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盡其心」「知其性」

 

禪宗提倡的「明心見性」,也同這裡的「盡心知性」的觀念有關。佛學的《楞嚴經》所說的「七處徵心」、「八還辨見」,把明心與見性,分為兩個層次來解說。乃至玄奘法師所宏揚的唯識法相的最高成就「遣相證性」,也是把心與性分做兩個層次。

 

孟子生活的時代,佛法還沒有進到中國,佛法正式進入中國,是在孟子之後八九百年到千年之間。所以孟子是在佛法進來以前,就已經提出來先要「盡其心」,把自己心的根源找出來,然後才可以「知其性」。這是「明心見性」這個辭句的根源,能夠「盡其心」「知其性」,就可以「知天」。「天」,不是老太太們說「上天保佑」的天,也不是太空科學所研究的那個天象的天,而是包括了形而上的本體與形而下的萬有作用;也等於佛法所說整體法界的代號,學問之道就在這裡。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孟子盡心篇》上篇

十方禪林  http://tendbc.com/

南懷瑾老師-十方禪林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anHuaiChin.Tendbc/

微信號:shifangy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寒假禪七散記
当下就得“大自在”
王阳明心学精髓:一篇短文说透良知、本性、心、无意识
如何参禅----南师怀瑾
王阳明心学及其当代意义——王德峰(讲座文字转录)2
王阳明心学浅析(二)——立志、立诚、敬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