北、河北、广东等多个地市的已有信息系统完成对接。

“e监督”1.4.0版已经在安卓和iOS主流应用市场上线,可自由搜索下载试用。感兴趣的用户还可以登录“看建网”了解更多产品信息。机构用户可通过公众号平台联系开发者,实现快速建站,立刻开始体验! 


回复关键词:50108、50204、50207、50209、50300、50339、50345、50784、50901、JGJ256,看规范解读输入“早报”看每日“工程早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工程质量风险由五方主体分级管控,北京率先试行!-工保网
“两年”之后再提升,住建部印发《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
杨焕彩厅长在全省建设工程质量现场会上的讲话(摘要)
水利部召开全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视频会议
通信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