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青小语》(《丹道薪传》校对摘录)

          《元青小语》(《丹道薪传》校对摘录,本书原名《丹道科学》,敬请关注)

1、金银珠宝充满家室,只是外在之物,看到它们,充满了一时的欢乐,但,又集聚了一时的欲望。有了欲望就有了担心,有了担心就有了失去它们的恐惧感。这些由欲望带来的因素压在心上,只能让人心不得以解脱,身体也因恐惧而导致短寿。“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说明了再宝贵的东西也是身外之物,使人贪婪和留恋,当人离开这个世界时,它们仍然在那里不动,没有人死后能再去与它们相伴。

2、人的心念与意识所产生的行为,如果不去进行总结和审理,就会逐渐地越出自然轨道,以自身受害而告终。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正反两面性的特点。过去的圣人以把握好阴阳这个技术来对待事物的发展,有些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加以时常的观察和调理,很可能会出现偏差。事是被人心主导的,人心是多变的,人心的意念的变化能使事情的发展得到变化。好变、坏变的结果都与人心的念头有关系。老子站在养身之道的观念上去看和总结人世间的一切,认为什么事情的发展都会有尽头,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如:久晴必转阴雨,久寒必转温暖,再高的山也有顶,再大的海也有边,何况人心的变化呢?人心要符合自然去运动,才是长久的平稳之象。人若违背了自然而自我生长不加以修理习惯,如刚强的性格,武断的脾气,以及自彰自表的浮躁习惯,都会或多或少地给自己带来麻烦,这种麻烦就是如同自身相象之人与己相斗,看起来是对方的不是,实际上是天地以对方的“不是”来点化和教育自身,这也就是“同一体”的意思。己刚强好胜,用刚强好胜的对象来与己相争斗。两刚相争,互受伤亡,这就是锐气给自身带来的祸。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当锐气发展到了顶尖时,就会出现祸殃。当祸殃出现时已经晚了。在祸殃还未出现以前就应该时时审心,时时调和自己的行为。这样就会避免祸殃的损失。从养身的立场上来修身,对身外之物应该淡薄化,不论多贵重的金银珠宝,只不过是使人增欲的一种条件。财物之厚,本是祸的根源,有祸的因在那里埋藏,就有人命在那里担心,担心财物失去。担心是伤心又伤身的祸根,担心者也难得延长寿命。“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说明了身外之物,不能长久伴守,反而是一种看不见的精神包袱。金玉满堂,也是富贵的象征。富贵本来自于天地的暗助,只是人不知道而已,当功成名就,富贵满堂时,有几人能守住道而不去骄狂富贵呢?老子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有了富贵而忘记了天功,骄横跋扈,招来的是众人的厌恶,这些众人的力量集聚(积聚)到了一定的时候也就是“富贵到头”的时候。有了贵不去行善,而去骄横是违背天意的举动,违背天意者定招天灾,众人们的厌恶之念就是天意的反应。老子对人生以及人心的变化用自然的科学观念来认识,提倡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老子知道,天地生养万物,天地造化万名。世上的一切都离不开天地的施化,顺应天地的就能长久,逆天地而行的就自取灭亡。功名利禄以及荣华富贵等都来自于天地间神灵的佑护。有了这些富贵应该将功德归功于天地,而不是自我任意横行。自我横行,则是违背天意,失去功名利禄的劫运就来临了。人的富贵功名,从表面上看是顺机而来,是自身的造化而来。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有时间定数的,天下富贵贫穷轮流转,富贵功名贪久者必遭民怨,民怨则是灾祸的根源。以长生和平安来认识这个问题,也就是不去贪恋富贵、不去贪恋功名,则是明智之人。老子以长久的平安来认识世上的一切变化,以俭、以退为良策。

3、清静寡欲是养身的重要条件,专气致柔是无心无念的一种过程。将心处在无为的浑澄状态之下,使得精气自然运化。

4、人的心内存留着许许多多心念,那些心念就像货物一样慢慢地积累在那里,由感官看、听、吃而留下的物质之念也称为“残余信息”,这些“残余信息”常常导致人心不能安宁。当物欲接受得越多时,“残余信息”也就积累得越多。养身为何要清心寡欲?就是要去掉内心存留的各类“物象残留信息”,去掉了残留的欲望信息,人体内清明,精神轻松,疾病消除。“玄览”,指心念接受很多方面的信息,这些留在心中脑中的残留信息不用坚定的清静其心的意志是难以修掉的。“涤除玄览,能无疵?”指在多种残留信息中去修身,能否时刻以清静心化掉残留信息,能否将心身的所有毛病慢慢地去修正掉。

5、历史上有很多修身的人并没有什么学问和书本知识,但是,通过修身、悟道总结了世上的人事经验,自然而然就有了知识和学问,历史上的圣贤之人多是靠修身悟道而明白事理的。“明白四达,能无知?”说明用修身的方法获取的知识是书本上难得找到的,这些知识是靠“不求知”的心态来换取的。不求知,就是不去求外来的学问知识,而能守住清静。总结事物发展的规律,去自行开悟明白事理后的知识。“明白四达”,就是知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真正的有知识有学问的象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论道》第十一讲 人生的行为准则——作者:陈少毅
论道家与佛家
老子新说 | 09 功成身退
《道德经》通读 第九章
开说《老子》29
老子名言名句大全 老子语录200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