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宗镜录:问。心无自性。生灭无恒。体用俱空。如何起行
userphoto

2024.03.24 内蒙古

关注

宗镜录卷第二十二02

问。心无自性。生灭无恒。体用俱空。如何起行

答。虽自体常空。不坏缘生之因果。而无有作者。宁亡善恶之业门。故心王论云。观心空王。玄妙难测。无形无相。有大神力。能灭千灾。成就万德。本性虽空。能施法则。观之无形。呼之有声。为大法将。持戒传经。水中碱味。色里胶青。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心王亦尔。身内居停。面门出入。应物随情。

自在无碍。所作皆成。清凉疏释经云。法界如幻者。即体从缘。一切法如实际。即事而寂。世人皆谓实际不变。而谓诸法无常。理实圆融。世间之相。即是常住。然古德以七喻展转释疑。一疑云。世间幻火。不成烧用。佛现益物。岂同幻耶。释云。如影。亦有应质阴覆等义。岂是实耶。然诸法喻。各有三义。一缘成义。二无实义。三有用义。意取无实。故不着也。二疑云。

若佛如影。菩萨何以起行往求。因既不虚。果宁非实。释云如梦。梦亦三义。无体现实。与觉为缘。谓有梦走而惊觉故。菩萨行亦尔。证理故空。无明未尽故似实。能与佛果为缘。勤勇不已豁然觉悟。如梦渡河。三疑云。若菩萨行如梦。何以经说此是菩萨行。

此是二乘行。释云如响。缘成无本。称声大小。圣教亦尔。机感无本。随机异闻。四疑云。果行可然。世间未悟。此应是实。释云。如化。心业神力所持。无实有用。五疑云。若皆如化。何有差别之身。释云。如幻。六疑云。身若如幻。

何有报类不同。释云。如心。以心无形如幻故。虽如幻不定。无有自性。然随缘现。能成众善。如大宝积经云。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此缘起法。因果不坏。虽复是心法性。无有自性。无有作用。无有主宰。然此诸法。依止因缘而得生起。我当随其所欲积集善根。既积集已修相应行。终不舍离是心法性。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云何此中积集之相。舍利子。是诸苦萨摩诃萨。作如是观。积集之相。是心本性。犹如幻化。无有一法而可施者。是心法性。而能布施一切众生。回向积集。庄严佛土。是则名为善根积集。又舍利子。是心本性。如梦所见。其相寂静。是心法性。而能积集守护尸罗。皆为回向神通作用。是则名为善根积集。又舍利子。是心本性。犹如阳焰。究竟灭尽。是心法性。而能修习一切可乐忍辱之力。回向积习庄严菩提。是则名为善根积习。

又舍利子。心本性者。如水中月。究竟远离积习之相。是心法性。而能发起一切正勤。回向成熟无量佛法。是则名为善根积习。又舍利子。心本性者。不可取得。不可睹见。是心法性。而能修习一切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回向诸佛胜三摩地。是则名为善根积习。又舍利子。观此心性。本非色相。无见无对。不可了知。是心法性。而能修习一切慧句差别说智。回向圆满诸佛智慧。

是则名为善根积习。又舍利子。心无所缘。无生无起。是心法性。而能建立无量善法。摄受色相。如是名为善根积习。又舍利子。心无所因。亦无所生。是心法性。而能摄受觉分法因。是则名为善根积习。又舍利子。心性远离。六种境界。亦不生起。是心法性。而能引发菩提境界。因所生心。是则名为善根积习。舍利子。如是名为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

故于一切心。随心观察。修习念住。复次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又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于一切住随心观。为求证得胜神通故。系缚其心。修学通智。得神通已但以一心。而能善知一切心相。既了知已依心自体。宣说诸法。又云。化乐天王白佛言。世尊。彼实际者。遍一切处。无有一法而非实际。世尊。谓菩提者。亦是实际。世尊。何者是菩提。一切法是菩提。离自性故。

乃至五无间业亦是菩提。何以故。菩提无自性。五无间业亦无自性。是故无间业亦是菩提。是以了心本性。自体无生。从无生中建立诸法。观无性之心。说无性之教。随净缘而无性成佛。随染缘而无性为凡。不见纤尘。暂出性空之理。未有一念。能违平等之门。所以大般若经偈云。有法不成有法。无法不成无法。有法不成无法。无法不成有法。释曰。有不成有无不成无者。

以一体故。无能成所成。有不成无无不成有者。自既不成。焉能成他。故知各无自体。互不成就。大集经云。一切诸法。究竟无生。一切诸法。无性无生。无起无出。是以缘不生因。因不生缘。自性不生自性。他性不生他性。自性不生他性。他性不生自性。是故说一切诸法。自性无生。胜思惟梵天所问经云。尔时普华菩萨语舍利弗。汝入灭尽定能听法耶。答言。善男子。入灭尽定。无有二行而能听法也。大德舍利弗。汝信诸法。

皆是自性灭尽不。答言。如是。诸法皆是自性灭尽之相。我信是说。普华曰。若如是者。则舍利弗。常一切时不能听法。何以故。以一切诸法。常是自性灭尽相。是以诸法本空。但是缘起。缘会则似有。缘散则似无。有无唯是因缘。万法本无生灭。如真金随工匠而器成。即金体不变。似虚谷任因缘而响发。与法性无违。如有颂云。如人掘路土。私人造为像。愚人谓像生。智者言路土。后时官欲行。还将像填路。像本无生灭。路亦非新故。

是知但是一土。生灭唯是因缘。例如一心万法。更无前后。何者。掘路成像时。土亦不减。坏像填路时。土亦不增。以不失本土故。如成佛时心亦不增。为凡时心亦不减。以心随缘时。不失自性故。又像生但是缘生。像灭唯从缘灭。像无自体故。如成佛但是净缘生。为凡亦是染缘起。凡圣本无生故。是知万法从缘。皆无自性。本未曾生。

今亦无灭。如文殊师利观幻颂云。此会众善事。从本未曾为。一切法亦然。悉等于前际。所以正作时。无作。以无作者故。当为时不为。以无自性故。任从万法纵横。常等未生之际。假使群生出没。不离无性之宗。又昔有庞居士。命女灵照曰。吾当先逝。汝可后来。专候日中。可蜕斯[穀-禾+卵]。灵照曰。午即午矣。有蚀阳精。居士怪之。自临窗下。

其灵照。忽尔回登父座。俄尔坐亡。居士笑云。甚为锋捷。空华落影。阳焰翻波。吾道于先。吾行于后。遂往于相公为丧主。告于公曰。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言讫而逝。斯亦不堕有无之见。妙得无生之旨矣

下一章 更精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有舍利子?
世尊教你在遇到有人无理取闹、恶语相向时该如何应对?
菩萨的五根,就像男女二根一般重要!
第四十三卷 大宝积经
菩萨有四法摄诸善根《大宝积经》
对《心经》的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